天統元年就這麼轟轟烈烈的過去,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天統二年,春。
和煦的春風再次吹綠了襄郢宮苑的垂柳,仿佛去歲那場決定天下歸屬的慘烈大戰的硝煙已被徹底滌蕩。
然而,戰爭的結束並非意味著萬事皆休,如何治理這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如何將軍事上的勝利轉化為長治久安的統治,成為了擺在楚國最高統治者面前更為復雜和艱巨的課題。
這一日的朝會之上,氣氛莊重而肅穆。
上將軍白毅,這位軍方的擎天巨擘,雖鬢角已染霜華,但目光依舊銳利如鷹。
他站在大殿之上,向皇帝熊章以及理政殿諸位重臣,正式提出了醞釀已久的軍改方略。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白毅的聲音沉穩有力,回蕩在殿中。
皇帝熊章看了白毅一眼,說道“準奏”。
得到了皇帝熊章的準許,只見白毅在眾人的目光中朝著皇帝恭敬的稟報道“如今天下一統,海內臣服,雖邊疆仍有零星部族需震懾,然大規模國戰之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我大楚常備軍總額逾五十萬,每年耗費錢糧無數,于國庫乃是沉重負擔,臣以為,當此承平之時,應大幅裁剪各地軍隊,汰弱留強,精兵簡政,將財力更多用于安撫新附、恢復民生、推行教化之上。”
白毅的話音一落,立刻得到諸卿的側目,尤其是總理大臣彌生,他也是有提議裁軍的想法,但他沒有想到上將軍白毅會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出。
白毅作為軍方大佬,想要裁軍,他要面對的壓力首先就是來自軍方諸將,畢竟誰也不想自己麾下的兵卒減少,最重要的是一旦裁軍,且不說以後的升遷,就是現在的位置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但彌生見此時殿內主將仿佛是沒有听到上將軍白毅的話語一樣,一個個都是神情自若。
可見上將軍白毅已經壓服了所有的反對意見。
“如何裁剪?”,熊章問道。
白毅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臣提議,將全國常備陸軍總額,由五十八萬,壓縮至三十三萬。
此三十萬精銳,分為兩部其一,十萬做為京營,駐守襄郢及畿輔要地,衛戍中樞,就算是邊疆有戰事,十萬京營也能依托楚國四通八達的道路迅速馳援邊疆;
其二,剩下二十三萬邊軍,分駐帝國八大戰略要沖——青海(防西羌諸部)、武威(控河西)、巴蜀(鎮西南)、雍州(看故秦)、三晉(懾舊晉)、幽州(御北胡)、百濮(安南境)、會稽(防備越國)。
此八大駐軍之地,相互呼應,足以應對任何邊疆威脅。”
“二十三萬大軍分散于八處,夠用嗎?”,熊章問道。
“陛下,如今楚國的邊患壓力不算大,越國新君暗弱,國內已有不穩之事,再加上越國本來就畏懼我楚國,必然不敢主動犯邊,在會稽駐軍一萬足矣。
百濮之地皆是山川險地,兵力多了反而周旋不開,百濮之地面對的不過是一盤散沙的百越部族以及夜郎諸部,在此地鎮守三萬人足矣。
巴蜀之地西連西羌,南連夜郎,北連雍州,不過西羌和雍州已經不是巴蜀的威脅,所以在益州駐軍一萬足矣。
青海之地比較復雜,諸羌環伺,雖然表面恭敬我楚國但暗地里小動作不斷,所以臣以為應該在青海增加駐軍,兵力需要五萬才是最佳。
幽州、三晉、雍州既要防備本土的動亂,也要防備秦嬴和趙氏以及草原諸戎的威脅,此三地共需要十萬大軍。
武威地處河西要道,西連西域,東接楚地,北連大漠,南連諸羌,至少需要三萬大軍為佳”。
“那楚國的腹地州郡的防務如何協調?”,熊章再問。
白毅聞言,連忙回答道“陛下,臣以為如內陸之荊州、揚州、青州、兗州、徐州這等富庶繁華之地,可盡數取消常備駐軍。
各郡僅保留五百郡兵,郡兵由各郡郡尉進行統轄和訓練,郡尉若要用兵,必須要郡守同意。
郡兵的職能僅限于鎮壓本郡小規模動亂或剿匪,若事態擴大,超出一郡處理範圍,則由朝廷下令讓本州將軍統一調度全州各郡郡兵進行平叛,這些郡兵一旦配備甲冑兵器,戰力也是極為可觀的。
若本州郡兵仍不足以應對危機,則上報朝廷,由中樞派遣京營或邊軍精銳前往彈壓。”
“那郡兵的供養是歸朝堂還是歸地方?”,熊章問道。
對于熊章的問題,白毅顯然也是有了預案,連忙回答道“陛下,臣以為供養郡兵之錢糧,由地方財政與中央朝堂各出一半,如此既可減輕中央壓力,亦可調動地方積極性,防止其擁兵自重。
至于日常之治安維護、緝盜巡查等事,應悉數交由各州郡設立的‘警察’系統負責,使軍隊專注于國防與重大危機應對。”
上將軍白毅的軍改方案之中並沒有涉及到皇帝的三萬禁衛軍,因為這禁軍乃天子親軍,由少府獨立供養,不在此三十三萬員額之內。
此外,此三十三萬之數,僅指陸軍,也不含蔡河將軍麾下之八萬海軍。
“對于上將軍的提議,你們有什麼看法?”,熊章的目光掃視了眾人一眼,問道。
他的話音剛落,主管海軍部的後將軍蔡河立刻起身,恭敬的說道“陛下,上將軍所言極是,另外臣也建議給海軍部優化配置。
如今天下太平,楚國江河雖還有水匪為禍,但已經已經是不足為慮,所以臣建議縮減楚國內陸江河舟師的數量,只保有三萬精銳足矣,其余多余編制及艦船,可盡數劃歸東海、南海、北海三大艦隊,加強外海機動作戰與遠洋巡弋能力。如此,陸海並舉,方能確保我大楚萬里海疆之安寧。”
“你們都說說吧”,熊章對殿內諸卿說道。
白毅的裁軍提議,立刻得到了理政殿諸位文臣的大力支持。
減少二十多萬大軍的數額,意味著每年能節省出天文數字般的軍費開支。
總理大臣彌生當即表示“陛下,上將軍老成謀國,此策深得民心!節省之巨額錢糧,可全力用于教化秦、晉新附之地百姓,推廣楚字楚語,興建學堂,減免賦稅,使其盡快歸心王化。此乃固本培元之長策!”
“臣等無異議”,諸卿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