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樓的雅間內,就在熊章幾人談論狀元樓的經營之道的時候,這二樓又上來一波士子,這幾位士子剛好就進入了熊章他們隔壁的雅間。
這雅間雖然隔音效果不錯但因為朝外的窗戶都被大開,所以若是有心听隔壁雅間的人談話,也是可以听得到的,熊章他們的雅間之前隔壁都沒有人所以他們的談話也沒有什麼顧忌,但現在隔壁有人了,他們幾人也都收住話頭,只談風月。
在熊章隔壁的雅間之中,一共有六名士子,其中有五人都是錦衣在身,腰間佩玉,可見這些士子們都是非富即貴的出身。
另外一人雖然是一身素衣,與旁邊幾人的富貴模樣有很大區別,但此人氣度不凡,反而坐在了主位之上,其他的幾位富貴士子能甘願作陪,可見這人定是不凡之輩。
“按照以往的經驗,再有小半個時辰就會放榜了,也不知道我們幾人能位列什麼名次?”,只見一個國字臉的年輕士子看著窗外人聲鼎沸的貢院,不由笑道。
這人的話很自信,絲毫不會覺得這屋內六人會有人考不上,他們來參加考試就是想要名列前茅的。
只因為這些人都是來自彭城郡,且在彭城郡還有六君子的美稱,尤其是六君子之首的魏斯,更是有冢虎的美譽,才學比起其他五人更是高出一籌。
彭城郡郡學這些年已經聲名在外了,在楚國除卻章華學宮和江陵學宮外,已經跟吳郡、廣陵、余杭三郡郡學並列,號稱兩大學宮之下最強的四座郡學。
這四座郡學在這三十年的招賢考試之中,已經出過了狀元四名,榜眼六人,探花十人,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
他們彭城六君子的才學冠絕彭城,在整個楚東都是有名的,這次他們六君子一同參考,就是為了一舉奪魁而來。
“魏兄,此番奪魁可有幾分把握”,有人好奇的對六君子之首的魏斯問道。
魏斯如今二十二歲,其父親乃是彭城郡郡學的教習,教出了不少的中舉士子,在整個彭城郡都是有不小的影響力,只是其父親魏殤向來淡泊名利,不然憑借他的才學和影響,他們魏家在彭城郡也不會如此清貧了。
彭城郡魏家雖然名聲不顯,但因為魏斯的才學太過出類拔萃,其他的權貴士子也是願意虛心與其結交,這才有了現在的六君子。
听到至交的問話,魏斯的臉上卻沒有半分自得,他說道“我雖然自問答題極好,但這次參加春闈考試的名士可不少,光章華學宮和江陵學宮里面就有十幾人極具才名,廣陵的楊盛、吳郡的吳維、余杭的鐘樓都是不下與我等的俊杰,這些人都是狀元的有利角逐者,我倒覺得我們六君子能一起及第就已經是一段佳話,無需刻意追求三甲”。
魏斯的話言語平淡,或許是受其父親魏殤的影響,他對于此番考試是名次並沒有其他人那般功利。
能中前三甲自然是好,若是位次不高,也是無妨。
其他六君子的覺悟自然是比不上魏斯的,他們都是彭城郡的權貴之家出身,他們也都明白,春闈考試的名次越是靠前,他們的就會高一些,日後的前程也會好上很多。
一般前三甲的授官基本上都是七品或者是從七品,而位次在後面的確是九品小吏,兩者在就已經有天壤之別。
所以一些志向遠大的士子若是在這次沒有考好,他們寧願不去做官,也要等到下次再考。
隨著發榜的時間臨近,這狀元府內所有的雅間和普通座位都已經坐滿了。
這些人非富即貴,雖然也是在等發榜查看名次,但顯然這種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親自下場,只要教育部發榜,自會有奴僕將結果報來。
天還未亮,貢院外就已經聚集了黑壓壓的人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子們,有的成群低聲交談,有的獨自一人來回踱步,還有的干脆坐在路邊石階上閉目養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貢院門前的人越聚越多,有人開始高聲談論考題,有人則默默背誦自己的答卷內容。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騷動。
“來了!放榜的官兵來了!”
人群瞬間沸騰起來,所有人都朝貢院大門涌去。
只見一隊官兵從貢院大門走出,為首的官員手捧黃榜,神情肅穆,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卻又在官兵經過後迅速合攏,在所有考生的目光注視下,這道黃榜被懸掛在牆壁之上。
在黃榜被揭曉的剎那間,排在最前頭的人目光立刻在那一排排名字上掃過。
有自信的人是從上往下掃視,不自信的則是從下往上瞄。
黃榜之外,眾人神態各異。
“祖宗保佑,一定要中啊”
“十年寒窗,就看今日了”
“神明顯靈,讓我高中吧”
官兵在照壁前站定,開始張貼黃榜,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
第一張是"一甲"名單,只有三個名字。
“一甲第一名,彭城郡彭城士子魏斯!”
“一甲第二名,章華學宮政務學院士子屈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甲第三名,江陵學宮禮學院士子曾西!”
每念出一個名字,人群中就爆發出一陣驚呼。
前三甲的這三個人都是這一次參考的極具才名的士子,可見這次並沒有出現爆冷的情況。
狀元魏斯是彭城郡的士子,才華出眾,其賢名不僅在楚東流傳,就算是襄郢的士子也是听說過魏斯這人的才學的。
榜眼屈文出身屈氏,是章華學宮政務學院這一屆最優秀的畢業生。
探花曾西的名頭也是不小,其祖父曾參是孔子的嫡傳弟子,父親曾申在楚國也是一干吏。
一甲名單貼完,接下來是二甲,二甲的名字有很多,一共是九十七個,這才是大多數舉子關注的焦點。
楚王章三十四年的春闈錄取人數是一百個。
這些年,楚國春闈錄取的人數並不是固定的,若是在楚國大肆擴張期間,錄取的人數肯定要多上不少,只是楚國滅燕之後就沒有什麼動作,所以這兩年錄取人數就比較少了,不會超過百人。
名字一個個被念出,每念一個,就有人歡呼雀躍,也有人失望嘆息。
這春闈考試雖然不是一考定終身,但對于想要入仕的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登天之路。
“我我終于中了”,人群之中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突然掩面而泣,聲音顫抖得不成樣子,他從二十多歲的時候考到現在,他的名字終于出現在榜單之上。
名次是二甲第八十七位,幾乎是在榜單最後了,但終于上岸了,可以當官了,以後他不再是庶民了。
周圍的人在听到他的話之後已經有人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更有相識的舉子擠過來道賀。
就在此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中年舉子癱坐在地上,撕扯著自己的頭發。
這就是科舉,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青雲直上,有人抑郁。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