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章三十四年春,襄郢城浸在杏花微雨里,青石板上早積了薄薄一層水光,倒映著朱門繡戶的影,被往來轎馬的輪蹄踏碎,又復圓合。
楚國一年一度的春闈既開,四方舉子蟻聚,如今章華學宮已經不再是春闈的考場,楚國的教育部已經在城東修建了一座可容納三千人考試的考場,名為貢院。
在這貢院附近在這幾年間已經開啟了至少超過二十家酒肆和客棧,但每逢春闈考試期間,這些客棧都是人滿為患,房間十分緊張,若是沒能提前預定,那就只能到其他地方辦理入住,不過這樣距離考場就會遠了不少。
因為今日是放榜的時間,所以貢院附近早就支起無數蘆棚,有售賣小吃的,有售賣折扇的,等等諸如此類的各色營生早就排得密不透風。
有精明的人甚至在棚下賣"及第糕",青白臉上堆著笑,每有穿青色士子服的舉子們經過,此人都會必伸長脖子喊“吃了小老兒的糕,保證能榜上有名喲!”。
其實那糕不過是粗面摻了糖霜,被雨水洇得發黏,倒真像蘸了墨汁的卷子,不過有不少舉子為了圖一個好兆頭,還是紛紛解囊買了一份這及第糕。
楚國的招賢考試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三十年了,這場考試不僅被好事者稱之為春闈,就連前三甲也被單獨列出來有了一個更好听的名頭。
如第一名則被稱之狀元,主要是因為這第一名的名字就是榜單的第一個。
第二名被稱之為榜眼。
第三名被稱為探花。
探花之名主要還是源于十年前的一個中舉士子被一名楚國豪商榜下捉婿,此人本是貧家子,瞬間便得了一個美嬌娘,名利雙收。
因為那人正好位列榜單第三名,所以第三名就有了一個探花的雅稱。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榜下捉婿開了一個頭,所以這些年每逢放榜之日的時候,一些豪商巨富之家都會在附近蹲守,目標都是那些未婚的且及第的才俊們。
雖然榜下捉婿雖然可以成就佳話,但還是要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不然周邊負責值守的警察們可不會視而不見。
這段時間最熱鬧還屬狀元樓。
這狀元樓自貢院建立之後便存在了,至今已經有七年,這六年間已經出了兩個狀元,三個榜眼,四個探花,每年中舉的士子數量堪稱都城客棧之最。
正因為這狀元樓內士子們的成績這麼好,所以近兩年在春闈期間的房費也是一漲再漲,一間最普通的客房就已經達到一日千錢的地步,但還是一房難求。
不要以為能居住在這狀元樓的士子都是非富即貴的人,但其實也不盡然。
狀元樓的掌櫃對于參考士子們的情況也都是提前做了了解的,凡是名聲在外的士子基本上都是直接邀請半價入住,特別有名的甚至是免費入住。
也正因為狀元樓東家的精明,才得以維持狀元樓的盛名。
“這狀元樓的風景倒是不錯啊”,狀元樓二樓的一個靠窗的雅間里面,一個四十多歲的錦袍男子看著窗外貢院那邊人頭攢動的情況,不由笑道。
“王…主君,現在這狀元樓的雅間可不便宜啊,尤其是這座帶窗的,不花個萬錢可沒有資格上來啊”,一個年近五十的勁裝男子對錦袍笑著說道,態度隨和之中帶著恭敬。
在這錦袍男子對面還有兩位六十來歲的男子,分別是總理大臣彌生,前任宗正,現在的安文侯熊閭。
而這錦袍男子便是楚王熊章,勁裝男子便是禁衛軍將軍宋武。
熊章等人特意選了一個這樣的如此出宮微服私訪,就是想要看看襄郢科舉情況。
“這狀元樓是誰家的產業?”,熊章好奇的問道。
在襄郢貢院佔據一片這麼好的位置可不是有錢就能開的,所以熊章有點好奇。
只是熊章的話音一落,這雅間的幾人神色都有些愕然起來,他們不是擔心熊章看上了哪個家族的產業,畢竟自家大王掌控的少府比國庫還要富有,他們只是單純的沒有想到熊章會問這個問題。
“主君,據我所知這狀元樓乃是州來侯沈家的產業”,安文侯熊閭笑著對熊章說道。
“州來侯啊”,熊章听到熊閭的話後,腦海里就出現了關于初代州來侯沈諸梁的記憶。
沈諸梁就是葉君,當初作為楚國北境封君的葉君就是全力支持他熊章,不僅上交了葉地的所有奴隸,還主動將苦心經營的葉地跟熊章進行置換。
葉君沈諸梁全面支持熊章,熊章也沒有辜負沈諸梁的付出,不僅讓沈諸梁擔任令尹之職,之後更是冊封其為州來侯。
沈諸梁去世之後,其長子沈明繼任州來侯的爵位,更是擔任楚國的禮部尚書已經十來年了。
前些年沈家的權勢比起安平侯子西的家族還要強上幾分,這也是公孫朝入殿之後,安平侯家才壓過州來侯的家族。
“沈家多俊杰,這負責經營狀元樓的東家也是個有才能的啊”,熊章感慨道。
“將參加春闈的有才名的士子邀請免費入住狀元樓,這個策略非常厲害,畢竟名不符實的還是少數,這些名聲在外的士子們中舉的機會要大很多,這樣一來就能給狀元樓拉來不少的客人,既維持了狀元樓的名望也讓狀元樓大賺一筆,此等經商手段確實厲害”,總理大臣彌生說道。
楚王熊章聞言僅僅是笑而不語。
這經商策略固然是好,但前提是要知道參加科舉的士子信息,也只有沈家這等頂級權貴家族才做得到。
熊章自然是知曉其中原由的,但他卻不會進行干涉,因為這世界只要存在等級之分就會有特權,他熊章就是最高的權利享有者。
“應該快要放榜了吧”,熊章對彌生問道。
“還有半個時辰左右就會放榜”,彌生作為總理大臣,雖然不是這次的主考官,但也是知道每次放榜的大致時間。
今年的主考官就是剛進入理政殿不久的公孫朝。
在這個時代,主考官還不是後世進士們的座師,但畢竟還是有幾分香火情的。
公孫朝作為七卿之一,肯定不能沒有自己的羽翼,不然這理政殿的政局就會失衡。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