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522章 大戰的序幕拉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522章 大戰的序幕拉開

    在楚王章二十一年八月初的時候,楚國已經完成了攻齊準備,于是楚王熊章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遣上將軍孫念擔任伐齊大將軍一職,並撥給他整整二十萬雄師,浩浩蕩蕩地向齊國進發。

    與此同時,楚王還任命理政殿大臣景琰作為主將,統率十萬精銳之師鎮守三川郡,以防備晉國可能發動的襲擊。

    面對楚國的軍事部署,晉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他們迅速做出反應,在晉楚邊境集結了多達五萬的大軍嚴陣以待。

    一時之間,齊楚晉三國的邊境已經成為了火藥桶。

    且說那上將軍孫念統領著二十萬大軍踏上征程之後,毫不猶豫地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戰略方針行事。

    他果斷地將大軍一分為二,其中一路由荊雲指揮,這路軍隊被稱為東路軍。

    他們將從九江郡壽春出發,然後挺進彭城郡,在那里,荊雲與任國、滕國和剡國等三國的軍隊完成會師之後,此時這支聯軍的兵力已然達到令人矚目的十三萬之眾!

    東路軍的目標就是齊國東部的重要城鎮瑯琊和其地,這兩地已經成為了齊國防備楚國的第一道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蔡河所統領的四萬海軍也听從荊雲的調遣。

    楚國海軍已經由之前的三萬擴充到了四萬,其中一萬駐守在寶島,負責巡視南海,另外三萬將負責擊敗齊國新練的三萬水軍,亦或是在黃海或者渤海一帶威脅齊國沿海城邑,給予齊國壓力。

    而上將軍孫念則親自率領另一路大軍,取道宋國進入衛國境內。

    為了能夠盡快突破齊國的防線,孫念特地委任白毅充當先鋒官。

    白毅麾下有五萬騎兵,其中是三萬輕騎兵,兩萬重騎兵,能跑能打,他們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對齊軍的糧道進行騷擾和破壞,以此打亂敵人的後方補給線,為己方主力部隊的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楚軍主將孫念本人則親率五萬雄師,一路風塵僕僕,終于與來自鄭國、宋國以及陳國的另外五萬大軍成功會師。

    這總計十萬聯軍士氣高昂,浩浩蕩蕩地向著宋國的曹地挺進,並最終穩穩駐扎下來。

    要知道,這曹地可是當年宋國傾盡全力攻滅曹國後所斬獲的一片土地。

    它處于宋、魯、衛三國交界之處,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無論是交通樞紐還是軍事要塞,都使得各方勢力對此地虎視眈眈。

    齊國自從順利攻取魯地和衛地之後,便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宋國的曹地。

    然而,由于宋國乃是強大的楚盟成員國之一,齊國不得不忌憚楚國的實力,只能暫且按捺住心中的貪欲。

    就在楚國聯合鄭、陳、宋、任、滕、剡等諸多國家,集結起共計二十八萬之眾的龐大軍隊,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向齊國發起征伐的時候,齊國也完成了準備。

    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敵軍,齊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他們迅速做出應對部署,任命智勇雙全的田廣擔任大將軍一職,由他親自統率整整二十萬大軍,火速進駐原衛國的都城帝丘。

    與此同時,在淮泗一帶,齊國也布置了多達十五萬的重兵,分別屯駐于瑯琊和其地兩處。

    一時間,兩國之間劍拔弩張,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齊國由于在外交方面陷入困境,遭受到天下諸國的排擠與孤立,而田恆本人更是被周天子判定為大逆不道之臣!

    面對如此艱難的處境,無論是為了求得一線生機,還是為了實現內心深處那難以遏制的勃勃野心,田氏都別無選擇,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田氏毫不猶豫地傾盡整個齊國所能調動的所有力量,全力以赴地征召了一支規模龐大的三十五萬大軍,以抵御來自楚國等諸國聯軍咄咄逼人的猛烈進攻。

    而且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為了進一步增強軍事實力,齊國田氏甚至不惜在國內大規模地征集青壯年勞動力入伍當兵。

    原本規定年滿二十歲方可服兵役,但如今這條底線已被無情打破,服役年齡驟降至令人咋舌的十五歲!無數稚嫩的面孔被迫離開溫暖的家庭,投身于殘酷的戰爭之中。

    此時此刻,臨淄城中還有多達十萬名青壯之士在緊張地接受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支援東西兩線。

    齊國包括魯地和衛地等領土在內,其總人口也達到了八百余萬之眾。

    但即便擁有如此雄厚的人力基礎,此次為了成功抵擋楚國如潮水般洶涌而至的強大攻勢,所征召的軍隊士兵以及後勤保障的民夫總數已然逼近驚人的百萬大關!

    完全稱得上是窮兵黷武。

    也正是如此,正所謂物極必反。

    田氏此番所采用的手段實在過于簡單粗暴,毫不顧及民眾的感受與死活。

    這種近乎竭澤而漁式的做法,終于引發了齊國國內廣大百姓的強烈不滿和怨聲載道。

    曾經,自田乞時代便苦心經營、百般籠絡而來的民心,如今卻在這場狂風暴雨般的危機面前逐漸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齊楚此番大戰,雙方動用的軍隊已經接近百萬,這也是自諸夏以來,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就算是周朝掀翻殷商統治的牧野之戰的聲勢也遠不如現在。

    所以雙方用兵都比較謹慎。

    齊國的主將田廣,其身世非同一般,他乃是齊國赫赫有名的兵家大能司馬穰苴的嫡親孫子。

    田廣自幼便受到家族濃厚軍事氛圍的燻陶,對司馬穰苴所著的兵法鑽研極深,可謂是得其真傳,乃是齊國名將,如今被田恆委以重任。

    而另一邊楚軍的主將孫念,與司馬穰苴之間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孫念幼時也在司馬穰苴門下學習過,雖不能直接稱為司馬穰苴的弟子,但他曾潛心修習過司馬穰苴的兵法,可以算作是司馬穰苴的學生之一。

    正因如此,他對于司馬穰苴的兵法同樣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

    令人稱奇的是,此番敵對的兩位主將竟然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

    或許正是由于這種特殊關系,使得他們彼此之間知根知底,誰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因此,即便在西線宋衛邊境之上,雙方總計陳兵三十余萬之眾,可戰場上卻是一片死寂,就連試探性的攻擊都未曾出現。

    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眼前這份詭異的平靜不過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寧靜罷了。

    此時,位于宋國境內的曹縣已然成為了四國聯軍那十五萬大軍的駐扎營地。

    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軍帳如同一座座小山丘般連綿不絕,一眼根本望不到盡頭。

    而在那些軍帳的更遠處,數不清的運糧車輛正緩緩前行著。這些車輛皆由眾多民夫奮力推拉,源源不斷地向著聯軍大營輸送著糧草補給。

    此次戰爭所需的大量糧食主要由強大的楚國提供,當然,陳國、鄭國以及宋國自身也各自貢獻出了一部分。

    因為楚國實力最強,又因為楚盟乃是以楚國為主導的聯盟,所以陳、鄭、宋三國的五萬大軍也歸楚軍主將指揮。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522章 大戰的序幕拉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522章 大戰的序幕拉開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