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143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143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那山那人那狗》,距離發表過去了5天。

    因為主角是比地下工作者還少見的郵遞員的題材,不僅僅是《文藝報》、《文學報》等文藝報刊不遺余力地宣傳,《勞動報》、《工人日報》、《光明報》等主流大報,紛紛參與其中。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經過這些天的發酵,郵遞員和郵政系統伴隨著《那山那人那狗》的火熱,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特別是,鄉郵員。

    越來越多的報紙高度評價,但也有的文學理論期刊,關注點始終放在《那山那人那狗》。

    從理論角度出發,對散文體裁、鄉土溫情題材、湘西風情人文等,逐一分析點評。

    甚至,把《邊城》和《那山》相互比較。

    “如果說沈叢文的《邊城》是一副湘西韻味的水墨畫,那麼,方言寫的就是湘西風情的山水畫,其中浪漫的詩性散文特點、傳統的家庭情感、深刻哲理內涵構成的獨特味道。”

    “這是繼《邊城》之後,最美的湘西鄉土,充滿著對鄉土的人文關懷……”

    白若雪站在未名湖畔,捧著雜志朗讀。

    四周,既坐著甦雅、駱一鶴等五四文學社的成員,也坐著英答、唐勝男等戲劇社的社員,還有鈴木洋子、邁克這些留學生。

    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一個共通點︰

    都是方老師的書迷和擁躉。

    “《那山》寫的確實好,但這些報紙雜志拿來跟《邊城》比,會不會有點太捧殺了?”

    駱一鶴左看看,右看看。

    “怎麼會捧殺呢,沈老都在《文藝報》上點評方老師的《那山》,高度評價!”

    唐勝男直接拿出那一期的報紙。

    隨著沈叢文、汪曾其先後的兩篇文學評論,對方言的質疑批評,立刻就煙消雲散。

    “啪啪。”

    白若雪輕輕拍了下手,把眾人的注意力給引回來,“我覺得沈老說得很對,方老師在《那山》里面融入很多東西,看似是傳統的華夏家庭,傳統的父子關系,沉重如山的父愛,懂事話少的兒子,溫柔堅強的母親……”

    “這些平凡無奇的物件,卻拼湊出了不可思議的美,我覺得我們要好好解剖這只麻雀。”

    “可是!”

    圍坐的人群中,有人反映了不同看法。

    《那山》不錯歸不錯,但相較于方言以往的作品,沒有《大秦之裂變》的氣勢和格局,沒有《潛伏》、《暗戰》的立意和巧妙,雖然有著和《牧馬人》、《山楂樹之戀》一樣的共情和細膩,但不能說是“江郎才盡”,也至少是“平平無奇”,失去了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對對對,我也是這麼想的,太平淡了。”

    “我覺得是因為矛盾沖突不夠劇烈。”

    “如果換我來寫,就多寫寫妻兒的怨和恨,父親的冤和難,郵路的苦和悶,這樣的話,父子、夫妻之間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

    持相反意見的人,紛紛發言。

    “八嘎!”

    鈴木洋子情急之下,脫口而出。

    頃刻間,白若雪、唐勝男等人把目光投了過來,她毫不怯場,一臉嚴肅道︰“照你們這個改法,方老師的杰作就被你們給毀了!”

    “沒錯!”

    橋本結衣跟著站起來︰“真沒想到你們竟然會覺得方老師的這部作品不好。”

    在場所有人面面相覷,好奇不已。

    “如果把方老師的作品全部翻譯,傳入日本,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賣得最好、評價最高的,不是你們說的《大秦之裂變》、《潛伏》、《山楂樹之戀》,而是這本。”

    鈴木洋子眼神堅定道。

    一下子,眾人面面相覷,半信半疑。

    白若雪解釋說,鈴木洋子家里從事的就是出版行業,她本人也是為了學習中文,以便中日文學翻譯,才來到華夏留學。

    緊接著,轉頭看向她,“洋子,你這麼篤定,有什麼理由嗎?”

    “因為里有著能感動我們的東西,都是日本社會正在流失,甚至已經失去的東西。”

    鈴木洋子一本正經地說。

    白若雪、甦雅她們听著,漸漸才了解到如今的日本,人情淡薄,家庭關系緊張,父母不管孩子,親戚不照顧親戚,而且整個社會,對弱者、對失敗者沒有同情心,甚至落井下石。

    “方老師這篇里的郵遞員父親,給七婆、給山里的村民,以及給兒子的愛,非常動人!”

    鈴木洋子語氣認真。

    “原來是這樣啊。”

    甦雅和白若雪互看一眼,不禁感慨。

    “所以我十分想見到方老師,和他當面長談這本杰作。”鈴木洋子目光炙熱,“不知道能不能拜托你們,讓我見上方老師一面?”

    ………………

    “方老師!”

    編輯部里,王碩遞上稿子,“《海鷗的故事》,我已經改好了,您再給掌掌眼。”

    “這麼多天,總算改得能見人了。”

    方言接過一瞧。

    “真噠?!”

    王碩如死灰般的眼里燃起光,欲哭無淚。

    長達半個多月的改稿,讓他這�高中都沒畢業的,感覺比這輩子上的語文課時間還長,稿子改得比寫的作文還多,都快要改吐了。

    這種堪比坐牢的苦日子,終于熬到頭了!

    “初稿在我這里算是過關了,你去把稿子交給張仲鍔張老師,接下來由他來復審。”

    方言笑盈盈地盯著他看。

    “什麼,復審?還要改啊?”

    王碩眼楮瞪大。

    “嚷嚷什麼。”

    方言白了眼,解釋了“復審”跟“初審”的區別,就在此時,樓下的董大爺高喊了聲︰

    “方老師,有人找!”

    “馬上來。

    方言交代了王碩幾句,就下了樓。

    只見胡師傅站在冷風里,露出燦爛笑容︰

    “方老師,打擾您工作了。”

    “沒事沒事,您這是……”

    方言一看他的郵包,里面全是讀者來信。

    “我這次是專程替我、替大家伙謝謝您。”

    “您那篇發表以後,大家的熱情可高了,積極性全被調動了,而且都給您寫了信。”

    胡師傅鄭重地拿了出來。

    “大家抬愛了。”

    方言笑道︰“他們的都在這里邊是嗎?”

    胡師傅點頭,“都在里面,我們領導還希望有機會請您到局里,給我們開講座呢。”

    “有機會一定。”

    方言說︰“小胡怎麼樣了,想通了嗎?”

    “這小子,剛到手的時候沒上心,等您的火了,才想起了要好好看看。”

    胡師傅無奈道︰“您瞧瞧這叫什麼事!”

    “早看晚看都不打緊,關鍵是願不願意看,看了能不能理解您的一片良苦用心……”

    “就是這個理兒,嘶∼”

    “您這老寒腿又犯了?”

    方言請他到辦公室坐坐。

    胡師傅擺手說︰“我已經讓家里人送狗皮膏藥到單位,等忙完回去,敷一敷就好了。”

    …………

    前往郵局的路上,小胡拿著裝狗皮膏藥的包,東張西望,耳邊傳來一陣清脆的車鈴聲。

    郵遞員一出現,胡同里的孩子立刻跑出家門,一個個追著,鬧著,跟在他的屁股後頭。

    “叔叔,叔叔,怎麼才能當郵遞員?”

    “�琚@裁聰氳保俊br />
    “我媽說,郵遞員是金飯碗,吃公糧,騎鳳凰,娶嬌娘,捧這個飯碗真的香……”

    “哈哈哈,只想著這些,可當不好郵遞員,認不認得叔叔背包上寫的是什麼字?”

    郵遞員指了指郵包上印有五個熠熠生輝的大字,認字的孩子們一個字一個字地念︰

    “為人民服務。”

    看著這群小孩,小胡目光異樣,加快腳步,來到郵局,就見胡師傅雙腿不住地打顫。

    老友道︰“你爸這老毛病這些天沒少犯。”

    “等退了休,我爸就可以去治病。”

    小胡听聞,安慰父親。

    “治不好了。”

    胡師傅搖頭嘆氣,默默敷藥。

    小胡一聲不吭,靜靜地呆著,好奇地打量郵局的一切,感受整個郵局忙碌的氛圍。

    “送完藥,趕緊回去吧,天越來越冷了。”

    胡師傅輕輕推了一把。

    “我還是呆會兒跟您一塊回吧。”小胡看著來來往往的郵遞員,腦海里不禁想起了《那山那人那狗》,“我好久沒來您單位了。”

    “從你插隊回來到現在,今兒是頭一遭。”

    胡師傅鼻子里冷哼一聲。

    老友左看看胡師傅,右看看小胡,父子之間鬧得並不愉快,兩人再也不跟對方說一句。

    一直到下班了,胡師傅艱難站起來︰

    “走吧。”

    小胡沉默不語,跟他保持著一段距離,腳步越來越快,很快就甩開胡師傅一大截。

    胡師傅看著兒子的背影,嘆了口氣,從包里取出鑰匙,“上後座坐著,我載你回去。”

    “爸,還是我來吧,我載您回去。”

    小胡一把奪過鑰匙,解開車鎖。

    “你載我?”

    “對啊,您別忘了腿上還貼著膏藥呢。”

    “我腿好著呢!”

    胡師傅嘴上是這麼說,但坐在了後座。

    “您可抓緊了,咱回家了。”

    小胡騎著墨綠色的郵政自行車,慢悠悠地帶著胡師傅往家騎,偶爾在路上能踫到熟人。

    “哎呦,老胡,這你兒子吧?”

    “瞧這樣子,兒子要接老子班了對嗎?”

    “恭喜你啊老胡,終于等到兒子接班了。”

    看到一個個誤以為他要退休,胡師傅正準備澄清,沒想到背對自己的小胡,突然開口︰

    “叔叔,以後您家的信就歸我送了!”

    “……”

    胡師傅如觸電般,腦袋嗡嗡作響,側目望著和人打招呼的兒子,眼楮不停地眨動。

    “我才剛上路,送慢了,您多擔待。”

    小胡越來越找到郵遞員的感覺。

    “不會不會,我們可不會為難老胡的小孩。”巷子里的男女老少仿佛約好似的,不是走到門口,就是把頭探出窗外,一雙雙目光注視著胡師傅,臉上帶著笑,還有揮著手的。

    “胡師傅,再見。”

    “再見。”

    胡師傅揮了揮手,似笑非笑。

    等拐進胡同口,才控制著情緒地問︰

    “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倒是您,不會舍不得退休,要臨時變卦吧?”小胡開玩笑說。

    “胡說!”

    胡師傅板著張臉︰“你小子剛才在局里的時候,怎麼不跟我說呢?”

    “您又沒問。”小胡撇撇嘴。

    胡師傅沉默了會兒,輕拍了下他的背。

    隨後,每穿過一條巷子,就大大方方地向送了很多年信的人家,介紹起來,“這是我兒子,以後他接我的班,大家有什麼要寄的就找他,找他跟找我一樣。”

    一路上,不知道說了多少遍。

    小胡感動地抽了抽鼻子,微微轉頭,注意到父親有些異樣︰“爸,您怎麼了?”

    “冷風吹得眼、腿疼。”

    胡師傅揉著泛紅的眼楮。

    “爸,那我騎快點,咱們早點回去。”

    小胡心里不免擔憂。

    “慢點騎,慢點騎,就這麼點路。”

    胡師傅眼眶微濕,似哭非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43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43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