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125章 耶穌來了也沒用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125章 耶穌來了也沒用

    9月13日下午,燕京大學大禮堂。

    大門口擺放著牌子,上面寫著“燕京大學話劇文藝匯演”,梁佐瞄了一眼,走了進去。

    放眼望去,烏壓壓的全是人。

    而且,女生明顯比男生更多、更積極。

    幾乎人手一本《山楂樹之戀》單行本,或者是最新一期的《詩探索》,里面那首方言的《見或不見》,一經發表,立刻風靡燕園。

    如果說《山楂樹之戀》道出了她們的心聲,《見或不見》簡直就是俘獲了她們的心聲。

    不只是女生,男生也一樣。

    文學青年之間暗送情書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抄上一兩句詩,甚至整首詩,互訴衷腸。

    一時間,方言竟成了“燕大魅魔”。

    以致于這次文藝匯演的劇目一公布,根本無需動員和組織,學生們自發地涌入會場。

    大多數是沖著《山楂樹之戀》話劇而來!

    此時此刻,大禮堂里格外熱鬧。

    除了前兩排預留的座位,其余的位置已經坐滿了人,來晚的,只能擠在過道里站著。

    “你說今天方老師會不會來?”

    “應該會來吧。”

    “………”

    每一排都有那麼幾個竊竊私語,最令人詫異的是,聊著聊著,前排後排的人也參與到討論中,明明根本就不認識,卻能聊到一塊。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雜。

    “好多人啊。”

    方紅在甦雅的帶領下,和方言再一次從側門,來到大禮堂,“比朗誦會那次的人還多。”

    甦雅笑道︰“《山楂樹之戀》的讀者基礎太深厚了,再加上岩子前不久發表的那首詩,若雪她們還沒表演,至少已經贏了一半。”

    “不管怎樣,最後還是要在台上見真章。”

    方言和兩人分開,她們去跟邱凝等人匯合,而自己一個人來到第二排。

    他的座位,安排在正中央的嘉賓席。

    從第一排經過時,立刻就被季羨霖叫住。

    “季老,您好!”

    方言規規矩矩地問好。

    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自己對他最深的印象的不是他的學問,而是他的日記。

    不管其他人的日記寫的是不是心里話,但季羨霖的絕對是真心話,實在太“儒雅隨和”。

    比如大學逃課,“我以為老師不上班,他卻去了,我沒去,不知放了些什麼屁。”

    比如發表文章,“我冒雨到圖書館去看報,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嗎的!”

    比如打籃球,“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

    比如大學考試,“嗎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再比如畢業論文,“論文終于抄完了,東湊西湊,七抄八抄,這就算是畢業論文,論文雖然當之有愧,畢業卻真的是畢業了。”

    大師上大學的時候,跟平常的大學生並無兩樣,也會看美女,也會罵人,也會抄論文。

    季老,玩的就是真實!

    此時的他,慈眉善目道︰“自從燕大校報刊登你的演講內容,我就一直很想見見你這個年輕人,今天終于是有了這�機會。”

    “能讓您這麼惦記著,是我的榮幸。”

    方言語氣里透著謙虛。

    季羨霖笑著把他引薦給前排的領導和嘉賓,既有燕大的教授和老師,也有戲曲協會、戲劇局的領導,還有《人民戲劇》主編封鳳子,《外國戲劇》等戲劇報刊的負責人和記者。

    甚至就連中戲的師生也來觀看演出。

    帶頭的,是中戲副院長阮若珊。

    方言掃了眼第三排,陳道名、蔡果慶、李寶田,哦豁,還有姜聞,這時候他還很瘦。

    認了一圈,混個臉熟,終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才注意到萬芳竟然坐在他的附近。

    “先生沒來嗎?”

    “我就是替他來的。”

    萬芳說萬佳寶忙著創作《大秦之裂變》的劇本,實在脫不開身,只能讓她代為出席。

    “原來是這樣。”

    方言問起了話劇劇本的進展情況。

    “初稿已經完成了大半,不過爸爸似乎並不滿意,一直在修修改改。”萬芳說,“你最近有空嗎?爸爸想請你到家里坐坐,當面聊聊。”

    “好!”

    方言滿口答應說改明兒就登門拜訪。

    幾分鐘後,燈光暗下,演出正式開始。

    會場之內,漸漸地安靜下來。

    這次參賽的一共有三個話劇,法律系的《重大新聞》,歷史系的《俄狄浦斯王》,以及中文系、心理系和西語系的《山楂樹之戀》。

    《山楂樹之戀》排在第二個。

    而《俄狄浦斯王》,第一個開演。

    萬芳不禁感嘆“冤家路窄”,萬佳寶的《雷雨》借鑒了《俄狄浦斯王》。

    而現在,方言這個萬佳寶的“記名弟子”,在拿自己的《山楂樹之戀》挑戰祖師爺。

    報幕員報幕之後,大戲隨之上演。

    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個出場,演員過于緊張,說話打顫,表演僵硬,本來就是業余的演技,這下更不堪入目了,看得讓人直出戲。

    更主要的是這個劇情過于炸裂,殺父娶母生子,很多第一次看的觀眾倒吸一口涼氣。

    領導們搖頭的、皺眉的,比比皆是。

    環顧四周,方言笑而不語,這算什麼,希臘神話故事的倫理更加炸裂,簡直是毀三觀。

    “岩子,你覺得怎麼樣?”

    萬芳輕聲問了一句。

    “芳姐,您是了解我的,我目前還在學習階段,對戲劇一知半解。”

    方言不禁失笑,“就不班門弄斧了。”

    “這只是私底下交流,說錯了也沒事。”

    萬芳話里透著鼓勵。

    畢竟,萬佳寶也算是方言的“半個老師”,自己自然也算他的“半個師姐”。

    “劇本是好劇本,《俄狄浦斯王》運用的三段式結構,至今還是戲劇結構的根基。”

    方言認真分析,“其中提出的人神關系、血親復仇、親情和法律的糾葛等等問題,也是戲劇一直在探索和表現的主題,但正因為這樣,駕馭這個經典劇目,非常考驗演員的綜合素質,顯然,這幫學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此話一出,雖然說的聲音不大,但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不管是坐在同排,還是坐在前排的戲劇界大能們,若有若無地看向他。

    眼神中無不透著驚訝、欣賞、肯定……

    “沒想到小方不僅做的一手好文章,還這麼懂戲劇?”封鳳子說出了在場其他人想說的。

    方言謙虛道︰“只是略懂一點點而已。”

    “評價得很好,很到位。”

    封鳳子等人互看了一眼,想接著听他下面怎麼點評。

    方言委婉拒絕,“第二個登場的就是以我的《山楂樹之戀》改編的話劇,我繼續評價《俄狄浦斯王》,是不是不太合適?”

    看到他如此避嫌,封鳳子她們非但不惱,反而眼里的欣賞之色更濃了。

    事實上,方言不用踩一捧一,也覺得《山楂樹之戀》肯定能贏!

    別說《俄狄浦斯王》是祖師爺,就是耶穌來了也贏不了,他說的!

    單單是白若雪、蕭峰等人經過自己調教後的演技,就不是歷史系話劇隊的學生能比的。

    更別說,《山楂樹之戀》的劇情在演員的出色演繹下,有多麼的動人,有多麼的感人。

    台下無數觀眾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甚至有情緒激動的女生,失聲痛哭。

    特別是結尾的時候,白若雪梨花帶雨、聲情並茂地念著老三的那封未寄出的情書︰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

    就像一把把刀,扎在觀眾的心尖上,到處都能听到幽幽的抽泣聲。

    但最氣人的是,英答他們嫌哭得還不夠慘,竟然偷偷地拿出雙喇叭錄音機。

    仿佛彩排過很多回的樣子,熟練地瞅準時機,在尾聲處放起了《山楂樹》的音樂。

    上過台的歷史系,和準備上台的法律系話劇隊成員大眼瞪小眼,忍不住想要抗議。

    犯規!

    他們放BGM,犯規!

    關鍵是這個BGM,太犯規了!

    “孺子可教也。”

    方言面帶微笑,自己的主意沒白出。

    電影和音樂是相輔相成,跟話劇也是一樣,有了音樂,更能烘托出現場演出的氣氛。

    果然,效果拔群,男默女淚。

    忍著不哭的終于撐不住,哭了出來。

    本來就在哭的,這下子哭得更凶了。

    眼淚不住地往下掉,哭,都給我哭!

    季羨霖、封鳳子等人見多識廣,但看到這一幕,也是哭笑不得,哭也算時間哦!

    本來一個下午三場話劇,時間安排得相當緊張,再這麼任由學生哭下去,留給法律系話劇隊的時間不多了。

    于是,在催促聲中,蕭峰心不甘情不願地起身,和白若雪攜手向觀眾謝幕。

    緊接著,其他的演員們紛紛從側幕走到舞台中央,向觀眾們鞠躬致意。

    白若雪面對著燈光,面對著評委和觀眾,面對著第二排的方言,心潮澎湃。

    “啪啪啪。”

    最先平復心情的學生們鼓起了掌。

    隨後反應過來的學生越來越多,掌聲也越來越熱烈,到最高潮時如山呼海嘯一般。

    直到演員們謝幕結束,舞台上的大幕緩緩拉上,台上觀眾們的掌聲仍在繼續。

    “岩子,這部劇不得了。”

    萬芳眼神炙熱道︰“這個舞台太小了,它應該出現在更大的舞台上。”

    “巧了,我也這麼覺得。”

    方言揚起淡淡的笑容,還用比下去嗎?

    結束咧!已經結束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25章 耶穌來了也沒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25章 耶穌來了也沒用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