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59章 單行本的生意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59章 單行本的生意

    “咕咕咕。”

    趙紅梅、楊霞坐在日月牌電風扇的面前。

    “你還別說,夏天有這個,是舒服多了。”

    “楊大姐,岩子可真孝順,專門給你買了個電風扇,以後,你有福啦。”

    “這孩子,就是亂花錢,明明買一台就夠了,非要買兩台,他一個屋,我們一個屋。”

    楊霞嘴上數落著兒子,臉上卻滿面笑容。

    通過這些天的辛苦奔波,方言終于在黑市里,淘到了兩張日月牌電風扇的票。

    一台,97塊5毛。

    遺憾的是,沒有淘到駱駝牌落地電風扇。

    “別說我了,�揖壕�膊恍。 ☉哦伎忌狹搜啻螅 憔偷茸漚 聰碭0傘!br />
    “這還不是多虧了你們家岩子,小雅說,要不是幫著她找了條退路,讓她沒了壓力上考場,不然也不會發揮得這麼好,考上燕大!”

    “還是小雅自己努力,嗨呀,咱們院的孩子這下都出息了,小雅、建軍考上大學了。”

    楊霞不禁感慨︰“丫丫也考上夜大了。”

    趙紅梅疑惑道︰“說到這個,建軍出了什麼事?整天愁眉苦臉,跟失了魂似的,不知道還以為他又沒考上大學。”

    “誰知道呢,高考出成績那天,高興地滿大街找岩子,轉眼就變這樣,真是奇了怪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一人一手,捏著燕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一角,說說笑笑。

    “岩子還在上班呢?”

    “可不,不過也上不了幾天了,又得回他那個講習所上課去了。”

    “這樣啊,那我得趕緊去買點肉買點菜,給岩子做頓好吃的,替小雅好好謝謝他。”

    “你看你,又急,現在還沒到中午呢。”

    ……………

    西長安大街8號,《燕京文藝》編輯部。

    “我宣布幾個事!”

    王朦當著眾人的面,介紹起從其他出版社調職來的趙金九。

    由他當編輯部副主任,接手周雁茹手頭的詩歌組和散文組,但不意味著周雁茹被分了權,反倒是一種減壓,因為她升任了副主編,實際負責《燕京文藝》的整個主編工作。

    “另外,經過開會討論,《燕京文藝》正式更名為《燕京文學》,9月的那一期,將作為《燕京文學》的第一期發行。”

    方言心不在焉地听著。

    “最後一件事,就是大家一起研究這個近期出版局頒布的《書籍稿酬試行規定》。”

    王朦把手上的小冊子,分發下去。

    方言和王潔共用一本,翻開一看,映入眼簾的一條就是,稿酬不高于800元的不納稅。

    對稿酬收入超過800元以上的部分,征收所得稅。

    頃刻間,方言眯了眯眼。

    今年的稿費可是實打實地超過了800塊。

    壞消息歸壞消息,但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雖然要繳稅,但之類的稿費標準漲了,從每千字由2到7元,提高到3至10元。

    “ ,這可真是作家的福音啊,竟然恢復了印數稿酬!”

    突然間,耳畔邊傳來黃忠國的笑聲。

    “印刷稿酬?”

    方言疑惑不解,听黃忠國一解釋,相當于一種酷似但又不完全是版稅的形式。

    以後的單行本出版,除了基礎稿費以外,作者還可以額外得到印刷稿費。

    比如《牧馬人》出版個2萬冊,就可以得到基礎稿費的4%,也就是172塊的百分之四。

    出版得越多,掙得也越多!

    正當他興奮以後可以多賺一筆的時候,李悅、黃忠國等人不無嫌棄道︰

    “不對勁,這個印刷稿費未免也太少了。”

    “少嗎?”

    方言眨了眨眼,印50萬冊的話,印刷稿酬可以得到基本稿費的百分之五十。

    而印100萬冊的話,相當于基本稿費的百分之七十,這麼一算,確實少了。

    “少,比以前少多了。”

    黃忠國回憶起來,“我記得二三十年前,都是定量報酬,印個三五萬冊,就有一筆稿費,一本6萬字的書,每千字15塊,再印個4萬冊,這一本的稿費至少能有個2000塊吧。”

    方言張了張嘴,五六十年代的2000塊?!

    李悅漫不經心地翻著冊子,“別嫌少了,你看看翻譯稿的印刷稿費,本來學術專著專業性就強,翻譯難度大,出版印刷的數量也少,按這上面的比例,最多掙幾塊錢。”

    “有,總比沒有好。”

    方言不禁感慨了一句,果然還得要靠版稅掙錢,但現在沒人敢提。

    李悅笑道︰“岩子這話說得在理。”

    “李老師,如果《牧馬人》要發單行本的話,一般需要多長的時間?”

    方言心怦怦直跳。

    黃忠國笑眯眯道︰“怎麼,岩子,想吃上這第一口熱乎飯?”

    方言大大方方地承認,而且說出自己的想法,《牧馬人》的電影明年上映,到時候發行《牧馬人》的單行本,借助電影的這股東風,勢必能讓《牧馬人》的銷量再上一個台階。

    “我覺得,這也是《燕京文學》改名之後,再次打響名頭的一個好機會!”

    “岩子提的這個,確實是個好主意!”

    “是啊,之前收到關于《牧馬人》的讀者來信,很多群眾都反映過希望能發行單行本的訴求。”

    “而且出版《牧馬人》單行本,咱們也算是響應了文件精神,試行印數稿酬嘛。”

    “既能給社里創收,又能讓改名後的雜志揚了名,更重要的是滿足了讀者們的需求,一舉三得!我同意辦《牧馬人》單行本!”

    “…………”

    眾人圍繞著方言的提議,聊得熱火朝天,根本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小方同志提的很有創造性啊。”

    趙金九盯著方言看。

    “他啊,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些新花樣。”

    王朦笑臉盈盈,接著環顧四周,“既然大家的意見一致,那麼我們編輯部就把《牧馬人》單行本出版的計劃,跟社里的領導交流反映,不過最後還是要看開會討論的結果。”

    嘿嘿,這下又有的賺了!

    方言嘴角不禁上揚。

    這回的稿費可不是172塊,按每千字10元的標準,應該是245塊左右。

    而且,這還沒算上印刷稿酬。

    想到這里,迫不及待地想給李小琳打個電話,問問《暗戰》能不能出版單行本,廣播劇、話劇接下來輪番上演,如果能趁著這個勢頭發行,銷量絕對不出意外地高。

    “岩子,《牧馬人》的演員定了嗎?”

    李悅等人對電影倍感興趣,閑聊起來。

    “我已經給謝導回信了,許靈均定這個朱時茅,秀芝的話,我比較看好劉小慶。”

    方言從挎包里拿出一摞照片。

    “這個朱時茅,選的不錯!”

    “劉小慶是不是演過《小花》?她身上有股鄉土姑娘純真、勤勞、善良的氣質。”

    “章瑜?我听《大眾電影》的編輯說,她演的《廬山戀》很大膽,好像有出格的動作。”

    “《廬山戀》?黃老師,有這部電影嗎,我怎麼從來沒听說過?”

    “小王你沒听過很正常,電影還沒公映呢,前不久,才在廬山東谷的電影院內部放映,請的都是電影界的人,據說爭議不小。”

    “………”

    一時間,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就在此時,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三個人出現在門口,一個中年,兩個青年。

    領頭戴眼鏡的中年人,方言不認識,但跟在他後面的兩個年輕人,倒是面熟得很!

    呦,這不是章藝謀和田莊莊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59章 單行本的生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59章 單行本的生意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