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2章 燕京!燕京!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2章 燕京!燕京!

    《牧馬人》的結尾黑暗嗎?

    其實很光明,許靈均放棄了去美國的機會,放棄了繼承父親億萬家產,回到了草原和妻子團聚。

    只是方言故意寫的灰暗,往拋妻棄子的“陳世美”的方向寫,暗示許靈均抵抗不住誘惑,把秀芝和孩子丟到祁連山,但並沒有明示,就此戛然而止,來了個開放式的結局。

    如果不是收著寫,接下來就是許靈均前往美國,娶妻生女,而秀芝含辛茹苦地把兒子帶大,考上大學,兩人的孩子在燕京,機緣巧合下,相識相戀,等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許靈均和秀芝作為雙方的父母,來一次親家的見面。

    結果,兩人同父異母的身世暴露了。

    兄妹戀、絕癥、失憶、車禍……

    湊個80集的苦情倫理劇,完全綽綽有余,給現在的讀者來一點小小的震撼。

    但方言把握不住,怕太黑暗被斃稿。

    自己只不過需要一個返城的機會而已。

    現在,機會來了!

    從村里到大隊,方言進京改稿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出意外地也傳到了公社。

    作為整�公社第一個被文學期刊選中的“秀才”,方言得到全方面的關照。

    介紹信和車票就不用說了,就連全國糧票也幫著兌換。

    這年頭,沒糧票真的能餓死好漢。

    但凡出差或者探親,就必須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些全國糧票,否則一路上就得挨餓。

    在公社和大隊派人護送下,方言帶著行李,暢通無阻地來到長安,坐上前往燕京的綠皮火車。

    “ 當 當。”

    過道里擠滿了乘客,方言警惕地打量四周,雖然面前的人戴副眼鏡,捧著本雜志,很像文化人,他的同伴們也斯斯文文,但並沒有放下戒備心,一手放在行李,一手放在腰間。

    來之前,特意在內褲里加縫了一個兜。

    里面裝的除了飯票,就是自己插隊這些年的全部家當,一共是36塊5角5分。

    一部分來自公社和大隊的獎勵和伙食補貼,一部分是從知青生活補貼里摳出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自己偷偷當“地下包工隊”,在工地蓋廠房,一毛一角,全靠賣力氣攢下來的。

    “盒飯!要盒飯嗎?”

    鄰近飯點,列車員走了過來。

    “咕嚕。”

    方言咽了咽口水,雖然老鄉特意給他準備了干糧,但從重生以來,就沒有沾過油腥。

    去專門的餐車吃炒菜,未免太奢侈,不過吃一盒蓋澆飯,解解饞,還是能接受的。

    不動聲色地掏出5毛,張嘴問道︰

    “盒飯怎麼賣?”

    “唔,豬皮凍飯,3毛。”

    “海米燒茄子3毛5。”

    “紅燒肉5毛……”

    列車員熱情地回答著。

    “豬皮凍飯,謝謝。”

    方言掙扎地做出決定,換了張飯票。

    這年頭,車廂流動售飯是先買票後送飯,經手錢和飯的人是分開的,以票取飯。

    “我也來一份豬皮凍飯。”

    對面的眼鏡男人一掏出錢,靠窗的伙伴喊了一聲︰“幫我遞一下,我要 魚片。”

    “我要海米燒茄子!”

    這麼一吆喝,車廂里的一個個都揮舞著票子,三言兩語,都喊著眼鏡男人的名字︰

    “陸遙!還有我呢!”

    “陸遙?”

    方言一個激靈,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這個身材高大的男人,如果再胖一點,再梳個中分頭,跟記憶中陸遙的半身雕像一模一樣啊!

    好家伙!竟然沒認出陸遙!

    把頭一轉,坐在陸遙邊上的沒瞧出來是誰,倒是要吃“海米燒茄子”的那位,上上下下,瞅了又瞅,驚訝地發現竟然是賈平窪。

    “嘶∼”

    忍不住吸了口冷氣,左看看,右看看,就見陸遙、賈平窪幾人手捧《延河》、《長安》幾本陝北的文學雜志,安安靜靜地等餐。

    半晌,列車員推著飯車,做好的盒飯如壘磚砌牆一樣擺放在推餐車上,一票一飯盒,正在一節車廂一節車廂地售賣。

    “讓一讓啊,小心腳下。”

    “來,你的豬皮凍飯。”

    方言接過長方形的鋁飯盒,沒有著急打開,而是幫陸遙搭把手,給同伴傳遞盒飯。

    “莫伸,你的。”

    “胡老師,這份是您的。”

    “平窪,你要的海米燒茄子……”

    飯盒遞好之後,陸遙、賈平窪等人沖著方言打量,露出笑臉,“謝謝你啊,小同志。”

    “客氣了。”

    方言看似隨意地問道︰“你們是陝北的作家嗎?”

    “咦,你怎麼知道我們是陝北的作家?”

    陸遙兩眼圓瞪。

    方言嘿然一笑,“我看到�f悄米擰堆雍印貳 凍を病罰 恢痹諤致劾錈嫻淖髕貳!br />
    “哈哈,原來是這樣。”

    陸遙仰頭一笑,打開飯盒,所謂的“豬皮凍飯”,就是豬皮、皮凍配上蔬菜和白米飯。

    米飯是一粒一粒的,要使勁嚼。

    當看到方言吃的也是豬皮凍飯,咧著嘴說︰“這不巧了嘛,這個就叫英,唔……”

    看到本來想說“英雄所見略同”的他搖了搖頭,方言插了一句,“吃貨心照不宣?”

    “對,吃貨心照不宣!”

    陸遙和賈平窪、莫伸幾人相視一笑,目光中充滿贊賞,“‘吃貨’這個詞用的妙啊。”

    方言憨笑了下,魂兒早就被飄著香氣的飯給勾走了,急切地一勺一勺往嘴里送,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費,黏在嘴邊或者下巴的,全都抹進嘴里,甚至落在衣服上,也馬上一按,捏進嘴里,仿佛在品嘗美味佳肴般,不禁陶醉。

    終于特麼吃到油腥了!

    看到他的吃相,陸遙等人面面相覷,眼楮瞪大,“看你的樣子,像是返城的知青?”

    方言把勺子上的剩飯舔干淨,“我是知青,不過現在返城還沒輪到我,我這一趟是燕京去改稿。”

    “改稿?!”

    就連悶頭吃飯的賈平窪都忍不住打量起方言,陸遙詫異道︰“瞧不出來,小同志,喔,聊了半天,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呢?”

    “我叫方言,方向的方,言語的言。”

    方言點了下頭,自我介紹。

    陸遙也介紹起自己和同伴們。

    從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陝北作家群就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創作隊伍,很快把陝北文壇,打造成了全國文學版圖中的重鎮。

    比如賈平窪,現在就有三篇散文入選了今年出版的《陝北短篇小說散文選》,這可是建國30年以來陝北文學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再比如莫伸,寫的《窗口》得到了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至于他自己,雖然沒有作品等身,但也是《延河》的文學編輯。

    一個個,全是陝北文壇的後起之秀。

    “沒想到你也是同道中人,也是個作家。”賈平窪投來熱切的目光,“去燕京的哪家雜志改稿?”

    “燕京文藝。”方言笑道。

    “喔!”

    眾人一驚,《燕京文藝》可是如今公認的文學期刊的翹楚,全國性雜志,比《延河》、《長安》這些地區性的檔次要高得多。

    一下子,對方言另眼相看。

    特別是他提到入選了兩篇作品。

    “胡老師,您覺得怎麼樣?”

    陸遙等人對坐在後一排的老人畢恭畢敬。

    “听小方這麼一講,第一篇的《黃土高坡》,跟莫伸的《窗口》一樣,都是典型的傷痕故事,倒是這個《牧馬人》,很不一樣,有一種不同于傷痕悲劇色彩的積極味道,如果是我,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選入《陝西文學》。”

    “謝謝胡老師夸獎,您過獎了。”

    听到連賈平窪、陸遙都尊敬的胡老師如此評價,方言壓抑激動之情,“我還得繼續努力,好好跟編輯商量接下來怎麼改呢?”

    “可惜了,沒有機會看一看你寫的《牧馬人》和《黃土高坡》。”陸遙不免引以為憾。

    “未必。”

    賈平窪笑道︰“別忘了,我們要在燕京呆到文代會結束呢,如果小方同志改稿順利的話,估計在最新一期的《燕京文藝》,我們就能看到他的小說了。”

    陸遙一拍大腿︰“對啊!”

    “文代會?”

    方言嘴里呢喃著,眼里透著茫然。

    陸遙忙不迭地解釋,他們13個人,這一趟是作為陝北的代表團,去燕京參加召開全國第四次文代會,由胡采胡老師帶隊。

    看著方言羨慕的眼神,胡采勉勵道︰“你以後也會有這個機會的,不過燕京藏龍臥虎,競爭應該非常激烈,要更加努力才行。”

    “是啊。”

    方言勾起嘴唇,心里卻在暗想。

    自己也許未必就在文壇里呆一輩子……

    “水來啦!”

    車廂里頓時一陣騷動,有水送過來,大家紛紛掏出飯缸子,或者干脆把水倒在干干淨淨的飯盒里,水面上,立刻泛起一點點油花。

    方言貪婪地小口小口地呷著,眼楮往窗外望去,風景轉瞬即逝,思緒早就飄走了。

    燕京啊,我來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2章 燕京!燕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2章 燕京!燕京!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