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顯然,印度政府的腦回路就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別人不敢做、不願做的奇葩事情,他們卻敢拍胸脯保證完成。
這下直接成了華資機構手中最鋒利的屠刀,一刀就把華爾街眾機構給砍得頭破血流。
好吧,雖然每一家機構損失的絕對數額都不算太多,但對于他們的信心和名聲,絕對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都不會有機構願意輕易投資海外新興市場了。
否則再遇到一次類似的“黑天鵝”事件,那真是要被全世界的同行笑掉大牙。
卡琳娜其實自己也不完全了解方陽的全盤計劃,但這並不影響她故作神秘。
只听她氣定神閑地說道︰“方先生的戰略布局,向來都要比對手提前好幾步,這一點你應該也有所耳聞。所以,不管發生什麼看似離奇的事情,你都應該第一時間意識到這是計劃的一部分才對。”
彼得有些不滿地抱怨道︰“那你多少也應該提前給我一個暗示吧?這樣我也就不會親自跑到新德里來受這份罪了。”
“那可不行。”卡琳娜認真地說道,“你不親自出馬指揮,其他機構的資金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全部到位?萬一少了一兩家大機構,豈不是讓我們的最終戰果大打折扣?”
“可是,你們真的確定印度政府會把沒收的錢再分給你們?”彼得還是有些擔心,“萬一他們事後反悔怎麼辦?”
“方先生既然敢做這件事,自然就已經準備好了後手。”卡琳娜神秘地笑了笑,“你還是不要過多關注這些細枝末節了,好好想想下一個任務該如何完美完成吧。”
“下一個任務?”彼得一愣,“這麼快就有新任務了?是什麼?”
“做空美原油!”
“什麼?!”彼得差點從沙發上跳起來。
美原油可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這個市場的水比印度股市深太多了。
“具體的作戰計劃,等我們見面後再親自告訴你。”卡琳娜繼續說道,“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接下來那些家伙召開的討伐大會上,說服其他機構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原油這個品種上,爭取在那里挽回這次的損失。”
“他們還會相信我嗎?”彼得有些沒底,“畢竟這次的失敗……”
“只要有利可圖,為什麼不會呢?”卡琳娜反問道,“華爾街的這些機構,什麼時候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徹底放棄賺錢的機會?”
“那利潤從哪里來?對手盤又是誰?”
“當然還是華資機構。”卡琳娜輕松地說道,“不過這次你可以放心,沒有方先生的天方集團參與,對手就是一幫只知道賣理財產品的華資銀行罷了,實力根本不值一提。”
彼得听得一頭霧水,根本搞不清楚卡琳娜到底在說什麼。
華資銀行?理財產品?這和做空美原油有什麼關系?
不過,既然對方說會和自己當面詳談,現在也就沒必要問得那麼清楚了。
先想辦法安全回到美國再說吧。
他沉聲道︰“好的,卡琳娜小姐,我大致明白了。期待與您的見面,另外,請代我向方先生問好,感謝他對我的信任。”
“放心吧,我一定會轉達的。”卡琳娜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笑意,“記住,這只是一個開始,更精彩的好戲還在後面呢。”
……
接下來的幾天,方陽身邊的幾位伙伴都很忙碌。
洛紫煙在收購船運公司股份,顧雲溪找李老頭商量港口事宜,就連顧氏集團董事長顧正邦都被調動起來,約了多家國資銀行的負責人,建議他們效仿華國銀行,上線原油類的理財產品。
這個被當做榜樣的產品,自然是就在幾年後,令無數投資者一夜爆倉的原油類產品,原油寶。
這個時間段,華國銀行的‘原油寶’產品其實已經出來了。
只不過沒什麼名氣,投資者也不多。
方陽想要的效果,就是幫助國內的投資者,盡快知道這個產品,並且參與進去。
這樣一來,這筆資金才有資格成為華爾街機構的對手,吸引他們前來攻擊。
而方陽,則是那隱藏在暗處的黃雀,在關鍵時刻反殺華爾街這只螳螂。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長,畢竟華爾街的眾機構剛剛在印度市場吃了大虧,能不能再次聯合起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方陽能做的,就是先把局做好,至于對方什麼時候來,他並不著急。
顧氏集團總部,會議室里煙霧繚繞。
顧正邦端著茶杯,環視著在座的幾位銀行高管,臉上帶著標志性的商人笑容。
“各位老兄弟,今天把大家請過來,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他放下茶杯,聲音洪亮道,“我們顧氏集團最近研究了華國銀行推出的原油寶產品,發現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創新。”
坐在對面的建行副行長王德志皺了皺眉︰“老顧,你該不會是想讓我們都跟風推出類似產品吧?這種大宗商品理財,風險可不小啊。”
“王行長說得對。”工行的李總也附和道,“原油價格波動太大,普通投資者哪里懂這些?萬一出了問題,我們怎麼向儲戶交代?”
顧正邦哈哈一笑︰“各位的擔心我理解,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有風險,所以才有利潤空間啊!”
他站起身,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拿起馬克筆開始畫圖。
“你們看,現在國內的理財市場基本被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佔據,收益率普遍在3到5之間。可是原油類產品呢?好的時候年化收益能達到20甚至更高!”
“關鍵是風險控制。”農行的趙行長擔憂道,“我們銀行的客戶經理,大多數對大宗商品交易都不熟悉,怎麼可能做好風險提示?”
“這個問題好解決。”顧正邦胸有成竹地說道,“我們顧氏集團願意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幫助各家銀行培養專業人才。而且,這種產品的目標客戶本來就不是普通儲戶,而是那些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高淨值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