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998章 鷹視狼顧 暗起殺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998章 鷹視狼顧 暗起殺心

    李儒這一番說辭讓公孫瓚頗為心動,接下來的幾日,公孫瓚對李儒更加親善恭敬,禮遇有加。每當夜幕降臨,李儒回到驛館,獨自一人時,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嘆息“我這嘴真是賤吶,真是欠得很。”回想起出發前,那董白如同小惡魔一般,還在耳邊一再叮囑,可自己卻又給自己攬了這麼一樁麻煩事,這不純粹是沒事找事嘛。

    不過,李儒冷靜下來細想,自己這想法倒也確實是在為馬超的勢力長遠考慮。若真能通過聯姻的方式,解開公孫瓚心中的枷鎖,釋放他內心潛藏的欲望,重新激起他的斗志,未嘗不是一步妙棋。要知道,公孫瓚身為一方諸侯,雖說在與袁紹的較量中落敗,但袁紹是什麼樣的人物啊!公孫瓚能與袁紹掰掰腕子,足見其能力不凡。若是馬超在背後加以扶持,那麼像劉表、劉璋之類的諸侯,恐怕都用不著馬超出面,公孫瓚一人便有能力與之抗衡。

    如此一來,馬超的勢力範圍必將得到極大的擴張,在這亂世之中也能佔據更為有利的地位。只是,要促成這一切並非易事,不僅要讓公孫瓚下定決心,還得說服馬超接受這門親事,同時要妥善處理好各方的關系,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諸多麻煩。李儒揉了揉太陽穴,深感此事責任重大,自己接下來得步步為營,謹慎行事。

    在這並州之地,局勢顯得有些微妙。李儒心中雖有謀劃,但並不著急,公孫瓚也沉浸在權衡利弊之中,不緊不慢。然而,最焦急的當屬曹操的使節司馬懿了。

    這是司馬懿出世以來第一次擔當如此重要的任務,他滿心希望能憑借自己的口才與謀略,說服公孫瓚出兵相助曹操,立下大功。可誰能想到,公孫瓚對他費盡心思的勸說,始終不為所動,無論他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公孫瓚都只是禮貌地拒絕。

    更讓司馬懿難受的是,一旁還有李儒這個老狐狸,時常以一種審視的眼光看著他。每當李儒的目光掃過來,司馬懿都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李儒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讓他在對公孫瓚的勸說過程中,總有一種被人暗中窺探、算計的不安。

    司馬懿深知李儒的厲害,這位“亂國毒士”智謀超群,手段狠辣,自己與他相比,終究還是嫩了些。在李儒面前,他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生怕一個不小心,露出破綻,被李儒抓住把柄,影響了曹操交予他的使命。

    在這壓抑的氛圍中,司馬懿愈發焦急。他每天都在思考著新的勸說策略,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打動公孫瓚。可每一次嘗試,都如同石沉大海,得不到公孫瓚積極的回應。他開始擔心,若再無法取得進展,自己該如何回去向曹操復命,又該如何面對眾人失望的目光……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馬上就要進入十月。公孫瓚對于是否出兵相助曹操一事,態度始終不明朗。司馬懿見狀,終于決定不再繼續等待下去,他懷著無奈與失落,向公孫瓚辭行。公孫瓚也沒有過多地挽留,只是讓人準備了一些禮物,讓司馬懿帶回去給曹操,算是對曹操使節的一番禮遇。

    司馬懿滿心失望地離去,望著他漸漸遠去的背影,李儒轉頭對公孫瓚說道“將軍,您瞧這曹操的使節如何?”公孫瓚輕輕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說“不過是個作為說客,只會賣弄嘴皮之輩,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先生難道看出了什麼端倪?”

    李儒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說道“將軍,看來您是小覷這個使節了。這使節在咱們這兒盤桓了好些時日,從一開始的急切,到中間能迅速冷靜下來,即便最後滿心失落,卻依舊表現得落落大方。而且您看他在與您分析局勢之時,頭頭是道,咱們多方交談,都不見有什麼破綻。足以證明這些觀點並非是他來之前,別人交代給他的,明顯都是他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所思所想。您想啊,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竟能有如此大局觀,對局勢有這般宏觀的看法,假以時日,日後必非池中之物。”

    公孫瓚听了李儒的話,不禁露出思索的表情,緩緩說道“真有先生說的這般神乎其神嗎?”李儒自信地笑道“怎麼?將軍您還不信我對人心的把控?再說了,您仔細觀他的面相,鷹視狼顧之相。自古有此面相之人,往往野心勃勃,不甘于人下,此人日後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公孫瓚頓時有些著急,脫口而出“先生既說此人有此大作為,何不趁他未起之時將他……”說著,公孫瓚手比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此時,李儒見狀不禁笑道“哈哈哈哈哈,將軍何必這般急切?他如今身為曹操的使節,在曹操手下效力。他即便有野心,那也是在為他主公謀劃,暫時與我們並無直接干系。”李儒微微眯起眼楮,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繼續說道“不過日後若是有一日,他轉投他處,或者發生什麼對我們不利的變故,此人必定要除之而後快,斷不可留。以他的才能和野心,一旦成為敵人,後患無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公孫瓚听了李儒的話,心中的急切稍稍緩和了一些,但仍面露擔憂之色“先生所言極是,只是這樣的人,實在讓人忌憚。若他日後真與我們為敵,恐怕不好對付。”

    李儒輕輕搖頭,安慰道“將軍不必過于擔憂。如今我們只需先專注于當下的局勢,考慮清楚是否要與曹操結盟。至于司馬懿,目前他還掀不起什麼風浪。我們只要做好自身的謀劃,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便是。”

    公孫瓚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他知道李儒說得有道理,當務之急是決定公孫家在這場亂世紛爭中的走向,而不是過早地為一個尚未構成直接威脅的人憂心忡忡。

    然而,公孫瓚心中依舊有些不安。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司馬懿給他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這個年輕人的才能和野心,就像一顆隱藏在暗處的定時炸彈,讓他隱隱感到擔憂。

    李儒似乎看出了公孫瓚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將軍,事在人為。只要我們把握好每一個機會,做出正確的決策,公孫家必定能在這亂世中屹立不倒。”

    司馬懿一路悵然離去,心中那股隱隱的不安始終縈繞不去。這趟出使任務的失敗,本就讓他心情沉重,而李儒給他帶來的壓力,更是遠遠超過了面對公孫瓚這位一方諸侯時的感受。李儒看向他的眼神,仿佛能洞悉他內心的每一個想法,一舉一動都被對方審視,那種如芒在背的感覺,讓他渾身不自在。

    不過,司馬懿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像李儒這般在亂世中翻雲覆雨、聲名遠揚的“亂國毒士”,竟會對他這個籍籍無名之輩起了殺心。他只當李儒是憑借著老辣的經驗和智謀,在這場勸說公孫瓚的博弈中給他制造壓力。卻沒料到,李儒已從他展現出的才能和野心,預判到了未來潛在的威脅,將他視作了一個不得不除的隱患。

    此時的司馬懿,滿心都在思考著回去後該如何向曹操復命,如何解釋此次任務的失敗。他深知曹操對此次結盟公孫瓚一事寄予厚望,自己卻無功而返,心中滿是愧疚與忐忑。他策馬前行,沿途的風景在他眼中不過是模糊的幻影,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公孫瓚、李儒交談的場景,反復思索著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的得失,試圖找出一些補救的辦法。

    而此時,潁川、譙郡、上郡的戰火皆已熊熊燃起,濃烈的硝煙迅速彌漫在大地之上。沖天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際,喊殺聲、嘶鳴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曲悲愴的亂世之歌。

    曹操坐鎮許都,眉頭緊緊擰成了一個“川”字。他滿心期待著派出的三方使節能帶來好消息,渴望著各方勢力能夠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畢竟,如今這局勢已然嚴峻到了極點,若是沒有外力支援,這場與袁紹及其盟軍的大戰,對他而言,恐怕不亞于一場滅頂之災。

    曹操深知,袁紹聯合劉表、袁耀,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如同潮水般向他涌來。自己的兵力雖然也不弱,但多方受敵之下,難免捉襟見肘。潁川、譙郡、上郡作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他心急如焚,不停地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

    “報!”傳令兵的聲音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打破了曹操那緊繃且煩亂的思緒。一旁原本正陷入沉思的荀攸、郭嘉皆是精神猛地一振,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急切問道“可是使節有了消息?”

    傳令兵趕忙單膝跪地,大聲回稟道“大公子已與西涼的援軍來到許都!”

    曹操听聞此言,眼中瞬間閃過驚喜的光芒,與郭嘉等人皆是臉露喜悅之色。曹操迫不及待地說道“走走走,速速與我出城迎接!”此刻的曹操,無異于將西涼的援軍視作了救命稻草。

    眾人匆忙整理衣裝,大步流星地朝城外趕去。一路上,曹操的腳步急切而有力,心中的焦慮頓時消散了幾分。他深知,西涼援軍的到來,無疑為他在這場艱難的戰事中增添了重要的砝碼。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不三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998章 鷹視狼顧 暗起殺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998章 鷹視狼顧 暗起殺心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