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985章 李儒用心 呂布煩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985章 李儒用心 呂布煩惱

    李儒一臉笑意,目光溫和地看向曹昂,開口問道︰“曹公子,觀此戰報,你覺得涼王此人如何呀?想必你心中定有諸多看法吧。”

    曹昂听聞,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而莊重,略作思索後緩緩說道︰“從戰報來看,涼王驅滅匈奴一族,此乃不世之功。他以非凡的勇氣與卓越的軍事才能,𥕜衛我大漢尊嚴,保境安民,實乃民族之英雄。”

    李儒微笑著點頭,接過話茬說道︰“曹公子所言極是。我家大王一直將百姓放在第一位,身居高位而常憐小民。他深知邊疆百姓飽受匈奴侵擾,缺衣少食,苦不堪言。所以一心想著徹底鏟除匈奴這一禍患,讓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不再擔驚受怕,能有衣穿、有飯吃。這便是他不惜一切代價驅滅匈奴的根本原因吶。”

    曹昂听後,眼中欽佩之色更濃,接著說道︰“而涼王竟能拱手將收復的並州讓與公孫瓚,這一舉動,足見其品行高潔,胸懷寬廣。在這亂世之中,土地與權勢何等誘人,然涼王卻不為所動,看重的是與公孫瓚之間的情誼,這份深情厚誼,令人動容。此等重情重義之舉,實非常人所能企及。”

    李儒捋了捋胡須,神色認真地說道︰“曹公子卻有所不知。公孫瓚將軍此前與涼王相處得並不和睦。昔日先帝從中作梗,致使他們師兄弟之間嫌隙漸生。公孫瓚被先帝挑撥,對涼王向來沒個好臉色,雙方還多有相爭之處。即便如此,涼王卻從未將這些過往恩怨放在心上。此次公孫瓚在幽州一敗後,勢力大減,涼王深知其處境艱難,並州之地對公孫瓚而言,是東山再起的希望。涼王此舉,一來是顧念同門舊情,二來也是期望公孫瓚能在並州發展壯大,共同抵御外敵,為大漢江山增添一份力量,此乃大胸懷、大智慧啊。”

    曹昂听後,滿臉震驚,愣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竟有這等曲折過往!我原以為他們關系一直交好,沒想到涼王在這般情況下,還能摒棄前嫌,將一州之地相讓,如此胸襟,實在令曹昂汗顏。涼王真乃當世豪杰,重情重義,令人敬佩至極。”

    曹昂不住點頭,眼神愈發熾熱,難掩內心激動︰“至于涼王毅然率領大軍前往草原開戰,欲犁庭掃穴、追亡逐北,更是盡顯其豪邁與氣魄擔當。這是為了徹底根除邊患,為大漢百姓謀萬世之安寧。如此一騎當先、無所畏懼的英勇作為,實乃大丈夫之典範。”

    李儒神色莊重,說道︰“確實如此。涼王目光長遠,深知草原游牧民族對大漢邊疆的威脅猶如芒刺在背。若不徹底解決,邊患將無窮無盡,百姓永無寧日。他不顧自身安危,親率大軍深入草原,就是要斬草除根,為後世子孫創造一個太平盛世。這份擔當,這份氣魄,又豈是一般人能有的?”

    曹昂听了李儒這一番解釋,對馬超佩服得五體投地,由衷贊嘆道︰“涼王所作所為,令曹昂大開眼界,實在是世間難得的豪杰,吾輩終身學習之楷模。”

    李儒看著曹昂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言論,臉上浮現出一種神往的神情,那眼神近乎狂熱,仿佛對馬超的崇拜已經深入骨髓。他心中暗自好笑,不過,這也正是他與馬騰所期望看到的,他們就是要曹昂對馬超產生如同信徒般狂熱的敬仰。

    畢竟,馬超在西涼的大業,需要各方勢力的支持與協助。曹昂身為曹操的長子,在曹操勢力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邊眾人還在嘰嘰喳喳,氣氛熱鬧非凡。馬騰心中卻隱隱擔憂,他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急著向李儒詢問。只見他環顧四周,然後對諸位說道︰“你們在這兒先聊著,中午都留在這兒一起吃頓飯,就當是慶祝一番。”接著,他又看向李儒,眼神中帶著深意,“李先生,咱們還是談一談出使並州之事。”

    李儒自然明白馬騰是什麼意思,微微點頭說道︰“壽成公,走吧。”

    剛一踏入房間,馬騰便如熱鍋上的螞蟻,迫不及待地開了口︰“文優啊,這可使不得呀!超兒的行蹤,那可是重中之重,關乎我西涼的生死存亡,怎能就這樣輕易地讓曹昂知曉?萬一他嘴上沒個把門的,將消息泄露出去,那長安可就危險了,整個西涼都得跟著遭殃啊!各路諸侯要是知道咱們西涼如今兵力空虛,還不得像餓狼一樣撲上來,到時候可就大禍臨頭了!”

    李儒卻不慌不忙,臉上依舊掛著那抹自信的笑容,緩緩說道︰“主公,您先莫要著急。您想啊,咱們若想成就一番大事,日後少不了各方助力,曹昂乃是曹操長子,在曹家地位舉足輕重。咱們既然有心將他拉攏過來,為我西涼所用,那行事就不該總是遮遮掩掩的。您再瞧瞧方才曹昂對大王所行之事的反應,那臉上的神情,滿滿的都是神往與欽佩,那光芒,比最虔誠的信徒還要狂熱幾分呢!依我看吶,他是打心底里對大王佩服得五體投地,又怎麼會輕易做出損害大王,壞了梁王大事的舉動呢?”

    說到這兒,李儒稍作停頓,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光芒,接著道︰“如今這局勢,就像熬藥,火候已經差不多了。您想啊,一旦日後曹昂與雲祿小姐成婚,等到曹操那邊有個什麼不測,曹昂公子繼承大位之後,那曹家的基業不就間接歸馬家所有了嗎?到那時,咱們西涼的勢力必將如日中天,何愁大業不成啊!”

    馬騰听了,心中雖覺有些道理,但仍是放心不下,眉頭緊皺,盯著李儒問道︰“你就這般篤定?萬一事情沒按你所想的發展,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儒輕輕一笑,拍了拍馬騰的肩膀,說道︰“論人心,論眼光,壽成公難道還信不過我嗎?不是李某自夸,對人心的揣摩,對局勢的判斷,李某不說天下第一,也在前幾位之數了吧?”

    馬騰這才微微點頭,神色舒緩了些,說道︰“那我自是信得過先生的,只是此事關乎重大,我難免擔憂了些。先生此次這並州之行,您非去不可嗎?剛才當著小兒輩的面,我怕他們擔憂,並沒有把話說得太清楚。”

    李儒皮笑肉不笑地冷哼一聲,說道︰“哼哼,那公孫瓚兵敗前來投奔,能有一處容身之所,便已是大王仁義之舉。如今大王竟將並州拱手相送。您瞧瞧,那麼大一片疆域,他也不怕撐著,就這麼輕易地接下了。我此行啊,就是要去敲打敲打他,順便再看看情況。若是能讓並州公孫瓚部為我們所用,那讓他作為馬家的一方將領,鎮守並州也未嘗不可,到時候高官厚祿自然不會少了他的。但倘若日後他想以並州為根基,與西涼為敵,我又豈會坐視不管,任由他胡來?”

    馬騰听聞,眉頭微挑,問道︰“文優先生,那您此番前去,有幾分把握?”

    李儒聞言,臉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說道︰“壽成公總是過于操心了,我這還沒去呢,誰能說得準?不過您放心,我心里有數。”

    馬騰听後,略帶歉意地笑了笑,說道︰“哎,是我孟浪了,是我太著急了。但我相信先生出馬,定能馬到成功。”

    李儒听到馬騰這話,露出一絲奸詐的笑容,兩人對視一眼,馬騰忍不住爽朗地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在書房內回蕩,仿佛也驅散了方才凝重的氣氛。

    ————

    有人盡享歡顏,志得意滿,便有人愁腸百結,郁郁寡歡。呂布,當下雖憑借著自身的勇猛與謀略,強佔下邳與小沛,看似割據一方,成為諸侯中的一員,可他內心的苦澀與憤懣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曹操對呂布,表面上始終維持著應有的尊重。每次會面,曹操言辭客氣,禮數周全,舉手投足間盡顯對一方諸侯的敬重,仿佛呂布真的是與他平起平坐、實力相當的盟友。然而,呂布心里跟明鏡似的,這所謂的尊重不過是浮于表面的假象,如同鏡花水月,一觸即碎。在實際利益的分配上,自己連根手指頭都沒沾上,實實在在地被曹操晾在了一邊。

    就拿此次拿下徐州來說,呂布想起此事,心中的怒火便“噌”地一下冒了起來。若不是他呂布在戰場上沖鋒陷陣,以一己之力對抗劉關張三兄弟,憑借曹操手下那一群人,誰能頂得住劉備兄弟三人的攻勢?那劉備、關羽、張飛,各個武藝高強,聯手之下,威力驚人。曹操的那些部將,在呂布看來,不過是一群歪瓜裂棗,面對劉關張的組合,根本難以招架。而他呂布,為了這場戰役,拼盡全力,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廝殺。

    可結果呢?拿下徐州之後,呂布不過是想以徐州為根基,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勢力。畢竟,徐州地理位置優越,人口眾多,糧草豐足,對他而言是絕佳的立足之地。然而,這個合理的請求卻被曹操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想當初在長安之時,曹操為了拉攏呂布一同對抗各方勢力,那話說得可是無比動听,信誓旦旦地承諾,只要齊心協力,事成之後,好處自然不會少了呂布的。可到了如今,時過境遷,曹操卻翻臉不認人,之前的承諾如同過眼雲煙,隨風飄散。

    這種表里不一的做法,讓呂布心中的不滿如滔滔江水,洶涌澎湃。他空有諸侯之名,卻沒有諸侯之實,表面的尊重根本無法填補實際利益缺失所帶來的巨大空洞。這種有名無實的處境,讓呂布倍感憋屈,每日如坐針氈。他深知,長此以往,自己在曹操的算計之下,處境只會愈發艱難,對曹操的不滿也如暗流在心底深處瘋狂涌動,不知何時便會如火山噴發一般,掀起滔天巨浪,徹底打破當前這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的局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985章 李儒用心 呂布煩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985章 李儒用心 呂布煩惱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