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自過完年便出兵並州,一路勢如破竹,到如今七月半,幾乎踏遍了並州全境。在並州,除了與匈奴的交鋒,倒沒經歷過什麼大規模的惡戰。並州各郡的郡守、官員以及百姓,皆是滿心歡喜,紛紛擔壺攜漿,欣然向馬超效命。
原來,並州這些年來,朝廷的軍隊幾乎未曾涉足,百姓們苦不堪言。每次異族入侵,皆是一番燒殺搶掠,肆意肆虐。而並州的地方官員們,面對異族的侵擾,毫無辦法,朝廷又一直不派兵前來駐扎防御。至于那些本土的小勢力,也是一盤散沙,成不了大氣候。早年,並州刺史丁原帶著呂布和並州的精銳前往洛陽,便一去不復返,自此之後,並州便群龍無首。本地的軍頭們雖說佔據一方,卻沒有一個能真正統領全局、抵御外敵的人物。
再加上異族年年侵擾,並州百姓和各級官員實在是飽受苦難。而馬超對抗異族的赫赫威名,早已傳遍四方。他們羨慕西涼的百姓,能有馬超這位神威天將軍坐鎮,即便遭遇侵略,也能迅速將敵人殲滅,少受許多戰火的荼毒。如今,這位神威天將軍終于來到並州,並州眾人簡直欣喜若狂。
在馬超追剿匈奴的過程中,所到之處,百姓和官員們無不積極配合。每到一處郡縣,城門大開,眾人皆以迎接王師之禮,表達對馬超的效忠之意。
自袁紹大軍撤退後,局勢為之一變。馬超當機立斷,向徐榮和公孫瓚下達了全殲匈奴的命令,要求他們從河東出兵,與自己一同徹底剿滅匈奴勢力。原來,馬超此前成功打下雁門郡,在謀士徐庶的建議下,他派遣龐德率重兵死死守住雁門關。匈奴人在並州境內四處劫掠無果,隨著馬超軍隊的步步緊逼,只能步步收縮防線,而雁門關便成了他們唯一的退路。
實際上,馬超此時已基本掌控並州各郡,將匈奴人如同甕中之鱉般困在了雁門郡。自從拿下雁門關後,馬超便如同扎緊口袋一般,逐漸縮小包圍圈,此番圍剿,恰似布下了十面埋伏,那匈奴的呼廚泉和迷當便是插翅也難逃。
接到馬超的軍令,徐榮和公孫瓚欣然應允。公孫瓚多年在中原征戰,雖未取得多少實質性的勝利,還屢屢敗陣,但在對抗異族方面,卻聲名遠揚。昔日他所率的白馬義從,何等威風凜凜,令異族聞風喪膽。這些年,公孫瓚心中一直憋著一股郁氣,如今听聞能參與剿滅匈奴的行動,自是毫不猶豫地領命而去。
此刻,匈奴人被困于雁門郡內,馬超親率中軍在西面嚴陣以待,負責圍堵;公孫瓚與徐榮則統領大軍在南面扎下營寨,截斷匈奴南逃之路;而徐晃、張遼二人早已率領精銳穿插到東面,形成合圍之勢。三方勢力如同三張緊密的大網,正一步步將匈奴人往雁門郡的核心區域收縮。
呼廚泉當年匈奴慘敗後,率殘部投身于鮮卑大王軻比能帳下。那時,匈奴族人四散而逃,元氣大傷。在軻比能麾下,呼廚泉苦心收攏殘部,歷經時日,總算漸漸恢復了一些元氣。
此次入侵並州,呼廚泉可謂孤注一擲。由于匈奴沒有自己的固定地盤,客居在軻比能處,日子過得並不順遂。恰逢軻比能謀劃大舉進犯大漢,呼廚泉便將本部所有能戰之兵盡數帶出,妄圖借此契機,恢復昔日匈奴的榮光。況且軻比能也曾保證,若此次行動有所斬獲,軻比能分文不取,便將其視為匈奴東山再起的資本,屆時還會重新為他們劃定地盤。如此誘惑之下,呼廚泉怎能不動心?于是,他親率六萬五千匈奴騎兵踏入並州。
初入並州時,盡管各地守軍嚴防死守,但面對匈奴騎兵的迅猛攻勢,城池勉強能支撐一陣,可鄉野之地卻毫無防御能力,任由匈奴人縱馬馳騁。呼廚泉在這片土地上燒殺搶掠,肆意妄為,仿佛又找回了當年大匈奴鼎盛時期的感覺,愈發覺得自己能恢復匈奴的榮光,以大汗之名,重鑄輝煌。
在眾多抵抗力量中,唯有一個名叫牽招的小將,能給他帶來些許麻煩。牽招雖年輕,卻頗具謀略,所部雖也是臨時組建的兵力,卻能勉強與匈奴對抗。直到徐榮和公孫瓚兩面夾擊,匈奴軍才遭受重創,不得不撤出河東郡。
可呼廚泉萬萬沒想到,鮮卑軍竟敗得如此之快。此前他只顧著燒殺搶掠,渾然不覺危機將至。直到馬超率領西涼大軍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眼前,他又見到了那個在夢中都讓他咬牙切齒、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男人。
自那之後,匈奴軍便陷入了屢戰屢敗的困境。馬超的西涼鐵騎勇猛無比,戰術精妙,呼廚泉根本無力抵擋。一路敗退,如今已被逼迫到了雁門郡。
在雁門郡一處地勢起伏的山坡上,匈奴的營帳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看上去卻沒了往日的威嚴與生氣。呼廚泉所在的大汗金帳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呼廚泉面色陰沉如水,听著下面的屬下來匯報傷亡情況。
“大汗,如今咱們手下僅剩下三萬五千名勇士了,其他兄弟恐怕都已遭逢敵手……”下屬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在這寂靜的帳內顯得格外清晰。
呼廚泉听聞此言,怒目圓睜,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猛地將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砰”的一聲脆響,酒杯瞬間四分五裂。他大聲吼道︰“馬超!馬超!此仇不報,我呼廚泉誓不為人!”那吼聲中滿是憤怒與不甘,仿佛要將心中的恨意都宣泄出來。
一旁的迷當單于此時也是滿臉愁容,唉聲嘆氣。他著實夠衰的,在東羌被打敗之後,率領著殘部來與呼廚泉匯合,當時他還攜帶有萬余兵馬,可如今卻連五千都不到了。迷當忍不住勸道︰“大汗,如今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啊。”
呼廚泉喘著粗氣,在帳內來回急促地踱步,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咬牙切齒地說道︰“想我匈奴縱橫草原多年,何曾受過這般屈辱?!”
迷當再次痛心疾呼︰“大王,大汗!”他的聲音里滿是焦急與無奈,試圖讓呼廚泉盡快清醒過來,面對眼前的絕境。
終于,呼廚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說道︰“迅速往雁門關方向撤離!只要逃出了雁門關,咱們就回到了草原之上,他馬超就算本事再大,到那時也拿咱們束手無策了。”
就在這時,一名匈奴探子神色慌張地匆匆跑進營帳,“噗通”一聲單膝跪地,聲音顫抖著驚慌說道︰“大汗,不好了!敵軍又開始收縮包圍圈了!”
呼廚泉聞言,一陣心慌意亂,再也沒了之前的嘴硬,急忙喊道︰“快快快!通知各部,抓緊時間往雁門關突圍!遲了就來不及了!”
隨著呼廚泉的命令下達,整個匈奴營地瞬間陷入了一陣混亂。士兵們匆忙收拾行裝,牽出戰馬,準備拼死往雁門關方向突圍。然而,馬超所率領的西涼軍、公孫瓚與徐榮的部隊,以及徐晃、張遼等人的合圍之勢密不透風,匈奴人想要突圍談何容易。
在西涼的中軍大帳里,燭火搖曳,將馬超、徐庶等人的身影映照在營帳之上。馬超站在地圖前,神色凝重卻又透著幾分志在必得,正與徐庶等一眾謀士商議著戰事。
馬超指著地圖上匈奴所處的位置,開口說道︰“如今匈奴已如甕中之鱉,四面受敵,他們唯一的出路便是往雁門關逃竄。你即刻去吩咐徐榮、公孫瓚、徐晃還有張遼,務必要將包圍圈扎緊了,絕不能讓匈奴突破防線,就把他們往雁門關逼。此次,我們定要大獲全勝,全殲匈奴!”馬超的聲音堅定有力,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徐庶微微點頭,說道︰“將軍放心,公孫瓚與徐榮部,還有張遼、徐晃部,皆已傳來消息,他們正在穩步推進包圍圈。”
馬超听聞,滿意地點點頭,手指再次落在地圖上雁門關的位置,說道︰“胡車兒、胡赤兒!”
“末將在!”胡車兒和胡赤兒兄弟倆齊聲應道,從營帳一側走出,單膝跪地。
馬超看著他們,神情嚴肅地說道︰“你兄弟二人分別前往公孫瓚、徐榮部以及張遼、徐晃部傳達軍令,告知他們,決戰地點就定在雁門關,務必在三日之內完成合圍,于雁門關前將匈奴一舉圍殲。”
“是!末將定不辱使命!”胡車兒和胡赤兒領命後,迅速起身,轉身疾步走出營帳。
要說起來,這胡車兒和胡赤兒兄弟倆可著實是西涼軍中的寶貝。他們身具異能,不僅行動敏捷如飛,而且對地形極為熟悉,在這崇山峻嶺之間穿梭自如,這兩人來回傳遞軍令,速度可比快馬還要迅速幾分。也正因如此,才能在一次次激烈的戰役中,精準無誤地傳達軍令、報告方位,從未耽誤過任何戰機,為西涼軍立下了不少功勞。
待胡車兒兄弟離開後,馬超又對其他將領說道︰“此次決戰,關乎重大。匈奴一旦突圍,必將卷土重來,並州百姓又要飽受戰亂之苦。諸位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一有情況,立刻來報。”
眾將齊聲應道︰“謹遵將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