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轉眼間,又一年悄然過去,時間來到了公元197年,也就是建安二年。
新年的余韻尚未散盡,武威城的大街小巷還彌漫著節日的喜慶氛圍,然而,馬超發布的募兵消息,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
天剛破曉,清冷的晨風中,城中各處張貼的募兵告示前便已圍滿了人。百姓們雖歷經戰火洗禮,面容帶著疲憊與滄桑,但眼中卻燃燒著熾熱的火焰。一位身形壯碩的青年,用力擠到告示前,目光急切地掃過上面的文字,隨後猛地握緊拳頭,大聲說道︰“這些年,異族害得我們家破人亡,如今正是報仇的時候,我去報名!”他的聲音堅定而激昂,如同洪鐘般在人群中回蕩。
一旁的老者微微顫抖著,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慨,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說道︰“孩子,好樣的!咱西涼男兒,就該有這股子血性!你放心去,家里有大伙照應著。”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稱是,目光中透著對青年的贊許與鼓勵。
不遠處,幾個年輕後生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其中一個說道︰“咱們西涼被那些異族欺負得夠慘了,這次一定要跟著大王,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其他人紛紛附和,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
在募兵處,前來報名的百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從街頭蜿蜒至街尾。隊伍中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他們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對戰斗的渴望;也有稍顯年長的男子,雖歷經歲月磨礪,但眼中的堅毅絲毫不減,他們深知守護家園的責任。
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募兵處,眼中含淚卻又強裝鎮定地對兒子說︰“兒啊,去吧,為咱西涼爭口氣。娘等你平安歸來。”兒子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堅定地說道︰“娘,您放心,我一定會活著回來,把那些侵略者趕得遠遠的!”說罷,毅然決然地走進募兵處。
整個武威城都沉浸在一種激昂的氛圍中,百姓們的情緒如洶涌的潮水般高漲。他們忘卻了戰火帶來的傷痛,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追隨馬超,保衛西涼,向那些異族討回血債。這種眾志成城的氣勢,仿佛要沖破雲霄,向世人宣告西涼百姓的不屈與堅韌。
在這激昂的氛圍下,僅僅一月之間,馬超在整個西涼大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順利募得新兵五萬。這些新兵來自西涼的各個角落,有憨厚樸實的農家子弟,也有熱血豪邁的市井少年,他們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與對異族的憤恨,義無反顧地投身軍旅。
各部接到消息後,也迅速回去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西羌王徹里吉一聲令下,任命越吉元帥統領三萬羌兵,即刻前往武威集合。越吉元帥素有威名,在西羌軍中威望極高。他接到命令後,立刻點齊兵馬,一路快馬加鞭,揚起漫天塵土。那三萬羌兵皆是精挑細選的勇士,他們騎術精湛,善使彎刀,一路行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側目,既為這支勁旅的氣勢所震撼,又對即將到來的征戰充滿期待。
而羯人首領摩哥捷力,為了兌現承諾,幾乎將羯人部落所有的青壯都召集起來。經過一番艱難的湊集,終于湊夠了五萬之數。羯人戰士們雖然神情中帶著幾分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他們深知,此次出征不僅是為了報答馬超的寬宥之恩,更是為了羯人部落的未來。摩哥捷力騎著一匹黑色駿馬,走在隊伍前列,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定要在這場戰爭中讓羯人證明自己,贏得尊嚴。
東羌各部按照約定,在自己的領地嚴陣以待,等著馬超率軍前來。東羌的營帳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頭。戰士們每日加緊操練,磨礪兵器,只等馬超一聲令下,便與大軍會合,共赴草原,與異族一決雌雄。整個西涼大地,都因這場即將到來的征伐,陷入一種緊張而又充滿斗志的氛圍之中,仿佛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只待時機成熟,便將席卷草原。
點將台上,獵獵戰旗隨風翻卷,發出“呼啦啦”的聲響,似在為即將出征的將士們壯行。馬超身披銀色戰甲,頭戴鳳翅盔,腰懸佩劍,威風凜凜地屹立于高台之上。台下,六萬大軍整齊列陣,兩萬新兵雖稍顯稚嫩,卻個個眼神中透著興奮與堅毅,四萬精銳則身姿挺拔,神情冷峻,散發著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
馬超目光如炬,高聲下令︰“張遼、徐晃、摩哥捷力!” 張遼與徐晃身著厚重的鎧甲,闊步登上點將台,單膝跪地。羯人首領摩哥捷力緊跟其後,神色略顯緊張卻又滿是決然,也趕忙跪地。
馬超看著他們,大聲說道︰“我命你三人率部共為前鋒!張遼、徐晃,你二人作戰經驗豐富,勇猛無畏。摩哥捷力,你麾下的羯人士兵亦是悍勇之輩。此番作為前鋒,你們要如利刃般撕開敵軍防線,無需對那些匈奴獵人有絲毫姑息!若遇頑抗,格殺勿論!”
張遼抱拳,眼神堅定︰“大王放心,末將定率部勇往直前,讓匈奴見識我軍的厲害!”
徐晃也高聲應道︰“末將必不辱使命,以敵人的鮮血為大軍開道!”
摩哥捷力咬了咬牙,大聲說道︰“大王,我羯人定當拼死效力,不負您的信任!”
馬超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叮囑︰“先鋒之責,重如泰山。你們不僅要迅猛進攻,更要留意敵軍的陷阱與伏兵。一旦有任何動靜,及時回報,切不可貪功冒進。”
三人齊聲應道︰“謹遵大王令!” 言罷,起身匆匆走下點將台,翻身上馬,馳向先鋒部隊。
待前鋒部隊出發後,馬超再次高聲喊道︰“越吉元帥!”
越吉元帥身材魁梧,一臉虯髯,听到召喚,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點將台,單膝跪地,聲若洪鐘︰“末將在!”
馬超看著他,神色鄭重地說︰“越吉元帥,你麾下三萬羌兵皆是勇猛之士,我命你率部作為中軍左翼。在行軍途中,要時刻警惕敵軍從側翼突襲,同時與前鋒部隊保持緊密聯絡,若前鋒遇敵強攻,你需及時率軍支援,協同作戰,切不可貽誤戰機。”
越吉元帥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大王放心,末將定率羌兵死戰,以我羌人之勇,保中軍左翼萬無一失!若有半點退縮,甘願軍法處置!”說罷,起身領命而去。
“胡車兒、胡赤兒!”
這對兄弟迅速上台,齊齊跪地︰“末將听令!”
馬超說道︰“你二人武藝高強,且熟悉西北地形。我命你二人各率一支精銳輕騎,作為游騎部隊。在大軍行進途中,你們要在大軍周圍大範圍偵察,一旦發現敵軍蹤跡,無論是小股斥候還是大規模部隊,都要迅速回報。同時,若遇落單敵軍,可相機而動,予以殲滅,擾亂敵軍視听。”
胡車兒與胡赤兒齊聲應道︰“遵命!定不放過任何一個敵軍動向!” 而後飛奔下台,挑選兵馬去了。
“牛金、王方!”
牛金與王方闊步上台,單膝跪地。
馬超看著他們,嚴肅地說︰“你二人領本部兵馬,作為中軍後備力量。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一旦前方戰事膠著,或是中軍遭遇危機,你們要立刻率軍投入戰斗,穩住陣腳,听從將令,協同各部作戰,確保我軍戰事順利推進。”
牛金與王方大聲回應︰“末將定不辱使命!”
安排完眾人,馬超看向台下一員虎將,高聲喊道︰“龐德!”
龐德英姿颯爽,闊步上台,單膝跪地︰“末將龐德,听候大王差遣!”
馬超露出信任的目光,說道︰“令明,你勇冠三軍,智謀雙全,我命你與我一同穩坐中軍。中軍乃大軍核心,關乎此戰成敗。你我需時刻關注各方軍情,協調各部,確保大軍進退有序,萬無一失。”
龐德目光堅定,大聲應道︰“大王放心,末將定與大王並肩,守護中軍,若有敵軍敢犯,我必讓他們有來無回!”
隨著一聲聲令下,各將領紛紛領命歸隊。大軍繼續緩緩移動,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悶雷滾動。百姓們夾道相送,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旗幟,高呼著口號,為將士們加油鼓勁。“西涼必勝!”“收復並州!”的聲音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大軍行至城外,馬超勒住韁繩,回頭望向西涼城,眼神中滿是不舍與堅定。他深知,此去征程艱險,勝負難料,但為了西涼的未來,為了給百姓一個安寧的家園,他必須全力以赴。片刻後,他轉過頭,大喝一聲︰“出發!”大軍如洪流般向前涌去,踏上了收復並州的征程,揚起的塵土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金色的霧靄,久久不散。
在馬超率領大軍氣勢洶洶踏上收復並州征程的同時,另一股緊張的氣氛,正悄然籠罩著長安城。袁紹派遣的大軍,如同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已然兵臨潼關之下。那一眼望不到頭的營帳,在潼關外的曠野上迅速扎下,軍旗獵獵作響,仿佛在向長安城示威。
潼關之上,守城將士們神情緊繃,目不轉楮地盯著關外袁紹大軍的一舉一動。袁紹軍雖尚未發起攻擊,但那龐大的陣勢,卻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刃,令長安城內人心惶惶。城中百姓們憂心忡忡,私下里紛紛猜測著這場對峙的走向,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然而,坐鎮長安的李儒,卻並未被袁紹大軍的來勢洶洶所左右。他依舊神色鎮定,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項事務,仿佛關外的大軍不過是一群無關緊要的螻蟻。李儒深知,自己手中握有兩張關鍵的“王牌”——袁譚和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