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
這是帶著妻子去送情人,哥們你這操作簡直是六的飛起。
小說的開始于家族的沒落。
顧家的馬車最後一次駛出大宅院時,車軸發出的吱呀聲像是垂死之人的呻吟。
顧老太太端坐在車廂內,背脊挺得筆直,仿佛不是被迫搬離祖宅,而是出門赴一場無關緊要的茶會。
她的兒媳顧夫人捏著一方繡著蘭花的帕子,指節發白,唇上的口紅卻鮮艷如初。
“奶奶,我們以後還回來嗎?”十歲的顧雨晴趴在車窗上,望著漸行漸遠的顧宅紅牆。
顧老太太摸了摸孫女的頭發︰“等你哥哥們有出息了,自然能回來。”
坐在角落的長孫冷笑一聲,十六歲的少年眼中布滿陰霾。
而十三歲的顧雲軒則安靜地望著窗外,腰桿挺直如松,仿佛這場家變與他無關。
這個少年顧雲軒,便是書中的男主角。
胡同的小院只有顧宅十分之一大小,卻也被一家人收拾得井井有條。
青磚地面每天擦洗三遍,窗欞上掛著手工刺繡的簾子,就連廚房的柴火都碼放得整整齊齊。
顧老太太依舊每天晨起焚香,午後听戲,仿佛生活從未改變。
胡同里的女人們交頭接耳,眼楮卻不住地往顧家小院里瞟,心中滿是羨慕。
到底是世家大族,落魄了也這麼體面。
讓她們津津樂道的是顧家的孩子,小女兒顧雨晴上了洋人辦的女校。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兒子顧雲軒,那個穿著國立中學制服、氣質清貴的少年。
至于他家那個大兒子,不提也罷,听說他整日游手好閑,早已誤入了歧途。
每天清晨,當顧雲軒走出院門,整條胡同的姑娘都會恰好在門口忙碌。
他走路時背脊挺直,步伐從容,就連撩起長衫下擺跨過水窪的動作,都優雅得像在跳華爾茲。
這種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與破舊的胡同形成了奇妙的對比。
這樣的場景日復一日,直到林家搬進隔壁院子那天。
那是個陰雨綿綿的早晨,顧雲軒正撐著油紙傘出門,忽見幾個腳夫抬著一架殘破的鋼琴,往隔壁院里走去。
鋼琴漆面剝落,但琴腿上精美的雕花顯示它曾經價值不菲。
一個穿陰丹士林布旗袍的少女跟在後面,懷里緊緊抱著一摞書,發梢被雨水打濕貼在白皙的臉頰上。
少女抬頭時,與顧雲軒四目相對。兩人同時怔住了。
“林...林姐姐?”顧雲軒罕見地結巴起來,他認出這是父親舊交林世伯的獨女,兩家的孩子從小就玩在一起。
當初還動過兩家結親的念頭,只是沒想到,如今兩家竟都淪落到這般田地。
最後一次見面時,林暖穿著粉色洋裝,在滿園梅花中彈奏鋼琴曲,被賓客們稱贊為滬上閨秀典範。
林暖的眼楮亮了一下,隨即垂下眼簾,行了一個標準的屈膝禮︰“顧二少爺。”
她的聲音依舊如清泉擊石,只是多了幾分滄桑。
顧雲軒這才注意到,林暖的旗袍袖口已經磨出了毛邊,腳上的皮鞋也打了補丁。
但那挺直的脖頸和優雅的儀態,依然彰顯著大家閨秀的風範。
自那以後,林暖成了顧家的常客。
名義上是來借書,實則常常一坐就是整個下午。
看著這樣的林暖,老太太與顧母也慢慢動了心,雖然自家已經落魄,但她們也不願意顧雲軒娶一個市井丫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