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帝登基之後,屢次重用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乾元帝的六皇子,後來的信親王。”
小野說著都樂了,“熙寧帝是真信他。”
“打下一個地盤,就讓他去接手,完事兒才調大臣跟過去接管。”
“而且,給他生母惠太妃加封,允她出宮被公主奉養,任他同父同母的皇姐為宗人府宗令,給他的兒女全都加封。”
“光是信王府,就出了一個親王,六位郡王。”
“甚至庶女都加封了。”
“這是什麼概念?”
“滿門封爵啊!”
【信王︰羊毛也不能逮著一個人薅啊!】
【辛苦信王一個,幸福全家。】
【信王比熙寧帝小,走得比熙寧帝早,合理懷疑是被累死的。】
【信王崽子︰爹,你再努努力,我就升郡王了!】
【信王崽子︰干啥啥不行,啃老第一名。】
底下一群皇帝看著都沒忍住樂了。
“不錯不錯,熙寧帝倒是有容人之量。”
不知內情的皇帝們贊揚道︰“這信王想來也有些本事,才會被如此重用。”
乾元帝倒是把孩子們養得不錯,相互友愛,互相幫襯,沒讓他們自相殘殺。
而知道內情的乾元帝,憋住了沒笑。
熙寧哪是重用老六?
是記著從前的仇,尋思把老六給累死呢。
瞧瞧。
事兒全老六干,好處都給別人拿。
哎~
也是苦了老六了,但幸福了他那些孫兒孫女們。
想著,乾元帝垂眸看向站在一旁的二皇女。
此時,二皇女的臉上滿是向往。
她?
宗人府宗令!
她以後這麼能干嗎?
還是說,她純屬托了弟弟的福?
而且,她弟弟還能掙那麼多爵位給孩子。嘻嘻,弟弟,你啥時候來啊,姐姐想你了。
後宮的惠妃滿臉驚喜,都笑出了聲兒。
漂亮!
未出世的兒子啊,你干得真漂亮。
母妃被困在這後宮這麼些年,總算是能出去了!
崽,你啥時候來?
母妃指定好好疼愛疼愛你!
“還有襄和公主的孫女•舒雲汐,平陽公主的女兒•舒文安……後面全都得以封王封侯。”
天幕之上,小野開始盤點,隨即打趣道︰“也得虧熙寧一朝地盤大,才能封這麼多。”
天幕之下,听到自家崽的公主們,神色間的激動幾乎隱藏不住。
她們抬眸遙遙望向躺在乾元帝懷中的孩子——
希望!
這就是崛起的希望!
如今誰要是跟熙寧這個太子過不去,那就是跟她們過不去。
她們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想妨礙她們進步的人!
“相較而言,其實雍清帝挺可憐的。”
小野指了指背後的板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治,去民之災,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出自•《禮記•祭法》。”
“當皇帝無非就是文治武功。”
“可是,論文治,熙寧帝一朝已是政通人和的盛世之景;論武功,從乾元帝開始對外擴張,到熙寧帝實現一統,地盤已經被打完了。”
“雍清帝還能干啥?”
“她也只能在熙寧帝禪位給她後,努力搞搞文治,維持一下盛世局面。”
【滿身才華,無處施展。】
【親媽留下來的有︰一水兒的能臣,充足的國庫,天下歸心的穩定局面,廣闊的疆土……】
【論有一個超級牛的親媽和親祖父的好處。】
【這還不好?躺平就贏了。】
【不會真有人以為,想維持這麼大的攤子不亂,不需要腦子吧?不會吧?不會吧?】
【雍清帝能被稱為聖君,是有理由的。經濟文化這兩大板塊真的很強,並且年年在搞科技武器研發……】
【望悉知,守江山很難!!!】
而底下歷代皇帝,听到這話臉色相當微妙。
等會兒。
你是說,上一代皇帝禪位給朕,還給朕留了很多人才和錢,以及一個超大的太平盛世?
是這意思吧?
朕可憐?
朕要是能接手這班子,朕半夜做夢都能笑醒好不好?
哎~
這好事兒,怎麼就沒輪到朕頭上呢?
而歷代太子們,聞言紛紛用期盼又失望的眼神盯著自家在位的老父親——
父皇,禪位考慮一下?
父皇,拓土開疆考慮一下?
父皇,搞錢考慮一下?
您看看人熙寧帝,給她崽留的都是什麼好局面!
您總不能讓兒臣接手個爛攤子吧?
您不能吧?
都是有個皇帝家長,您不能讓兒臣輸得太慘烈吧?
皇帝們︰……
看什麼看?
人家命好,遇到個好娘。
你命不好,攤上朕了。
你要實在嫌棄,這爛攤子朕也不是不能給別人繼承。
“天命在我梁朝啊!”
太平帝頗為歡喜道。
這麼個文武雙全的聖君,出在他梁朝,就該他梁朝興旺!
就是吧……
“朕沒羨慕,朕真的一點兒都不羨慕。”
昭興帝碎碎念著,“雖然朕有個空虛的國庫,雖然朕有個想奪權的妹妹,雖然朕沒有人才來投,但朕是皇帝!”
“朕是皇帝!”
朕!真!的!一!點!都!不!羨!慕!
幼年版•乾元帝略有幾分嫌棄——
吵死了。
能不能安靜點兒?
“你小子……”
想著,昭興帝一把摟住幼年版•乾元帝,“以後好好干知道嗎?”
要不是朕要面子。
朕都想給你當孫子了!
幼年版•乾元帝似是看穿了昭興帝的想法,唇角一扯,似帶著些嘲諷,“父皇亦然。”
還有空在這東想西想?
你自個兒好好干吧。
想想你早死留給我的那些爛攤子,你難道不該反思反思嗎?
昭興帝︰……
沒忍住,他又揉了一把幼年版•乾元帝︰“得,是朕對你不住。朕努努力,行了吧?”
想到之前天幕提到的,他給自家崽留下來的地獄開局。
壞了。
他成反面案例了。
但仔細一想,他父皇也沒給他留下什麼大好局面啊?
瞬間昭興帝就想開了。
他父皇文治不行,戰績倒有不少,折騰得梁朝財政不穩。
不過沒錢歸沒錢,他父皇倒沒虧待百姓,沒逼得百姓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但凡缺錢,就自個兒出去搶。
御駕親征去別人的地盤兒搶,牛馬牲畜、金銀珠寶,打仗打贏了還要朝別人索要巨額賠款。
所以他繼位之後,百姓倒也沒鬧騰。
就是吧……
梁朝在周遭這個名聲,確實算不上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