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神通那都只是外物,真正能代表他是一個菩薩的方法沒有比開壇講法更有說服力了。
若是一個菩薩不談佛法只搞破壞也難怪劉崇父子始終不相信他。
想通此節後方諾才明白自己是本末倒置了。既然劉崇父子不會被他那些神奇的手段嚇到,那他就只好勉為其難的代佛傳法了。
至于佛法該怎麼講?他又懂不懂佛經這完全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
佛家這點東西在他那個世界早就被研究的透透的了。不管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執行層面都不知道高出這個世界多少倍。
身懷chatgpt的他如何會懼怕一個小小的講法?反正倉庫里的時間和現實時間是不互通的,他大可以在倉庫里把要講的東西先強行記下後再出來照本宣科表演一番。
他的換裝秀自然也是靠倉庫完成的。只要他事先在倉庫里把服裝妝容換好後再出來,那麼看在外人眼中就像是突然變裝一樣。
果不其然,當劉崇父子听完方諾這番講解後,他們兩人才真真正正打心底里認可了這位菩薩。
“菩薩,恕弟子愚昧。既然菩薩說做善事不能有掛念,那我們到底是圖啥啊?”終于還是有人問出了在場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對啊。做好事不留名的听過,不求回報的也有。但完全不記掛的還真找不到幾個。一個凡人你做完好事後就算你不圖財物感謝,你也多多少少也要圖一下自己內心的喜悅吧。可菩薩的原話卻告訴他們這屬于住法布施。同樣算不得功德。
菩薩聞言溫和一笑,絲毫沒有對此人的提問而感到不悅和不耐。
只見菩薩右手一揮,他整個人又從男相變回了女相。只不過這次她手中還多出了一本經書。
“持經觀音?”有懂行的僧人和百姓立刻頂禮膜拜,菩薩“三十三應身”果然名不虛傳。
“你的問題世尊在經文都有解答。”說罷她便翻開手中的金剛經念道。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于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當初世尊在講法時,身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也曾向世尊問出了和你一樣的問題。世尊的回答是如果修行者能做到無相布施,那麼他的功德將會無法衡量的大。”
“世尊隨後反問須菩提“你覺得東方虛空可以衡量有多大嗎?”須菩提回答“不行。”世尊又問︰“那南西北方,四面八方再加天上地下能衡量出有多大嗎?”須菩提回答“不行。”世尊最後曰︰“修行者無相布施,他的功德就跟這無盡虛空一樣大到算不出來。””
此話說完,下面有人面露疑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則是滿臉懵懂。顯然這番話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太雲山霧罩了點。完全沒有觸及他們想要的本質。
菩薩見狀也不說話,而是手中突兀的出現了一串銅錢。
“這一貫錢價值幾何?”菩薩問道。
“回菩薩,此乃一千文銅錢。作價一兩白銀。”下面有個商人模樣的人接話道。
菩薩微微頷首指著手中的一串銅錢道︰“有相布施就像這一吊錢,你每做一件善事就好比一枚銅錢,每次做完後你自己就在心中默默記下了一筆和你的心連同這些銅錢串在一起。等做得多了。就串成一貫錢了。你們說說如果有一個人生平做的好事能串滿一貫錢的數量?這個人是不是你們眼中的大善人?”
“那自然是了。一貫錢可是有一千文呢,想要串滿一貫錢豈不是意味著他此生做了一千件善事?這樣的人難道還稱不得一句大善人嗎?”
“是啊是啊。”此人的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合。
菩薩微笑的點了點頭︰“可這樣的功德卻是有數的,錢存夠了你就會想著什麼時候把他取出來花。旁人對你的每一句贊美,每一聲恭維都意味著你又把這筆錢花了出去。有相布施不是沒有功德,而是會像這串銅錢一樣存不住,因為你遲早會把他花出去。”
菩薩這麼一說,一行靈醒的人就反應過來了︰“菩薩,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就算這個人一生都在做善事,可他因為做善事而得到了旁人得不到的口碑和回報?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功德也因為這些無形的小事而被花掉了?”
菩薩欣喜的點了點頭︰“這就是住聲布施。你做好事如果只是為了得到旁人的夸贊,那功德自然會消弭殆盡。”
眾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那無相布施呢?”又有人問道。
菩薩拈指一笑道︰“無相布施就等于是把你的心寄托在這方天地間而不是只串在一根小小的麻繩上。天空有大,宇宙有多廣,你的功德就有多大,這就是師尊所說的‘其福德不可思量’。到了這時功德就不是一個你得到的‘東西’。而是你自身的一種‘狀態’和‘心境’。”
“你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心懷和麻繩一樣大好還是和宇宙一樣大好?這兩種人誰會活的更好?更自在?”
“用你們最通俗的話講。世尊說的那個不可思量的功德指的不是你未來能賺多少錢,能當多大的官,能有多少嬌妻美妾。他指的是在此時此刻當下你的內心就獲得了不可思量的自由,平靜和喜悅。”
“你不會再被別人的反應所束縛,不再為付出和回報的不平等而懊惱,你做只是因為那是你想做,並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做完了就放下。就像鳥兒飛過天空不留下一絲痕跡。”
“以上,才是世尊想要真正轉達給世人的道理。世尊想告訴世人的是一個真正自信的人是來自于不依賴任何外部評價的自我價值感,如果你付出的時候想的都是別人怎麼回報,那你的價值感都會寄托在這些回報上面,如此一來你也將不會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因為你的心被價值所束縛住了。所以有相布施歸根到底他不是功德,就是一筆交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