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大順軍郭升率部攻佔濟南,知府徐榜堅貞不屈,力戰殉國。
十五日,孫承宗率關寧鐵騎,與多爾袞統領的滿清八旗兵于遼寧翁後遭遇,一番激戰後,孫承宗戰死。
遼寧翁後,烏雲沉沉地壓向大地,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慘烈戰事而悲戚。孫承宗身著厚重戰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如炬地注視著前方多爾袞統領的滿清八旗兵。他身後的關寧鐵騎神情肅穆,眼中透著視死如歸的決絕。
戰鼓擂響,如沉雷般在曠野上滾動。孫承宗大喝一聲,揮舞著手中長刀,率先沖向敵陣。關寧鐵騎齊聲吶喊,如洪流般緊隨其後,向著八旗兵猛沖過去。一時間,喊殺聲、馬嘶聲、兵器踫撞聲響徹天地。
孫承宗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舞都帶出一片血花。他如同一頭勇猛的雄獅,在敵陣中左沖右突,所到之處,八旗兵紛紛避讓。然而,八旗兵人數眾多,如潮水般不斷涌來,將孫承宗和關寧鐵騎重重包圍。
孫承宗深知局勢危急,但他毫無懼色,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拼死阻攔清軍,為大乾爭取哪怕一絲生機。他一邊奮力拼殺,一邊高聲呼喊“兒郎們,大乾存亡在此一戰,全力殺敵,為大乾而戰!”關寧鐵騎在他的激勵下,士氣大振,以一當十,與八旗兵展開殊死搏斗。
戰斗愈發激烈,孫承宗的戰甲早已被鮮血染紅,體力也在不斷消耗。但他依然咬緊牙關,頑強戰斗。突然,一名八旗兵趁他不備,從側面揮刀砍來,孫承宗躲避不及,手臂被劃出一道深深的傷口,長刀差點脫手。
然而,孫承宗並未退縮,他用左手緊緊握住長刀,繼續與敵人拼殺。此時,又有幾名八旗兵圍了上來,孫承宗環顧四周,毫無畏懼之色。他深吸一口氣,猛地大喝一聲,再次沖向敵人。一番激戰後,孫承宗身上又多處負傷,雙腿一軟,差點從馬上栽倒。
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意志,死死地抓住韁繩,穩住身形。他望著周圍浴血奮戰的將士,心中滿是悲壯與欣慰。他知道,這場戰斗或許無法取勝,但他們已經盡了全力。
最終,孫承宗在又一次的沖鋒中,被數名八旗兵的長槍刺中。他的身體搖晃了幾下,緩緩地從馬上倒下。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望著天空,口中喃喃道“大乾……”隨後,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孫承宗享年八十二歲,他以高齡之軀,為守護大乾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其忠勇之舉,永載史冊。
孫承宗戰死後,多爾袞當機立斷,下令清軍改變行軍路線,轉而攻打寧遠,意圖從山海關進入關內。
十八日,龍小羽一行來到徐州。
城門前,知州周允和率一眾官員早早等候,神情莊重。見龍小羽現身,周允和疾步趨前,恭敬跪地行禮“陛下一路勞頓,親臨徐州,微臣周允和恭迎聖駕,願陛下聖體安康,國運昌隆!”
龍小羽神色凝重,微微抬手示意周允和起身,目光掃過徐州的城牆與周圍的地勢,不禁感嘆道“徐州自古便是戰略要地,北扼齊魯,南控江淮,更是南京的堅實屏障,此城絕不能失!一旦徐州有失,南京便岌岌可危。周愛卿,朕問你,如今大順軍與滿清皆來勢洶洶,局勢危急,徐州城可做好了防務?”
周允和起身,臉上滿是憂慮,趕忙回稟“陛下,徐州城牆雖堅固,但歷經歲月與過往小規模戰事,部分牆體有所損壞,雖已修補,仍需加強加固。城中糧草,因流民涌入消耗頗大,目前儲備僅夠支撐月余。兵力方面,常規守軍數量尚可,只是軍備陳舊,士兵訓練也有所懈怠,面對強敵,恐難從容應對。百姓們听聞各地戰事,人心惶惶,市面也有些許動蕩。”
龍小羽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傳朕旨意,立刻組織城中工匠與百姓,對城牆進行全面修繕加固,務必做到萬無一失。開倉放糧,安撫百姓,穩定人心。同時,從速籌備軍備,招募青壯擴充兵力,加強訓練,讓士兵們恢復往日戰力。徐州若失,南京危矣,大乾的半壁江山恐將不保,諸位務必全力以赴!”
周允和重重地點頭,語氣堅定“陛下放心,微臣定當殫精竭慮,與徐州軍民同生共死,死守徐州,絕不辜負陛下重托!”
兩日後,龍小羽一行從徐州出發繼續南下。二十一日,劉芳亮領軍攻佔曲阜、濟寧;同日,多爾袞率領八旗軍兵臨寧遠城下,當時留守寧遠的是參將馬科。
馬科站在寧遠城頭,俯瞰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八旗軍,神情嚴肅卻透著堅毅。多爾袞騎在一匹雄健的黑色戰馬上,身著華麗鎧甲,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緩緩靠近寧遠城。他抬頭望向城頭,高聲喊道“馬科!孫承宗已死,大乾氣數將盡,你若投降,我大清必給你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馬科怒目圓睜,大聲回應道“多爾袞,休要在此蠱惑!我馬科深受大乾皇恩,寧死也不會向你們這些韃虜低頭。寧遠城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多爾袞面色一沉,大手一揮,八旗軍迅速開始布陣,擺出攻城之勢。一時間,戰鼓擂動,喊殺聲起,八旗軍推著攻城器械,如潮水般向寧遠城涌來。
馬科迅速轉身,對著身後的將士們大聲疾呼“弟兄們,孫老將軍為了大乾已英勇赴死,我們肩負著守護寧遠、𥕜衛大乾的重任。今日,定要與清軍決一死戰,讓他們知道我們大乾兒郎的厲害!”將士們齊聲吶喊,聲震天地,士氣高漲。
在馬科的激勵下,寧遠城守軍士氣高昂,拼死抵抗。然而,多爾袞所率八旗軍攻勢凌厲,志在必得。
八旗軍的火炮持續轟鳴,一枚枚炮彈如隕石般砸向寧遠城,城牆在劇烈的震動中搖搖欲墜,磚石四處飛濺,不少地方已被炸得千瘡百孔。趁著城牆上硝煙彌漫,八旗軍步兵扛著雲梯,吶喊著涌向城牆。
馬科在城樓上心急如焚,穿梭指揮。“放箭!”他一聲令下,城上頓時箭如雨下,攀爬雲梯的八旗兵紛紛中箭,慘叫著墜落。但八旗軍絲毫不懼,後續士兵迅速補上,繼續奮力攀爬。
“投石車,砸他們的雲梯!”馬科又大聲喊道。巨大的石塊呼嘯著砸向城下的雲梯,有的雲梯被砸得粉碎,可八旗軍迅速又推出新的雲梯。
與此同時,城門方向傳來沉悶而有力的撞擊聲。原來,八旗軍推著巨大的攻城錘,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城門。每一次撞擊,城門都發出令人揪心的嘎吱聲,仿佛在痛苦地呻吟,又似乎下一刻就會不堪重負,轟然倒塌。木屑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地飄落,形勢岌岌可危。
“不好,城門危險,派人支援!”馬科話音剛落,就听見“轟”的一聲巨響,城門在無數次撞擊下,終于轟然倒塌,八旗軍騎兵縱馬揮刀朝著城內瘋狂沖去。
馬科見狀,急忙帶領身邊的親兵,朝著城門方向奔去,試圖堵住缺口。“殺!”馬科怒吼著,率先沖入敵陣。他的長刀上下翻飛,寒光閃爍,所到之處,清軍紛紛落馬。親兵們也不甘示弱,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一時間,刀光劍影,鮮血四濺,喊殺聲震耳欲聾。
但清軍源源不斷地涌入,馬科和他的士兵們漸漸陷入了困境。馬科身上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但他依然奮勇殺敵,毫不退縮。“大乾的兒郎們,死戰到底!”他的聲音因為嘶吼變得沙啞,但卻充滿了力量。
就在這時,一名清軍將領看準時機,舉起長刀,朝著馬科的後背砍去。馬科察覺到背後的動靜,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千鈞一發之際,一名士兵飛身撲來,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這致命的一擊。“不!”馬科悲痛地大喊,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絕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寧遠城的守軍越來越少,而八旗軍卻不斷涌入。馬科知道,寧遠城已經守不住了。他望著周圍浴血奮戰的將士,心中滿是悲壯。“弟兄們,我們盡力了……”他喃喃自語道。
最終,馬科在又一次的沖鋒中,被數名清軍包圍。他奮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被清軍的長槍刺中。他的身體搖晃了幾下,緩緩地倒在地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望著天空,仿佛看到了孫承宗的身影,口中輕聲說道“孫老將軍,我馬科……追隨您來了……”隨後,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寧遠城破,多爾袞騎著馬,緩緩進入城中。他望著這座被戰火洗禮的城市,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然而,他心中也對馬科等大乾將士的英勇抵抗感到一絲敬佩。寧遠城的淪陷,意味著清軍打開了通往山海關的道路,大乾的局勢變得更加危急。
二十三日,龍小羽一行抵達睢寧縣。同一天,多爾袞率領八旗軍到達山海關,此時駐守山海關的是總兵趙應元。而另一邊,李自成則親率大順軍從北京出發,向著山海關奔襲而來。
二十四日,李自成大軍抵達山海關。面對李自成與多爾袞兩路大軍的夾擊,趙應元雖率部頑強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最終力戰身亡,山海關落入敵手。
二十五日,李自成與多爾袞在山海關一片石展開激戰。這一戰,李自成大敗,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他只得倉惶逃回北京。
二十七日,龍小羽一行來到宿遷。
二十八日,李自成狼狽回到北京。就在當天,他迫不及待地在太和殿登基稱帝。
三十日,李自成無奈從北京撤出。隨著李自成撤離,大順軍此前攻陷的河北、山東等地民眾紛紛行動,將大順軍官吏驅趕出去。劉芳亮、劉宗敏、郭升等大順軍將領,也不得不從各自佔領地逃走,準備與李自成會合。至此,河北、山東之地重新回到大乾掌控之中。
五月初二,龍小羽一行抵達泗陽縣。就在同一天,多爾袞帶領八旗軍進入了北京城。
龍小羽在泗陽縣听到這個消息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盡管他已經南遷,但歷史的車輪似乎並未因此而改變方向,依然沿著原來大明的歷史脈絡滾滾向前。
龍小羽不禁思考起南遷後的局勢。清軍南下已是必然,而南京作為日後大乾的國都,能否抵擋住清軍的進攻呢?這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霧之中,前途未卜,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不安。
喜歡病嬌女總裁愛上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病嬌女總裁愛上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