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爬出排水溝,眼前是一排低矮的磚房,窗戶被木板封死,門口掛著“立入禁止”的牌子。
胡天佑打了個手勢,四人分散隱蔽,等待巡邏隊經過。
“那邊。”王鐵梅指向一棟兩層小樓,“像是檔案室。”
突然,磚房內傳出一聲淒厲的慘叫,接著是日語喝罵和鞭打聲。
王鐵梅渾身一顫,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的手槍。
胡天佑急忙按住她,搖頭示意不能輕舉妄動。
巡邏隊走遠後,四人迅速移動到小樓側面。
郭嘉玲熟練地撬開一扇窗戶,眾人魚貫而入。
屋內堆滿文件和標本瓶,福爾馬林氣味嗆得人眼楮發酸。
“分頭找。”胡天佑低聲命令道,“一定要找到他們的行動計劃。”
陸小曼直奔文件櫃,快速翻閱各種實驗報告。
郭嘉玲檢查辦公桌抽屜。
胡天佑和王鐵梅負責警戒。
“天啊……”陸小曼突然捂住嘴,手中文件簌簌發抖,“他們……他們在孕婦身上實驗鼠疫桿菌,記錄胎兒變化……”
王鐵梅奪過文件看了一眼,臉色瞬間慘白。
胡天佑從她顫抖的手中拿回文件,強忍憤怒繼續搜索。
“找到了!”郭嘉玲從抽屜暗格中抽出一份標著“絕密”的文件,“他們計劃三天後在延安投放帶鼠疫桿菌的跳蚤,正好是記者團到達的時間!”
胡天佑迅速瀏覽文件︰“我們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包括照片、樣本……,這樣才能在國際上徹底曝光日本人的險惡用心。”
“樓下是實驗室。”陸小曼指向門口,“應該有菌種保存室。”
四人悄悄下樓,剛走到拐角,突然听到腳步聲。
胡天佑一把將大家拉進旁邊的儲物間,屏住呼吸。
透過門縫,看到一個穿白大褂的中國助手獨自走來,手里拿著記錄本。
等那人走近,胡天佑閃電般出手,將他拖進儲物間,匕首抵住咽喉︰“別出聲!”
出乎意料,那人非但不驚慌,反而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你們終于來了,我是地下黨趙明德,潛伏在這里一年了。”
胡天佑沒有放松警惕︰“你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
趙明德低聲說出三個名字,都是已知犧牲的地下黨員,最後補充道︰“武藤蘭上周傳信說會有人來調查計劃……”
听到武藤蘭的名字,胡天佑稍稍松開匕首︰“她怎麼傳信的?”
“通過防疫部隊的例行通訊,用我們約定的密碼。”趙明德揉了揉脖子,“沒時間多說了,石井四郎昨天已經緊急撤離,他們準備在延安投放跳蚤,同時派特務在供水系統下毒。”
“有證據嗎?”陸小曼急切地問道。
“有!跟我來!”趙明德領著他們穿過一條隱蔽通道,來到地下室,“小心,別出聲,這里有守衛。”
地下室比上面更加陰森恐怖。
兩側是一排排鐵籠,里面關著消瘦不堪的人——有老人、婦女,甚至兒童。
許多人身上布滿可怕的潰瘍和腫塊,眼神空洞地望著來人。
王鐵梅猛地捂住嘴,眼淚奪眶而出。
胡天佑緊緊抓住她的手臂,生怕她一時沖動暴露大家。
“這些是……實驗體,”趙明德聲音哽咽地說道,“每天都有新的被送來,舊的……會被處理掉。”
陸小曼強忍淚水,快速拍攝照片,郭嘉玲收集著散落的實驗記錄,胡天佑則警惕地警戒著。
突然,最里面的一個小女孩伸出手,虛弱地喊著︰“叔叔……救救我。”
王鐵梅再也忍不住,掙脫胡天佑的手沖過去︰“別怕,我們……”
“站住!什麼人?”一聲厲喝從身後傳來。
兩名日軍守衛持槍沖了過來!
胡天佑當機立斷,匕首飛出,正中一名守衛咽喉。
同時趙明德撲向另一名守衛,兩人扭打在一起。
守衛的槍走火,刺耳的槍聲在密閉空間回蕩。
“警報要響了!快走!”趙明德喘著氣爬起來,“我知道另一條路!”
“不能丟下他們!”王鐵梅指著籠子里的人,尤其是那些孩子。
胡天佑陷入兩難,救人是道義,但會危及任務和所有人的性命。
槍聲已經驚動整個基地,遠處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日語喊叫聲。
“趙同志,帶她們三個和證據先走!”胡天佑做出決定,“我留下來救人!”
“不行!”王鐵梅厲聲拒絕,“要麼一起走,要麼一起留!”
陸小曼突然從實驗台上拿起一串鑰匙︰“沒時間爭論了!嘉玲,幫我把籠子都打開!趙同志,帶路!”
趙明德一咬牙︰“跟我來!”
眾人迅速打開所有牢籠,攙扶還能走動的囚犯,抱起孩子。
警報聲響徹整個基地,探照燈的光柱四處掃射。
“這邊!”趙明德領著大家穿過一條狹窄的管道,來到基地外圍的一個隱蔽出口,“出去後往東走,有片樹林……”
話音未落,一隊日軍沖了過來!
趙明德猛地推開眾人︰“你們走!我來掩護!”
激烈的交火中,趙明德身中數彈,但仍堅持射擊,為眾人爭取時間。
胡天佑拉著王鐵梅,帶領幸存者沖入夜色中。
陸小曼和郭嘉玲各背著一個孩子,緊隨其後。
“分頭走!”胡天佑下令道,“按計劃在磚窯匯合!”
陸小曼和郭嘉玲帶著大部分幸存者向東南方向撤離。
胡天佑和王鐵梅則帶著三個孩子向東北方跑去,故意制造動靜吸引追兵。
日軍果然被引了過來,子彈呼嘯著從耳邊飛過。
一個孩子嚇得哭出聲,王鐵梅一把抱起他,繼續狂奔。
胡天佑斷後,用手槍還擊,延緩追兵速度。
“前面有河!”王鐵梅大喊,“過了河就安全了!”
他們沖到河邊,卻發現橋梁有日軍把守。
胡天佑環顧四周,發現一段被炸毀的橋墩︰“游過去!”
冰冷的河水刺骨般寒冷。
胡天佑一手抱著最小的孩子,一手劃水。
王鐵梅帶著另外兩個孩子緊隨其後。
子彈打入水中,激起一道道水花。
終于到達對岸,三個人濕漉漉地爬上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