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第1713章 分別去逃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沐軼 本章︰第1713章 分別去逃荒

    可哪里有什麼救援?村里的人一個接著一個死去,很多人逃離了村子去逃荒找活路去。

    一個月之後,阿道夫把柴棚的門打開了,他的父親病死在了柴棚里,而他的母親和二姐熬過來了。

    阿道夫跟兩人商議,準備離開村子逃荒去。

    倒不是阿道夫沒主見,他想听听家人的意見,集思廣益。沒找到合適的地方逃荒,盲目上路很可能會走錯方向,而無法獲救。

    在恆河大洪水來的時候,他跟他哥兩個人尋找了不同的逃生方向,結果他哥找錯了方向,找了一處懸崖,沒能爬上河床,死在了洪水里。

    他和他姐找對了方向,逃出了洪水才活命下來。

    現在逃荒也是這樣的,哪個地方有吃的,能讓他們活下去,這個判斷是非常關鍵的,找對了就有活的希望,找錯了就只有死。

    村里的很多人都選擇了京城,那里是國王住的地方,一定會有糧食,還有很多大戶人家,他們其中肯定有心地善良的,願意拿出糧食來拯救他們這些可憐的窮人。

    災民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十有八九都選擇了前往京城。

    阿道夫沒有這麼想,就算京城有糧食,就算有心地善良的富豪願意幫助他們,但大家都去了,那里將人滿為患,又有多少糧食救濟他們?又有多少個富豪能給他們提供幫助?

    他對周邊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也曾與村里的人商議,听他們的想法,除了前往京城逃荒的人之外,還有很多人選擇前往孟加拉,那里也是印度半島最重要的糧倉。

    半島大約四分之一的糧食產自那里,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前往孟加拉。

    但是同樣道理,都知道那是半島的糧倉,所以前往那個地方的災民肯定數量也非常多,也未必能夠找到吃的。

    往西通往伽色尼王朝的邊境已經被封鎖,山口已經被伽色尼王朝重兵把守,阻止來自印度大陸的難民進入伽色尼王朝。

    除了山口之外,遼闊的沙漠,高聳的雪山阻礙了難民逃生的路,通往中亞的道路只此一條。

    而北邊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那是茫茫的喜馬拉雅山脈,人煙罕見,而且氣候奇寒,海拔太高,上面行走都困難。

    沒有人煙的地方,到哪去找救濟?總不能一直吃樹皮草根,那人活不了多久就得死。

    在分析了周邊情況之後,就只剩下南邊,阿道夫覺得可以選擇。

    但是南邊幾乎所有的王國都封鎖了邊境,不讓來自于昌德拉斯的災民進入。

    以前他們可以從昌德拉斯購買糧食,而現在昌德拉斯的糧食全都毀于洪水。

    在此之前,一年的旱災已經讓糧食大量減產,再往前一年,他們的存糧又全換成了紙幣,用來購買了他們渴望得到的各類生產生活用品乃至奢侈品。

    所以在洪水來臨之前,昌德拉斯早已經不再是半島的糧倉了,他們糧食甚至于比其他的王朝都要少,再加上這次的洪水摧毀了剩下的糧倉,那里便成為人間地獄。

    大量的災民四下奔逃,逃荒要飯,以前還稱兄道弟的王朝此刻翻臉不認人,不讓災民進入邊境,敢闖者一律殺,不少災民死在了邊境上,就因為想偷渡進入其他王朝的地界。

    因此阿道夫選擇了一條在其他人看來不可理解,也很少有人去走的一條求生之路,那就是往西北進入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地處西藏阿里。

    在統一的吐蕃分崩離析,青藏高原分解成為若干個地方政權之後,其中有一支王室名叫吉德尼瑪袞的,在王權爭斗中失敗,帶著族人一路逃到了阿里地區,娶了當地頭人女兒為妻,建立了政權。

    這位後藏王去世的時候,將他的統治疆土一分為三,給了他的三個兒子。

    其中第三個兒子德祖袞統治的地區就是古格王朝。

    在這里可謂全民信仰佛教。

    印度一位高僧阿底峽在一百年前曾經來到這里宣講佛教,得到古格王朝國王和全體藏民信眾的盛情接待。

    在國王大力推動下,藏傳佛教在阿里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並且使得藏傳佛教在此發揚光大,便創立了噶當派。

    在三四百年以後,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宗教改革者宗喀巴大師,就是在噶當派的基礎上,創立了格魯派,成為後世的黃教,因為他們戴著黃色的僧帽。

    古格王朝地廣人稀,人口沒有超過百萬,而且主要集中在札達象泉河流域,這里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農業技術,出產的糧食青稞足以養活這百萬人口。

    他們並沒有常備軍,除了國王擁有少量的親兵之外,實行的是全民皆兵,戰時為兵,平時為農,牧人放牧,農人農耕。

    由于地處蒼涼的世界屋脊,海拔太高,其他王朝對這兒幾乎沒有什麼興趣,因此除了他們吐蕃王室內部戰爭曾經讓這兒掀起過刀兵之外,已經很多年沒有刀光劍影了。

    所以,在這里可以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阿道夫曾經去過一趟古格王朝,知道那里的人對外來的人非常歡迎,因為他們的人口太少了。

    由于信奉佛教,他們與世無爭,又不願意對外征戰,所以過著世外桃源的日子,到那里去避難再適合不過。

    在他們這個時代還沒有高海拔缺氧之說,只覺得那地方比較辛苦。

    但逃荒的時候就顧不得了,他把他的想法告訴了母親和姐姐。

    母親卻搖頭,母親信奉的是印度教,實際上阿道夫也是,讓他去一個佛教昌盛,全民信佛的地方過日子,她不願意,光是宗教信仰就會有強烈的沖突。

    何況听說那地方非常艱苦,只要運動就會呼吸困難,好像有什麼禁錮似的,因此說什麼都不願意跟兒子去古格王朝。

    她選擇的是孟加拉,她要沿著恆河流域,坐著船漂流到下游,然後再步行去那里。

    那里是印度的另一座糧倉,應該能找到吃的。

    只是特大洪水發生之後,很多人逃出去了,卻還沒見到一個人回來的,所以去往孟加拉的逃荒的人到底怎麼樣,沒有人知道,這個時代的消息太閉塞。

    既然阿道夫說服不了他的母親,那就只有分道揚鑣了,就跟當初一樣。

    母親經歷了上次的事情之後,她也沒有再想著跟著這絕情的兒子走,她兒子能拋棄她第一次,關鍵時刻她相信兒子還是會把她拋棄掉的,那還不如自己去尋找活路吧。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1713章 分別去逃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1713章 分別去逃荒並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