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第1712章 無處買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沐軼 本章︰第1712章 無處買糧

    阿母表情訕訕的,她可沒阿道夫臉皮那麼厚。

    當初她毅然決然把無法行動的丈夫拋棄在了工地,跟著兒子逃走,如今丈夫回來,還帶著一艘小船。

    她拋棄了丈夫,丈夫卻劃船來救了他們,這種打臉還是讓她感覺到有些不是滋味的。

    更何況丈夫船上還有糧食,不過他們也撈了一些糧食了,反倒是阿母啥都沒有貢獻,也就不罵子女多不孝順。

    阿父問起二兒子,得知已經死于洪水,一家人此刻表情才多少有些黯然。

    離開了危險的境地,人也就逐漸回歸了本心。

    他們略微休整之後,一家人上了小船,劃著船沿著洪水漂流而下。

    一路上又撈了些東西,甚至還撈到了一頭淹死後泡得都開始腐爛的獐子,這下有食物了,他們餓得連同類都吃,又怎麼會在意腐爛的動物尸體。

    靠著這只獐子在漂流了十多天之後,他們終于回到了他們的在恆河邊的家鄉。這里距離王朝的都城克久拉霍已經不遠了。

    他們回到村子的時候,洪水已經退下去不少了,村子以及四周的耕地全都成了一片狼藉,洪水摧毀了一切,沖走了村子里不少的房屋。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原本是郁郁蔥蔥的糧食和經濟作物,此刻只剩下一地垃圾,找不到一顆糧了。

    倒是還有高處小山上栽種的茶葉棉花之類的,還有一小部分因為地勢高沒有被洪水沖毀,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把這個東西賣給大宋就能換到錢,就能從大宋的米行購買糧食。

    反正大宋對茶葉不挑,什麼樣的茶都收,只是給錢多少而已。

    所以這些茶葉應該還是能賣出價錢的,大宋收茶葉的價簡直不要太讓他們心動了。

    雖然王朝拼命的宣傳大宋的惡毒,對王朝的盤剝,但是任何一個王朝的普通百姓心里都很清楚,沒有大宋就沒有他們幸福生活,美好的現在。

    可這一切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恆河洪水毀掉了,村子里還來了不少逃難的災民,他們留在了村子里,希望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村里消息閉塞,還以為剩下的茶葉能賣出價換取糧食,可是很快消息便在村子里傳開了,他們的夢想破滅了。

    阿道夫也听到了這消息,他焦急的跑回家,喘著粗氣對父母和姐姐說道︰“不好了,听說京城里大宋的茶葉鋪、米行啥的全關門了,城里連一個宋人都沒有。

    之前京城里國王下令抓捕宋人,後來趁著大法師講經造成近千人死亡的踩踏事件的混亂,大宋的特戰隊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所有宋人全都解救出來,並轉移出了京城,並帶著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回到了大宋控制的印度河流域。

    那之後整個王朝就幾乎見不到宋人了,而發生這一切的時候,阿道夫一家人已經被抓丁去挖掘堰塞湖去了,消息閉塞,一去大半年,自然不知道這些發生的事。

    他們還以為離得不遠的京城仍舊滿大街都是宋人的商鋪,都是收棉花、茶葉、甘蔗的宋人的加工廠,他們的茶葉依舊像以前那樣,不管質量有多差,送去就能賣掉。

    而現在別說他們這種最次一等的茶葉了,就算上好的新茶也沒地方賣了,因為大宋商鋪都關門了,所有宋人及其家屬都被大宋特戰隊營救走了。

    沒有了宋人和他們的商鋪,他們的茶葉、棉花、甘蔗能賣給誰呢?

    沒有受災的少量經濟作物就算有了收成,也找不到買家。

    甘蔗之類的還能勉強算得上食物,棉花和茶葉又如何拿來吃呢?茶葉可以當野菜,棉花卻是沒法吃的。

    而現在阿道夫和所有恆河兩岸的百姓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他們沒糧了,所有的糧站全都關門了。

    倒不是這些人打算囤積糧食,而是他們真的沒糧食賣了。

    在大洪水出現之前,恆河流域糧食不值錢,沒有誰願意在家中囤積大量的糧食。

    就算是專門賣糧的糧站,也不願意囤積大量的糧食,新糧比陳糧價格差不多,又何必把糧食存放起來,反正只要有錢,哪里都能買得到糧食。

    以至于這些米行本身倉庫里就沒多少糧食存儲,基本上都是低價收購當年的新糧,然後轉手就賣掉。

    在大洪水出現的時候,恆河平原成了一片汪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米行倉庫全都毀于洪水之中,糧食被水沖走了。

    少量建在高處的糧站還有些余糧,但是饑民太多了,發瘋一樣的饑民在發現他們面臨餓肚子的時候,糧站成為他們優先搶奪的目標。

    開始還是用錢采購,當買不到時便開始搶。

    等到阿道夫他們回到村子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家糧站還能找到糧食。

    沒有了糧食,那糧站開門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們從河里打撈上來的東西早就吃光了,阿道夫一家商量以後的生計,好在他們的田地里還有一些茶葉,可以煮爛了做成茶葉餅,當野菜用能充饑,但是堅持不了多久。

    洪水過後滿地狼藉,尸體到處都是,大部分是人的尸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恆河流域是整個印度半島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這里是古印度的糧倉,有三分之一的糧食來自于這,孕育了數千萬人口。

    在這場洪水中,很多人被淹死了,他們的尸體在洪水退走之後,便留在了滿地狼藉的淤泥之中,在熾熱高溫下很快便腐爛,整個大地彌漫著可怕的惡臭。

    開始還有一些僧侶組織百姓掩埋尸體,可很快這些有道高僧們也放棄了這沒有多少作用的舉動,因為尸體太多了,根本埋不過來。

    最主要一點,他們請人埋尸體,就算不給錢也得給吃的,不然誰會听他們的,而寺廟的糧食是有限的,拿出來給埋尸體的百姓,那麼僧眾就要餓肚子,僧眾自然不干。

    主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讓自己的人餓肚子,去拯救別人。

    瘟疫開始流行,酷熱的高溫,洪水過後的垃圾,無數的尸體腐爛,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不形成瘟疫才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是千古不變的規律。

    阿道夫的父母和大姐都染上了瘟疫,就在他們還沒有決定該去哪尋找未來的時候,家人便病倒了。

    當阿道夫知道瘟疫開始流行的時候,他做的決定就是把病倒的父母和大姐關在了一個柴棚里,上了鎖。

    每天只把茶餅和水塞進去就不管了,無論父母大姐在柴房里如何哀求。

    而他一個人靠家里的茶葉充饑,等待著救援。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1712章 無處買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1712章 無處買糧並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