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就到了過年,由于提前跟老百姓打過招呼,今年發的都是吃食,所以百姓們領到吃食後並沒有失望。
反而喜氣洋洋,滿心歡喜。
“去年發棉衣,今年發零食,有吃有穿,這日子好的很啊!”
“這叫啥花生的果子還挺好吃的。”
“這什麼葵也好吃,比南瓜米好吃,還好剝。”
“這叫向兒葵,城里人喊的瓜子,城里人過年都吃這個。”
“那這麼說,我們也是城里人了?”
“耶,你這個想法嗯是要得哦!比我還敢想。”
……………
百姓們兜里揣著瓜子,到處溜達串門。
其實每人分的東西並不多,一人就二兩瓜子,一兩花生,一小根甘蔗。
但耐不住百姓們吃的慢,節省啊,一小把瓜子都能嗑上一天。
所以就足足吃了十多天才吃完,一些非常節省的家庭還存下一多半的瓜子,想著平時吃或者招待客人。
1971年,巴中再次陷入瘋狂基建狀態。
修工廠,修學校,修路。
大搞建設的同時生產也沒有落下。
水稻總產量增長率依然過了10個百分點,其他糧食產量增幅略小,但也突破了8個百分點。
然後就是各類牲畜出欄總量增長了三成,營收超過五百萬。
其次就是各類副食品,手工業品的產值再創新高,比去年增長了六成,突破一千五百萬大關。
最後就是重工業產品和礦產資源,巴中去年重工業產品總量實現爆發式增長,在去年的基礎上足足翻了一倍,礦產資源稍微遜色一些,但也增長了一半。
所以,1971年,巴中gdp再創新高,突破七千五百萬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巴中的農機廠在李豐和巴中學院一眾教授,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其生產的機械性能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所以,去年農機廠給巴中配了一大批農用機械。
主要就是脫粒機,抽水泵這兩種。
其他機械就生產的不多,比如耕地機,巴中現在有不少耕牛,農村勞動力也勉強夠用。
所以生產耕地機的用處不太大。
但再過幾年,巴中農村的勞動力大批進入工廠,到時候就需要生產很多耕地機了。
另外巴中造車廠也在九月份正式投產。
生產出巴中第一台卡車,當然發動機還是從外面采購的。
但每輛車也能便宜不少錢,所以去年就一口氣生產了三十台卡車。
後面因為農業運輸需要,還生產了一百輛小型拖拉機。
當然不是生產不出大型拖拉機,而是小型就夠用了。
有個車頭拉,後面瘋狂往上加重量就行,為了節約油料,百姓們硬生生把拖拉機開成了無軌道的火車。
拖拉機都有勁,巴中產的拖拉機主打一個耐造,所以百姓們就可勁折騰。
這個時候也沒交警,不然也不敢這麼干。
李豐知道後也只是笑著搖搖頭,叮囑百姓們注意安全,東西摔了沒事,人別摔著了。
另外就是巴山銀行,吸儲能力幾年內持續上漲。
百姓們手里有錢,也對巴中的未來充滿信心,所以就都把錢存到了銀行。
最關鍵地是,六月份的時候,隔壁城市和巴中接壤的公社有幾個混混听說巴中人掙大錢了。
半夜持槍跑到生產大隊大隊長家搶劫公款,可這些錢都是巴中人辛辛苦苦掙來的,打死都不說錢放在哪的。
所以那伙歹徒一氣之下直接開了槍。
血腥令人發指的慘案讓李豐等人憤怒不已,見隔壁市還要找什麼狗屁證據。李豐一氣之下直接搖來軍隊沖到隔壁市將人揪了出來,拖在汽車後面拖回巴中公開處刑。
為這事,還得罪了新任蜀川省委第一書記,他不止一次公開指責李豐辦事不講規矩,無法無天。
但李豐後面拿到那伙歹徒的口供,所以他也不能把李豐怎麼樣。
頂多說李豐辦事沒規矩,可李豐並不後悔。
不過雖然凶手繩之以法,但巴中人還是心有余悸。
所以紛紛把錢存到了銀行,生怕又有人見財起意入室搶劫。
他們存了錢之後還到處說,不少人還把存折到處給人看,就是想證明,他們真得把錢存到銀行去了。
所以,現在巴中八成的現金都在政府手里。
與此同時,巴中的街道又寬闊平整了不少,巴中街道兩旁也多了一些商鋪。
雖然都是國有的,但也能滿足百姓們的日常所需。
巴中學院架構也更加完善,老師的數量也擴充了一倍。
最為重要的是,巴中學院已經擴建到一百多畝,教學和各種工作也邁入正軌。
後面兩年,巴中繼續飛速發展,不少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巴中連路都找不到了。
到1973年底,巴中gdp正式突破一億大關,人均gdp突破五十元。
雖然增長飛速,但和其他城市和地區仍有不小差距。
全國人均gdp突破三百元,而蜀川總gdp也達到一百億。
所以目前巴中雖然看似發展得還不錯,但還遠遠落後于平均值。
巴中在發展,其他地方也在發展,只是有快慢的區別。
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巴中人均gdp不出五年就能趕上全國平均值。
但問題是,三年後國家就會邁入飛速發展期。
到時候,地理位置更好的城市就能吸引到更多資金和企業。
巴中想追趕可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要修鐵路,通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