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村莊叫清泉村。村子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邊住著一位叫阿巧的姑娘,她和爹爹靠種豆子為生。每年秋天,阿巧家的院子里都會堆滿圓滾滾的黃澄澄的豆子,她最喜歡坐在院子里,一邊挑揀豆子,一邊听爹爹講古老的故事。
這天,隔壁的王婆婆來串門,看著滿院的豆子直嘆氣“阿巧她爹,今年豆子收成好,可總這麼賣也換不來幾個錢。你們就沒想過把豆子做成別的吃食?”爹爹撓撓頭“能做成啥呀?頂多磨成豆漿,可豆漿放久了就壞。”阿巧歪著頭想了想“要不我們把豆漿煮得稠稠的,說不定能變成新東西?”
第二天一早,阿巧和爹爹就忙活起來。爹爹把豆子泡在大木盆里,阿巧則把石磨擦洗得干干淨淨。“嘩啦啦”,泡脹的豆子倒進石磨,阿巧推著磨盤,爹爹往磨眼里添豆子,雪白的豆漿“咕嚕咕嚕”流進木桶里。看著滿滿一桶豆漿,阿巧興奮地說“爹爹,我們把豆漿倒進鍋里煮!”
可沒想到,豆漿剛煮開,鍋里就泛起了好多泡泡,還“噗噗”地往外溢。阿巧手忙腳亂地用勺子舀泡泡,一不小心,放在灶台邊的石膏罐被踫倒了,幾塊石膏“撲通”掉進了豆漿鍋里。“哎呀!”阿巧急得直跺腳,“這下全完了,豆漿不能喝了!”爹爹嘆了口氣,安慰她說“別難過,咱們重新磨豆漿。”
兩人收拾好灶台,準備再磨豆子。這時,阿巧突然發現,剛才掉進石膏的那鍋豆漿,竟然變成了白白嫩嫩的東西!它看起來像雲朵一樣軟乎乎的,用勺子一挖,還能整塊兒舀起來。阿巧嘗了一小口,眼楮一下子亮了“爹爹,快嘗嘗!又滑又嫩,一點也不苦!”爹爹半信半疑地嘗了嘗,驚訝地說“真奇怪,這東西比豆漿好吃多了!可它到底是啥?”
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傳開了。鄰居們都跑來看稀奇,李大叔摸著胡子說“這白白軟軟的東西,看著倒像塊白玉呢!”王婆婆笑著說“阿巧真聰明,這肯定是老天爺送給咱們的寶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可誰也說不出這東西該叫啥。
阿巧想了想說“它是用豆子做的,又像豆腐塊一樣,不如就叫‘豆腐’吧!”大家都覺得這個名字好,從那以後,“豆腐”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可是新問題又來了。豆腐雖然好吃,但太軟了,不好保存和運輸。阿巧和爹爹又開始琢磨。有一天,阿巧看見爹爹在給木桶箍鐵圈,突然有了主意“爹爹,我們做個木框,把豆腐放進去,再用重物壓一壓,是不是就能讓豆腐變硬些?”
說干就干!爹爹找來木板,做成一個方方正正的木框,在底部鋪上干淨的紗布。阿巧把做好的豆腐舀進木框,蓋上紗布,又在上面壓了一塊大石頭。過了半天,掀開紗布一看,豆腐變得結結實實,形狀方方正正的,再也不像之前那樣軟塌塌了。
這下,清泉村的豆腐更出名了。附近村子的人都來買豆腐,阿巧還教大家用豆腐做菜。有人把豆腐切成小塊,煎得金黃;有人用白菜炖豆腐,湯汁鮮美;還有人把豆腐做成麻辣鮮香的小菜。
有一回,一個商人路過清泉村,嘗了阿巧做的豆腐後贊不絕口“這豆腐口感嫩滑,味道鮮美,要是賣到城里,肯定大受歡迎!”商人帶著阿巧做的豆腐去了城里,果然,豆腐一下子就成了城里人的新寵。
慢慢地,做豆腐的手藝從清泉村傳到了四面八方。每當有人問起,大家都會說“這是一個叫阿巧的姑娘,在一次意外中發現的美食。”而在清泉村,阿巧和爹爹依然每天磨豆子、做豆腐,他們的院子里,總是飄著濃濃的豆香,就像他們的故事一樣,溫暖又悠長。
喜歡兒童睡前小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兒童睡前小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