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卿!”
“學士大人批了?”
相仿的時辰。
同樣的一張椅子。
不同的報紙。
淳峰都已經無比習慣了,稍得安閑,品呷一口鯨卿帶來的上好茶水,一覽今兒的嶄新報紙。
首要自然是《大楚日報》、《京城日報》,不需要多做打听,便可知曉天下間發生的些許大事,還有京城內外的事情。
否則。
自己唯有多和同僚中的一些消息靈通者打听了,亦或者從文字不多的邸報上瀏覽了。
同以前相比。
報紙甚好。
鯨卿!
鯨卿回來了。
察覺熟悉的腳步聲,淳峰抬手,便是看到一位熟悉的俊俏人兒手持一份文書歸來。
不是鯨卿又是誰。
鯨卿似乎愈發俊美了,個頭身量比起去歲又長高了一些,更為神采英拔,更為勃勃風姿。
別的先不說,以鯨卿近些年來進獻之物,史書上都要留下一筆的,介紹鯨卿的時候,肯定要有一句︰姿儀秀整,風神俊朗!
俊美之人,多年來也見過不少。
那個李樂山,如今的長樂駙馬,自己就見過多次。
其人的形貌也當得俊逸非凡,然則,同鯨卿的一身氣韻相比,又多有不同。
不同在何?
欲要多想,不由……搖搖頭,將雜念散去了,那些事情多無聊,也多無趣。
還是繼續看報紙吧。
鯨卿!
去請假了。
所為是接下來恭王府恭王世子的姻親大事,以鯨卿和那位世子的交情,請假前往,自然之事。
儐相!
不是輕便之事。
以鯨卿之力,自然不為難。
姻親!
鯨卿還沒有姻親呢。
還真是……,令人無話可說。
“哈哈,自然批復了。”
“忠岳兄,過兩日,小王爺大事的時候,你也去吃酒!”
“到時候去的人不少,翰林院定然也有不少人的,忠岳兄你不會孤單。”
“……”
秦鐘大笑。
揚了揚手中的文書,請假自然是要正式手續的,盡管說一聲也行,畢竟不能太無禮。
何況,些許筆墨的事情。
小王爺的大事,沒有幾日了。
自己當準備好充分的時間。
“我也去?”
“不了,不了!”
“我就不湊那個熱鬧了。”
“我和恭王府沒有什麼交情,雖說前往也行,畢竟不太合適。”
“若然是鯨卿你姻親大事,那時,就算沒有時間,也要擠出一些時間。”
淳峰擺擺手。
鯨卿好意,自己心領了。
恭王府大事,到時候京城內外前往之人肯定不會少,以恭王爺的權勢地位,都是可以想象的。
那日。
前去的人絕對不可數。
多年來,恭王爺也有兼領翰林院的差事,翰林院自然會有不少人前往,自己也去?
沒必要!
那里雖說熱鬧,可……京城繁鬧的地方還有許多許多。
“你啊……,我是服了你了。”
“今兒的報紙上可有什麼大事?”
淳峰又開始了。
其所言固然道理,實則,前往也是無礙的,也不會讓人多想的,畢竟喜樂之事。
尤其,近一二年,隨著小王爺步入通政使司,恭王爺隱隱有歸退之勢,踫上這等喜事,官員們前往,也不會有不長眼的科道官為事。
當然。
一切都看淳峰自己。
果然不前往,期時,當派人給淳峰送過去一些上好的酒水,也一得其樂。
話語間,行至案幾旁,將手中的文書落于抽屜內。
“大事?”
“還真有!”
“還是直隸之地發生的事情,是關于攤丁入畝的!”
“我有想到此項國策落入各省各地會遇到阻礙,卻沒想到直隸都有人這樣做!”
“報紙所載,根據廉訪使暗查所言,直隸不少地方,為了反對攤丁入畝之事,多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小手段。”
“有些人私自篡改土地賬冊,隱瞞實際擁有的土地。”
“還有一些人和衙門胥吏之人勾結,讓那些人丈量田畝的時候,盡可能的少書錄一些。”
“還有一些人,竟然派人散布流言,說著國朝落下的這道策略,對于庶民百姓有相當大的危害。”
“以後,那些百姓每一年要上繳更多的銀子,要上繳更多的錢糧!”
“這樣的事情在直隸都有出現,遠離直隸的天下各省,怕是更多!”
“真真是可惡之人。”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如何對庶民百姓有害了?如何需要每歲上繳更多的錢糧財貨了?”
“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直隸之地,就在天子腳下,還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鯨卿,你說是否大事?”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讓普通人家的負擔更小,每歲上繳的錢糧更少,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
“不外乎一些地方豪強大戶人家的反對!”
“……”
大事?
當然有!
除了娛樂日報上的事情,其余事情,在自己看來都非小事,都可稱得上是大事。
記得鯨卿以前還說過,凡是涉及庶民百姓的事情,就沒有大事、小事之分。
看似小事,若是不予理會,也許就成了大事。
看似大事,未必不是之前忽略的一件件小事所組成。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
是裨益天下萬民的大事!
那樣的事情,會遇到一些阻礙,在意料之中,卻沒有想到……直隸之地都有人鼓搗小動作?
是真的嫌棄命太長了?
還是覺得有一些莫名的勇氣和底氣?
先前鯨卿不在這里,自己看著那些消息,想說沒處說,此刻言語,一身怒氣不自覺浮生。
指著手中報紙的一處版面,恨恨道。
如何會有那般無恥之人?
如何會有那般該殺之人?
“攤丁入畝!”
“直隸之地的反對?”
“……”
“我瞧瞧!”
秦鐘一怔,直隸之地的事情?關聯攤丁入畝?听著淳峰所言的那些巨細情形,俊逸的眉目挑起。
以前。
國朝的地稅和丁稅是分開的,都是有一定標準的。
是以,對于佔有土地很多的地主紳衿人家而言,地稅不為大礙,人丁稅更是九牛一毛。
對于廣大少地以及無地的民眾百姓而言,地稅就是一個負擔了,倘若家里人丁再多一些,負擔就更重了。
以至于有些時候,那些貧苦人家不得不變賣田畝房屋上交賦稅,久而久之,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而今。
地丁合一,攤丁入畝!
則是地稅、丁稅合一。
以後不看人頭稅了,不按照丁稅來收了。
而是按照土地來收。
將丁稅融入地稅之中了。
簡言之,擁有的土地越多,需要上交的賦稅越多,反之,沒有土地,就不用交了,一點點土地,也交不了多少。
這樣的國策行之,對于庶民百姓無疑是利好的。
對于那些豪富大戶、紳衿人家,則是需要付出更多的錢財,土地越多,付出的越多。
他們自然是不願意的。
故而,有預料到他們會有阻攔、阻礙、反對,現在……直隸各地都有人跳出來了?
皺眉之,行進數步,從淳峰手中接過報紙。
美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