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之事,我倒是想要做成一首歡快喜慶的曲子,奈何……二人的結局就是悲涼的。”
“妹妹寬心。”
“……”
從小刺頭晴雯手中接過一杯茶水,輕嗅之,是碧螺春,輕呷一口,滋味剛剛好。
看向小姑娘,不由一笑。
小姑娘入戲挺深,還不是一個人,一個個都這麼入戲的,嗯,別的不說……,這首曲子……還是成功的。
“鐘哥兒!”
“……”
林黛玉嗔語,白了某人一眼。
由著某人的趣言,此刻心中舒緩許多,思緒也從剛才的暢想中抽出。
語落,亦是接過一杯茶,握在手中,並未著急品用。
“鐘哥兒,不如你今兒再做一首格調歡快的曲子如何?”
“大正月的,這首梁祝若是刻印在報紙上,似乎不太合適。”
繼而,小姑娘抿嘴一笑,仍為晶瑩的雙眸眨了眨,看向某人,給出一個建言。
“秦公子,我覺林姐姐所言有些道理。”
“今兒秦公子難得閑暇,不如再做一首?”
一語清脆,從林黛玉身側而起。
邢岫煙品著茶水,順著林姐姐的目光,也是看過去。
秦公子。
真真才學。
真真才學之人。
真不知道剛才的曲子……秦公子是如何做出來的,梁祝的話本故事,小時候自己就知道了。
甦州府的時候,戲台上還經常有梁祝的戲文。
如今一听秦公子作的這首曲子,彼此踫撞一處,令人心緒大動,令人心神浸之。
不自覺落于梁祝之中,想著梁祝之事,想著梁祝的難得,想著梁祝的結局,想著那兩只蝴蝶翩翩飛舞。
最後消失不見!
秦公子,真真才學。
從翰林院封印到現在,秦公子作了好多好多曲子的,每一首都那般獨到。
昨兒城外游玩,自己也去了。
白石書院!
男子讀書的書院,自己第一次踏足,難得踏足其中,興致一覽男子讀書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
途中提及梁祝之事,祝英台當初就是在書院待了三年,和梁山伯待了三年。
成就緣分。
秦公子也被相托作一首曲子。
一夜的時間,就作出來了,雖說還沒有徹底圓融,曲韻已然無比相合。
她們在這里听著尚且如此,如若落于京城之內,估計會有更多人傷心、垂淚的。
“嘻嘻,鐘哥兒才學斗量,一首曲子……探囊取物!”
清眸直盯盯的看向一人,三姐俏臉微紅,眉眼彎月含笑。
上元節前的空閑不少,雖說百草廳的事情也有一些,處理起來很容易。
能和鐘哥兒一處說說話,喝喝茶,更好的享受。
“哈哈哈,你們倒是有興致了。”
“倒也不是不可以。”
“起碼要有一個題目才行,有規矩,才能畫出方圓,無規矩,那就萬千了。”
“……”
“今兒的天候不錯,算著天候,雨雪寒冬還沒有徹底過去,說不準過兩日又要下大雪了。”
“……”
放下手中茶盞,秦鐘看向一個個小姑娘,暢然開懷。
別說!
閑暇之日,和一個個香軟的小姑娘在一塊聊天喝茶,感覺還是不錯的。
如果林黛玉和邢岫煙不在這里,那……就會更加自在了。
更可一品香香軟軟了。
踱步至護欄前,眺望極遠處的虛空所在,白雲點點,萬里多晴,今兒是好天氣。
明兒就不好說了。
“嘻嘻,若說立下規矩,不如還是梁祝吧。”
“梁祝的結局是不好的。”
“但……梁祝的其余諸事,還是有歡快的,梁山伯和祝英台還是有開心的。”
“鐘哥兒,你說……你說祝英台的爹娘為何不同意梁山伯二人的婚事呢?”
“梁山伯,郁郁而終。”
“祝英台,身投幽冥。”
“……”
林黛玉輕品一口茶水,沒有多喝,遞給身邊的紫鵑,輕捋鬢間青絲。
听著某人暢性之言,很是滿意。
至于題目?至于規矩?
星眸閃爍,于身邊的邢妹妹看了看,又看向遠處的尤氏三姐,粲然一笑。
一事不煩二主!
再來另外一個題目不好,還是梁祝吧。
梁祝的話本,自己以前就看過、听過的,昨晚上又看了一遍,其實……二人之間歡快的事情有很多。
奈何!
梁山伯和祝英台還是沒有走到最後,雙雙殉情,化蝶而飛,令人唏噓。
“還是梁祝?”
“妹妹倒是省心,我……也省心省事不少。”
“梁祝之事。”
“有其必然的結果,如今來看……自然為那般事多嗟嘆,實則,有些事情……非簡單。”
“梁祝所處的歲月,是晉朝衣冠南渡之時。”
“那段歲月,門閥林立,氏族品級而定,有專門的氏族譜作為一個個家族的排名。”
“九品中正制,便是那時通行之法,科舉則是隋朝出現的。”
“晉朝為了躲避北方胡族蠻族入侵,紛紛渡過大江南下,以為自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何自保?”
“上品氏族和下品寒門待在一塊自保的機會大些,還是上品氏族和上品氏族待在一塊自保的機會大些?”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
“也有了世家大族依照氏族譜系通婚,上品通婚上品,下品通婚下品。”
“如此,才有足夠力量自保!”
“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兩個人。”
“倘若二人男女的身份換一換,如若祝英台是下品寒門之家,如若梁山伯是上品氏族之家。”
“也許,結果會好一些。”
“但祝英台是上品氏族之家,那個時候的上品氏族之女,在家族的長遠計謀上,她們是沒有資格挑選未來夫婿人選。”
“說祝家是上品氏族,也有些高抬她們了,馬文才的家族譜系還要在祝家之上。”
“九品中正,等級靠後的家族,依靠女子嫁入高門,抬升家族譜系地位,是當時的常見事。”
“一邊是家族的長遠計謀,如若祝英台和馬文才有成,祝家可能就要完成氏族晉升,成為更高的氏族!”
“一邊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事情。”
“作為家族的掌權掌事之人,作為有權力決定祝英台未來的人,如果林妹妹你坐在這個位置上,你會如何抉擇?”
“……”
梁祝之事。
千古傳頌。
千年來,為梁祝之事惋惜的人很多很多,探究個中緣由的人不為多,縱然有,也不會為人注意。
轉身走向琴案,同小姑娘說道一些事。
梁祝的悲劇……有其必然的一面,也有其可憐的一面,也有其可嘆的一面。
“……”
“我……,我……。”
“我若是家族的掌權掌事之人,我……我會成全祝英台!”
林黛玉握著鬢間的發辮,听著某人說道晉朝衣冠南渡的事情,略有所問,具體就不清楚了。
對于史書史事……自己不為關心。
若說詩詞歌賦,還是通曉的。
但!
鐘哥兒所言道理,自己明白。
就是祝家的門第沒有馬家高,祝家為了攀高枝,為了門第更進一步,將祝英台嫁給馬家。
至于梁山伯。
因為是寒門子弟,對祝家無用,所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事情不能成。
祝家的掌權掌事之人真壞,若是自己……自己肯定應下,肯定成全梁祝之事。
“哈哈哈,妹妹的選擇……在那段歲月,想來絕對是有的。”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
“九品中正,本就不為上,那般氏族譜系也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後來科舉大興,再後來……有黃巢之事!”
“有唐一朝,門閥氏族仍舊存在,五姓七望就是魏晉的余聲,唐朝的宰輔之人,大部分都出自門閥氏族!”
“普通人幾乎不能出頭。”
“唐朝後期,黃巢因數次科舉不第,舉兵反唐,因科舉數次不第,對門閥氏族多有不滿,多有派兵屠戮公卿大族人家!”
“唐朝的名門望族,被黃巢殺了大半,魏晉門閥門第余聲不存。”
“以梁山伯的才學,若是生在唐宋以來,和祝英台的事情……機會很大!”
“魏晉之歲的梁祝,生前不能一處,死後雙雙化蝶,也算完其心願!”
“千年以來,之所以被爭相傳頌,看似梁祝之事,實則天下間還有很多很多的梁祝之事!”
“身為女子,想要屬于自己的梁山伯。”
“身為男子,也想要一位屬于自己的祝英台。”
“額!”
“……”
“妹妹喝茶,喝茶……,不說了,不說了。”
“咱還是談談梁祝之事中歡快的部分,待會我琢磨琢磨,寫出譜子不難!”
“……”
小姑娘所言,她若是掌權者,會同意梁祝之事。
這一點,秦鐘相信。
因為魏晉之時,絕對有那樣的人家,相應……祝家、馬家也不為少。
話語諸般,不自覺似乎說多了,有所感,看向一個個小姑娘,她們都在眨動澄澈明眸看向自己。
輕咳一聲,不再多言。
說那些就多了。
換個話題,換個話題!
“……”
“鐘哥兒,你說的正好,怎麼就不說了。”
“真是的,這里又沒有旁人,多說一些也無礙的,你爹爹,我爹爹他們又不在這里。”
“呸!”
“不說就不說吧。”
“鐘哥兒,你可得為梁祝二人作一首無比歡快的曲子。”
“……”
美人圖
喜歡紅樓群芳譜請大家收藏︰()紅樓群芳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