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的記憶中只有他的名字,卻沒有關于他的任何信息,更記不起他的模樣了……”
藍裙女子輕輕晃了晃腦袋,然後盯著牧楓問道︰“你回答我幾個問題。”
“姑娘請問,在下定會如實回答。”牧楓正經回答道。
“這里是哪里?”
“我為何會在此?”
牧楓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姑娘的這兩個問題,在下恐無法回答。”
“不過,姑娘可以且听牧某講述一番,或許听後會得到一些答案。”
藍裙女子輕輕點了點頭。
牧楓也開始了講述。
其實也不是要說些什麼,就是將他所知道的事情說給藍裙女子听罷了。
……
天牧書院二層樓議事殿內。
竺松坐在院長之位上,神情嚴肅。
兩側座上共有十余人。
顏伯庸和齊乘風分坐兩側首位。
中洲杜家之主杜霄緊坐其後。
百年前,杜霄從杜淵手中接過了杜家權棒,成為了一家之主。
杜家也將族中一半核心成員遷移到了南武域。
而另一半則是由杜淵帶領留守杜家中洲族地。
也唯有杜家可如此做。
因為杜家有碧落始祖坐鎮,不懼天魔威脅。
青雲宗宗主檀慶子、天焱谷紅袍老祖等勢力話事人皆在座列上。
所有人的臉上都布滿了肅穆之色,目光皆是聚集在竺松的身上。
“尊上,一切皆已準備就緒!”
顏伯庸從座位上站起,走至大殿中間,對著竺松拱手道。
竺松微微點了點頭,緩緩開口道︰“天牧書院不日發兵,剿滅魔患。”
“是!”
眾人應聲起身,齊聲回應。
“顏院首,如今南武域內匯聚了多少人?”竺松問道。
顏伯庸如實回答道︰“稟尊上,現今南武大地上,已聚集十億三千五百萬人。”
“其中凡俗平民八億兩千萬,修煉武者兩億一千五百萬。”
“現在每日依舊還有大量人員進入南武。”
“不過大部分都是沒有修為的凡俗平民。”
青雲宗宗主檀慶子說道︰“大量人員涌入南武,導致出現了許多問題。”
雪月宗宗主葉灕亦是說道︰“這些人來自各方,人員復雜,如果不是我們書院壓制,南武域恐怕已陷入了暴亂之中。”
藥王谷的大谷主藥藤子說道︰“書院即將與天魔開戰,書院後方空虛,這些復雜人群恐會生亂。”
檀慶子和葉灕以及烈風等人面露凝色,皆是不約而同地微微頷首低聲交頭接耳。
他們曾是南武域本土的超級宗門勢力,現在主要負責外來人群的安置工作。
所以他們對這些問題是最為了解的。
現在的南武域,各方匯聚而來的人群以及南武域本土人員,加在一起已達三十億之多。
土地問題、生存問題、資源問題等等各種爭端,日益顯著。
天牧書院雖然制定了一些法規,但這些法規太過的模糊和粗糙,只能在總體上起到一定的約束力。
隨著各種問題的暴露和擴大,這些原來的法規也逐漸顯得乏力。
這些年,天牧書院雖然壯大了不少,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備戰天魔上。
對于治理南武域確實是忽略了。
牧楓在書院時,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也開始了著手處理。
只是自天牧書院創建以來,他在書院的時間極少,還被困在雪界,莫名其妙被偷走了三百年時間。
所以他只是提出了大概的治理方向,很多具體問題並沒有開展落實。
齊乘風和杜霄等人也是皺起了眉頭。
後方穩定的確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一旦發生異變,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搞不好最後被偷家了。
竺松神色平靜,與顏伯庸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顏伯庸會意,轉身面向眾人。
他袖手一揮,十余厚厚的冊本飛出,落在眾人的面前。
檀慶子等人面露疑惑之色,伸手接過冊本,人手一本。
“牧法?”
眾人疑惑出聲。
顏伯庸開口說道︰“院長在離去之時,交給了文院一個任務。”
“根據南武域的實際情況,編撰一部詳細且具有可行性的律法,以法治理。”
齊乘風提出疑問︰“在天牧書院創建之時,就已頒布了不少法條,起初確實有效,但隨著書院管理範圍的擴大,法治的效果就愈加捉襟見肘。”
天焱谷紅袍老祖等人亦是贊同地頷首附和。
他們不是排斥法規的約束,而是根據以往經驗,法治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顏伯庸語氣平淡,緩緩說道︰“《牧法》與書院之前頒布的法條完全不同。”
“此法吸納了以往法條的精髓,摒棄了不合理不適用的法規。”
“並且根據大量的現實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治理法規。”
“還對凡俗和修煉武者,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各種法約條例。”
“南武域現在之所以出現各種問題,治理混亂,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典進行約束。”
“之前書院的法條太過零散粗獷,缺乏針對性,也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
“現在治理問題層出不窮,現有的法條難以滿足書院的治理。”
“《牧法》是一部完整的大法,囊括了平民和武者方方面面的問題。”
“書院執法者,只要以《牧法》為根本,依法行事執法,便可解決好各種復雜問題。”
“不過有一點,請在座諸位務必謹記,並且要傳達給各自族人。”
“《牧法》為根,人人平等,違者必究,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在場眾人听到此話,皆是神色一凜,內心復雜。
其實南武域的問題,根源並不在底層,而是在上層。
各方難民散修涌入南武域,人員構成復雜,確實給書院的治理帶來了許多疑難雜癥。
但真正可能危及書院統治地位的,是上層的爭勢。
天牧書院創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
雖然因為書院的目標是對抗天魔,有不少勢力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退出了書院,比如大乾王朝。
但是這幾百年來還是有不少勢力加入了書院。
這些勢力有的是在書院創立之初,就加入來的,是元老勢力。
有的則是在竺松踏上天路之後,想要抱大腿而加入的,比如天焱谷等。
還有的就是遭遇了天魔攻擊,最後迫不得已選擇加入書院,謀求生存發展。
書院建立三百余年,加入的勢力大大小小已達數十個。
當然了,最後能夠進入二層樓決策的,只有在場的十余家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