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家里不給宋大使準話,是不需要,也沒必要給。
“知道”的意思是︰甭管,該忙什麼就忙什麼。
曲卓臨飛倫敦前,讓趙小軍把霍爾推進器和激光設備的圖紙,直接送進海子里三號辦公室。
這不是展示特權或是表功。
而是通過三號,將東西轉交給應該接收的人或者單位。三號相當于曲卓這個“發送端”,到“接收端”之間的防火牆。
即便出現了泄密的情況,也能將被追尋到“源頭”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三號看到資料後,以為臭小子又搞到了先進的好玩意,並沒有直接下發至相關單位,而是讓秘書暫且歸檔。
畢竟再好的東西,將技術落地也是需要投入的,很可能還是不菲的投入。
所以,準備等有合適的機會,詢問下錢老或者其他幾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確定這些技術的價值和緊迫性。
如果是迫切需要的,就立即投入。如果並不是迫切需要的,就當做技術儲備先放起來,或者先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預研,等有需要時再進入實踐性階段。
沒辦法,缺錢。
只能先緊著急需的來。
宋大使的密電到京城時,是早晨五點多,三號在六點多點吃早飯時看到的。
他雖然不懂技術,但看關鍵詞就知道,這是衛星相關的技術。而且,一定是非常先進的東西。
繼而聯想到了前兩天收到的那批技術資料。
兩相一參照,隱約猜到了某人的打算。
指示機要秘書給倫敦回電後,讓張秘書稍晚些時候聯系七機部五院的孫院長,協調下時間見一面……
67年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時,錢老點名要的孫院長,並推薦他為東方紅一號的技術總負責人。後面的68年和70年,孫院長又主持制定了“尖兵一號”和“實踐一號”衛星的總體方案。
76年被任命為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以東大航天專家的身份先後隨團赴高盧、西德、荷蘭、意呆等國的航天部門考察訪問,立體的了解歐洲空間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尖端技術。
現在,為七機部總工及下屬五院院長,負責東方紅二號的設計工作。是國內最頂尖的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
29號傍晚,孫院長從東方紅二號項目組趕到京城。
在三號辦公室內,看到了宋大使憑記憶記下的專業詞匯,大致推斷出了整體的構想。
看著看著,眉頭就皺了起來,但謹慎的沒敢妄下定論。
仔細思考權衡了一番,才開口︰“全數字衛星鏈路……現在雖然還處于技術論證階段,但……確實已經具備了實現的基礎。
可是,這個衛星定位系統,需要通過低軌衛星組成星座,才能實現對多星測距的幾何解算,反推自身位置。
想使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實現衛星通訊的基礎上,復合衛星定位功能……從現有的技術看……是很難實現的。”
三號點點頭,示意張秘書拿出霍爾推進器和激光設備的技術目錄。
孫院長接過資料翻到目錄頁,整個人就愣了一下。指尖在目錄由上至下快速劃過,直接跳過前面,翻到放電室通道部分。
看過技術描述後,又翻到孔徑設計部分,看到電火花加工和激光微銑削技術……食指和拇指用力搓了搓。
氮化硼和二氧化 復合材料,從技術梗概中大致可以確定,我們是具備制備能力的。
但加工設備國內沒有,已知的只有漢斯杜梅爾公司和瓦爾特公司能夠制造。
關鍵是……肯定在禁運名單里。
“看看那個激光。”三號發聲。
孫院長暫且放下霍爾推進器的資料,翻看激光測距和同步設備資料……原本微微打皺的眉頭緩緩舒展開。
很明顯,激光設備的生產條件,我們是能夠滿足的。
看過兩本目錄,孫院長萬分期待的看向三號︰“只,只有這些?”
“全套資料,好幾箱子呢。”三號臉上透出笑意,見孫院長還要追問,開口打斷︰“把資料帶走,組織人手用最快的速度吃透。”
盡管孫院長心里有了一些的猜測,但依舊提醒三號︰“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設備……”
“不用理會。”三號沒直說,但給孫院長吃了一顆定心丸。
“好呀~”孫院長激動的輕輕拍了下手邊的資料。
如果有了微米級,甚至亞微米的超精密加工技術,解決的可不止是一個霍爾推進器的孔徑加工……稍微想了下可以應用的領域,孫院長激動的腦門上血管都漲了。
拿起桌上的兩本目錄,正準備跟張秘書去領取資料,忽然停下腳步。
看著三號,語氣中隱隱透著不滿的問︰“我听說,計算機中心的實驗室已經基本搭建完畢。小曲同志,什麼時間能回歸工作崗位?”
“哈哈~”三號笑了︰“小曲去劍橋領學位證啦,大約年前能回來。”
“我跟半導體所溝通了好幾次,他們……”孫院長的不滿越發明顯,但不好意思說太尖銳的話。
我們下一代衛星的行波管放大器、箭載計算機運算單元等很多方面,計劃使用氮化鎵和碳化 材質。
這方面的設計需要半導體所、國防科大、計算機所等單位的配合。
雖然不涉及負責民用和商用研發任務的計算機中心,但需要使用計算機中心先進的實驗室和某曲姓小同志。
問題是,某曲姓小同志成天到晚的抓不招人,半導體所似乎也不甚著急,把孫院長急的呀,恨不得一天催八遍。但很多事涉及紀律,沒法問也沒法催。
“半導體所不急,是因為他們心里有數。”三號依舊笑呵呵的︰“就小曲那性格,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全世界都要跟著他的節奏跑。你呀……還是先把其它項目做扎實,省得到時候跟不上節奏。
跟你講,那小子發起脾氣,可不管你孫大院長是不是老前輩。”
“……”孫院長神情發怔,腮幫子微不可察的抽了抽。
這一刻,他腦子里想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半導體所那老幾位……言語和態度跟此刻的三號一模一樣。不急不緩的同時,也在提醒他加緊其它項目組的進度,省的到時候跟不上節奏。
他也听說過一些,向量機算計項目和r1計算機研發時的一些“軼事”。
還有新一代通用型計算機,五院是有人參加的,只用了一百天就完成了從設計到初期驗證。
那效率,都不能用“快”來形容。
全程兩百來號主力研發人員,被趕鴨子似的“拖著跑”。
繼而想到了去年年底時,接收的那批關于歐美衛星技術的詳細資料。和隨後上面將“331工程”和配套的“cz3”項目優先級提前……
腦子里靈光一現,又想到了去年早些時候錢老忽然提出的,基于老美子午儀系統的思路,發展我們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的構想。
思路兜了一圈兒,落回剛才三號給他看的那個,技術上不可能實現的,基于同步軌道衛星,實現的衛星定位的……含糊殘缺的構思資料。
他隱隱的感覺到了,這里面似乎存在著某種內在關聯,但明智的沒有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