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英自71年“黑箭”計劃終止後,別說火箭運載能力,連自主的衛星網絡都還沒有呢。
一方面是實踐工程和關鍵材料學落後,一方面是資金短缺。
後者是關鍵因素。
學術界不是沒有想法。
相反,想法非常多。
但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任何想法都是白扯。
現在,大財主忽然間就冒出來了。
如果計劃成功,戴英可以直接完成所有相關技術的論證與驗證。無限降低未來自主通訊網絡的搭建成本。
就像曲某人之前說過的,造一顆衛星,再把衛星送上天,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真正需要消耗海量投入的,是技術論證、研發、落地和驗證的過程……
盡管心中意動到激情澎湃,但一如既往,還是要稍微矜持一下的。
于是,曲某人被請離去休息室稍候。
他選擇時機非常好,正是劍橋畢業典禮,最專業的那批學者全都在校。皇家工程院、皇家學院前來觀禮的老家伙們,又各個分量十足的時候。
這批人聚到一起,原地就能開一場最具專業性的論證討論。甚至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皇家工程院和劍橋的態度。
曲卓在休息室足足等了快一個小時,再次被請進會場……
“dr. tsu……”工程院一位看起來很老的老頭子,神情鄭重的開口︰“雖然我們所有人,都十分認可你于半導體工程和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能力,但依舊需要確認……
你,確定能夠完成,並承擔,你剛才所闡述的,諸多碳化 芯片、氮化鎵器件和星載計算機的設計、制造,及關聯的軟件工程嗎?”
“事實上,我已經完成了。”曲卓坦然回答︰“如果劍橋願意幫助我完成相關設計及工程落地,我會將所有設計共享出來,並帶領劍橋的學者共同完成。
港島的聯合實驗室二月末就能投入使用,那里有最頂尖的設備和儀器,完全滿足開發條件。”
“僅限于劍橋嗎?”有人發問。
曲卓的視線落到威廉校長臉上,抬手示意︰“我想,合作範圍可以由劍橋方面來決定。”
威廉校長腰板微微挺了挺,故作嚴肅的臉上泛起一絲微不可察的得意。
用最正式的措辭和腔調開口︰“那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我想,應該由皇家工程院和皇家學會進行進行統一協調。”
“杰里米……”皇家學會亞歷山大會長善意的提醒︰“那將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你確定能夠承擔嗎?”
“如果今天能夠敲定,明天第一筆一億美金就可以匯入指定賬戶。這一億美金中,不包括星載計算機、碳化 芯片和氮化鎵器件的費用……”曲卓聲音不大,但吐詞清晰,財雄氣壯底氣十足。
稍稍頓了一下,又補充︰“如果諸位對我名下be公司注資存在顧慮,我可以說服皇室,由皇室來進行贊助。”
“……”一幫子與會人員彼此交換眼神,明顯對這一提議非常滿意。
面子嘛,確實是非常重要嘀~
場面稍稍安靜了幾秒,理論物理學家戴維•索利斯開口︰“杰里米,我必須向你說明。你需要的技術中,有部存在一定的難度。”
“比如呢?”曲卓詢問。
“比如……”戴維•索利斯與在場的幾位交換過眼神,沉吟著開口︰“霍爾推進器、高精度星載原子鐘,以及一些特種材料與鍍層工藝。”
曲卓很清楚,老頭兒是摟著說的,實際上細數起來遠不止這些。但他表現的稍微有些意外,似乎沒想到堂堂戴英,會在听到的項目上存在技術和工藝障礙。
稍作思量後,謹慎的開口︰“我不能透露太多信息,但可以告訴諸位,內陸某些科研單位,從70年代初中期,就開始了電推進相關的研究。
從我看到的一些內部技術通報的成果看,霍爾推進器方面,已經具備了實用化基礎。
至于其他方面……我想,可以像之前劍橋卡迪文許實驗室設備升級那樣,通過采購的方式來解決。”
“……”
會場內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努力不將尷尬表現出來。
同時,壓抑心中的驚訝。
尷尬的是,他們認為新晉的dr. tsu,過于高估了戴英的應用物理、工程及材料學成果。對于衛星所需的欠缺,恐怕不是通過一些局部采購就能解決的。
這一點肯定不能承認,只能憋在心里默默尷尬。
驚訝的是,東大居然有電推進相關的研究。而且,已經具備了實用化能力?
鑒于曲某人一直以來的“真誠”,會場內所有人心中的,都只有訝異和不能表露出的驚喜,沒有人產生懷疑。
驚喜啥?
這可是老美和高盧人都沒有掌握的領域。
如果可以從東大手里弄到核心工藝……很有用,有很多用!
事實上,內陸的501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確實在74年啟動了電推進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離子推進器方面。
而且,因為技術和工藝,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論論證階段。
不過沒關系,有相關底子就行。
曲某人來港島之前,已經讓小趙部長將霍爾推進器和激光設備相關資料送回去了。
相信此時此刻,國內某些只限于番號存在的“秘密研究機構”,已經運作了起來。
用不了多久,501所就能接到“洗”過的資料,並作為技術落地的二級點位,著手展開驗證工作。
又是短暫的沉默。
亞歷山大會長開口︰“曲,剛才你說,星載計算機相關工程,計劃在港島聯合實驗室進行。你的意思是,由聯合科研團隊來完成嗎?”
“我想是的。”曲卓臉上流露出無奈︰“之前的碳化 和氮化鎵項目,我在內陸的個人實驗室里,完成的前期工作,但並沒有向國科院等科研機構做技術通報,而是到戴英之後才公布。
你們應該能夠想象到,我回去後……遭到了一些人的詬病。”
“……”一眾人紛紛流露出理解的神情。
“我去年回去後,就接到了國科院下發的任務,帶領我所負責的計算機中心,完成兩個項目的實驗室制備和相關測定工作。
但是,新的計算機中心在建,新的實驗室也沒有完成搭建,我的事情又特別多,這項工作一直拖延至今。
如果星載計算機和相關項目的研發依舊在戴英完成,我的壓力會非常大,諸位應該能夠理解。”
“是的,我們非常理解。”威廉校長第一時間發聲。
與會場中幾位關鍵人物進行眼神溝通後,肯定的說︰“相關項目的研發,在石壁實驗室完成,是非常好的提議。”
“……”一眾與會人員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曲某人化身大忽悠,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往死里忽悠戴英的學者們時,回到倫敦使館的宋大使,第一時間鑽進密電室。
迅速起草電文,謹慎的修改後,將某人準備聯合劍橋開發先進通訊衛星的消息,傳回家里。
過了大概有兩個小時,收到了回電。解密後就倆字——知道。
宋大使看著密文,一時間有點摸不準家里的意思。
知道?
是已經知道了,還是通過之前的密文知道了?
要不要干預?
還是靜觀其變?
倒是給個準話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