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卓想來,收購一家銀行的手續和流程,必然是極為繁瑣和緩慢的,最快也要幾個月。
但實際上,比他想象中要快的多。
很大原因是嘉華的體量很小,也沒有上市。再加上收購操盤人是深得沈壁信任,在匯豐工作了足有二十五年的浦偉士。
蒲偉士51年加入駐港甦格蘭兵團,後參加了南北盲腸戰爭。54年進入匯豐,分別在漢斯、大馬、星家坡、斯里蘭卡、小日子及戴英分行工作。
79年升任匯豐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主管華夏業務。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將會是沈壁的接任者。)
但是,快並不代表簡單。
相反,麻煩事特別多。
嘉華銀行創始人林子豐71年因病去世,他的幾個子女對銀行的發展路線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經過一系列情節爛俗的家族紛爭後,沒能出現一個統領大局,救大廈于將傾的強勢人物。矛盾不可調和之下,紛紛出售股權套現各自發展。
家族持股比例從65年的百分之六十二,持續稀釋至現在的百分之三十八。75年時,銀行控制權落到了星家坡僑商劉燦松手里。
劉燦松入主嘉華銀行時,持股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
隨著完成對銀行的掌控,在確定林子豐家族一班子女不會對他造成威脅後,開始持續稀釋股份套現,投到自家的貿易公司里。
在稀釋股份的過程中留了個心眼,為防止其他股東輕易抱團,或聯合林子峰家族成員對他形成威脅,特意將售出的股份零敲散賣,造成眼下嘉華有一大票小股東的局面。
更麻煩的是,其中的中小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很大一部分既是股東也是儲戶,銀行的3.8億存款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他們的。
眼下港島的存款利率普遍是1.83、3.3、3.75和4.2,嘉華銀行給自家股東開出的利率打底是5.5,高的達到7.2。
這已經不是存款了,而是金融投資,還是福禍相依共乘一船的金融投資。一旦嘉華倒了,股東們就會血本無歸。
正因為有這個基本盤在,劉燦松才敢把存貸率拉到那麼高。放貸時之所以虛高抵押物估值,圖的也是高利息。
屬于激進的,賭徒式的經營。貸款連高利息一起收回來,就能繼續玩下去。出現大量壞賬,天就塌了。
賭徒嘛,哪怕手里只剩下一條底褲,在骰盅抬起之前也不會認輸。
劉燦松很清楚嘉華不良率太高,尤其是佳寧集團出了大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所以,正在努力尋找投資者,準備運作上市。
事實上,如果沒有某蝴蝶瞎扇呼翅膀,劉燦松最終成功了。嘉華在80年融資上市渡過了危機,並在86年開始與中信合作。09年被中信控股,變成了中信嘉華。
那些不重要……
劉燦松收到港島銀行業監理處警告,嘉華的經營狀況無法通過80年港島銀行牌照續期審查後,立馬積極的活動起來。
但很快就發現……沒用,根本沒用。
平日里交情不錯的監理處官員,態度堅定到像是對待陌生人一般。
當然啦,陌生只是工作時的狀態,下工後就另算了……劉燦松恍然大悟,原來是有人委托匯豐對嘉華實施收購。
如果只是單純的收購,劉燦松必然會奮起反抗。但操盤的是匯豐,只能試探著談條件……
先是表示嘉華有意融資上市,正是注資的好時候……剛提了個開頭,就被浦偉士毫不留情面的叫停。
劉燦松退而求其次,表示願意讓出控制權,但銀行繼續由他打理……再次被浦偉士拒絕後,要求保留銀行股份,成為普通股東。
依舊被浦偉士拒絕,劉燦松急了。
他知道以匯豐對港島金融界的掌控力,一心想完整的吃下嘉華,他根本無力抵抗。
但是,除了嘉華外,他的產業重心在星家坡,並不是特別怕匯豐。
大不了一拍兩散。
于是,一改懇請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表示明天就對外公布嘉華銀行牌照將會被吊銷的消息。
現在銀行金庫是空的,只有少量資金在分行間流轉維持運營。一旦遭遇擠兌,櫃台根本無法兌付。要麼匯豐或者渣出資搶救,要麼口碑必然完蛋。試圖收購的那位即便最後接手,也是一團爛攤子。
如果不想最壞的情況發生,要按1.0的市淨率進行股權收購,並保留股東的高利率存款,他的個人股份要以1.2……
在劉燦松想來,銀行的口碑就是生命線。一旦失去儲戶的信任,價值必然大打折扣。
但是,他的威脅不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激怒了浦偉士。
這一怒,可不僅僅是怒了一下那麼簡單……
12月2日,長實揭開了紅 一期樣板間外的帷幕。
洪曉蓮帶領她親手培養的售樓團隊,擺出最熱情的笑容迎接潮水般涌入的看房人潮時,劉燦松被港警商業罪案調查科b)強制傳喚。
要求對去年嘉華銀行虛高抵押估值,向他實際控股的星家坡劉氏貿易公司放貸八百萬港幣的操作做出解釋……
商業罪案調查科當然不是閑著沒事找事,是嘉華銀行多位股東報警,稱劉燦松利用職務便利,向名下公司違規放貸,涉嫌轉移銀行資產。
嘉華的股東鬧哪樣?
他劉燦松的主要資產在星家坡,不在乎與匯豐翻臉。但其他小股東和投資機構,可都是港島本土的。
在港島搞金融投資,得罪匯豐……還想不想混啦?
再說了,匯豐開出的0.6倍pb,是建立在銀行實際經營數據下的客觀評估,不存在刻意貶低估值壓價的情況。
而嘉華銀行的股東和投資人們,基本都屬于被劉燦松畫大餅忽悠上船的選手。現在錢已經全部貸出去了,想退股取款都不行,只能被劉燦松忽悠著一條道走到黑。
說是融資上市,但眼下那都是沒影兒的事。入股融不到資,上不了市呢?
就眼下的不良率,沉船幾乎是唯一的下場。
能以0.6倍贖回投資,並全額收回存款,已經是很不錯的結局了,甚至都有些意外之喜。
已經舉家轉籍去了楓葉國的林子豐次子,听說有人以0.6倍pb收股,當天就通過航空件寄出委托函,全權委托夏佳理律師事務所進行股權交割。
就是在張奧偉介紹下,接下了滄浪公司法務服務的那家律師事務所。
巧的很,交完保釋金被限制出境的劉燦松,也找到了夏佳理律師,準備應對由多位銀行股東發起的集體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