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折顏出診回來,藥箱沒放下就往山里鑽,此刻衣襟上還沾著草葉,竹籃里卻盛滿了紅瑪瑙似的果子。
中秋那日,百草堂的院里擺了張方桌,瑤光端出剛蒸好的月餅,豆沙餡的、蓮蓉餡的,還有小知鶴點名要的五仁餡。東華從庫房里搬出壇桂花酒,是去年秋日用後院的桂花釀的,壇口一啟,滿院都是甜香。折顏給每人倒了酒,舉杯時忽然道“今年的藥長得好,初昕的脈也把得準,該敬百草堂,也敬咱們自己。”初昕紅了臉,剛要舉杯,卻被小知鶴按住手“先給月亮娘娘敬一杯!”說著踮起腳,把自己杯里的酒往地上灑了點,惹得眾人都笑。
月亮升到樹梢時,小知鶴靠在瑤光懷里打盹,手里還攥著半塊月餅。初昕收拾著碗筷,見東華正幫折顏修補藥圃的籬笆——白日里被調皮的孩童撞歪了些。月光灑在兩人身上,折顏手里的錘子敲得篤篤響,東華扶著籬笆樁,偶爾低聲說句什麼,倒比院外的蟲鳴還動听。
又過了幾年,小知鶴長成了半大的姑娘,梳著雙丫髻,跟著初昕學診脈,指尖搭在病人腕上時,眼神專注得像當年的瑤光。玄女也能獨當一面,常帶著藥箱去鄰村出診,回來時總不忘給小知鶴帶塊麥芽糖。折顏的藥圃越開越大,甚至在屋後種了片枸杞,說是老了能泡水喝,被瑤光笑他“未老先衰”。東華依舊常坐在槐樹下看書,只是書頁間夾著的,除了金銀花,偶爾還有片小知鶴畫的楓葉。
那日初昕給李大娘復診,老人拉著她的手絮叨“當年你剛來百草堂,還是個黃毛丫頭,如今都能給我瞧腿了。”初昕笑著應著,走出院門時,正見折顏和瑤光並肩往回走,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像極了許多年前他們出診歸來的模樣。藥箱上的小蘭花換了新的,是小知鶴前日剛別上的,發間的銀簪卻還是那支,在暮色里閃著溫潤的光。
回到百草堂,院角的老槐樹又多了幾圈年輪,藥房的藥杵還在碾著甘草,灶房的煙囪里飄出炊煙。小知鶴在教隔壁的小娃娃認藥草,玄女在晾曬新采的冬桑葉,東華正幫折顏往藥圃里埋新的當歸種。初昕站在門口,忽然想起許多年前那個落雪的冬日,她望著屋里的人,心里想著“歲月靜好”。
原來歲月真的會開花結果,像藥圃里的種子,埋下去,澆了水,經了風雨,總有一天會抽出新芽。而那些身邊的人,就像這百草堂的梁柱,默默立著,陪著她從春到夏,從秋到冬,把尋常日子過成了最綿長的詩。檐角的金鈴被風拂過,叮當地響,像在數著又一個安穩的年頭。
就這樣,東華帝君幾人在這個地方待了大概二十載時光。
這日,折顏上神突然對東華帝君說道,“東華,我們在這里待了有二十年了吧!再待下去會不會讓人注意道我們這群人一直沒有變老,我們是不是該換一個地方行醫了?”
喜歡綜穿之初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綜穿之初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