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方華最後也說了,讓楊辰最近不要來甦省長面前晃蕩,省得他看到人又想起來,等過一段就沒事了。
等掛了電話,楊辰不曉得自己猜測的對不對,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以前絕對得離甦曉生遠一點。
帶著這幫人游玩了兩天,放松了之後,才回到了定山縣。
回到定山縣後,楊辰又去看了看一站式服務中心,發現硬件設施已全部到位,自己帶的這些人一入駐,立刻就可以開始辦理業務,不放心,又試驗了兩天後,楊辰向深市那邊做出了邀請。
深市那邊甚至派出了夏副會長親自帶隊,第一批電子行業,二十二家企業。
其實剩二十家了,有一家老板出了車禍,繼承人也無意于這份事業,就把公司賣了,拿著錢去國外享受嗨皮人生了,正好這家公司可以給聯思科技做配套,原來的生意關系也都保留著,思楊基金會就找了個馬甲把公司買了下來,在這里投資生產之後,直接給開發區的聯思供貨,不用管原材料,也不用管銷售,相應于個生產車間,管理非常容易。
另一家老板在七蓮把要投資的錢輸了個一干二淨,流動資金都有點不夠了,投資自然無從談起。
本來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的事,楊辰想著第一批如果就少一到兩個,說不定會有人更加懷疑這次招商引資的成果,因為越往後,水份越大,是人的慣性認識,就有人可能會看,看他第一批簽的企業就有不來投資的,後面的肯定更多。
領導不可能一直盯著這件事,別人在他面前這麼一說,指不定他就信了,你到時候想再證明自己就非常麻煩。
缺一個都有可能被質疑,干脆就來個百分之一百。
楊辰就讓人幫他拆借了點資金,代價就是必須往這里投資。
這樣一來,二十二家,一個都不少。
李志新代表清沅市出面,負責招待對方,雖然是投資定山縣的,但清沅市也要有所表示,晚宴時,不僅高軍輝來了,屈伯通和周少游也代表市委出面了。
其它人都沒有說什麼,就是正常的接待,只有屈伯通倚老賣老地提了句,清沅市也不止定山縣值得投資,其它縣區也歡迎夏會長去看看。
夏會長根本不接這句話,讓屈伯通頗為尷尬,只好借口醉酒早早離席而去。
“不行,這件事不能這麼算了。”屈伯通恨恨地說道。
可惜他在路上想了一路,也沒有想到能報復回去的辦法。
人家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半公半私的機會,還是在深市這個他根本夠不著的地方。
至于說對楊辰動手,自從發現楊辰竟然夜間經常出入江宏圖家里後,他就知道這小子不是自己能夠對付的了。
他是副書記,不論權力還是影響力,都只能在市委書記和市長中間運用,兩個主要領導的關系越好,他的騰挪空間就越小。
而楊辰表面上只跟高軍輝走的非常近,私底下卻跟江宏圖有著這麼好的關系,這讓他這個副書記根本動不了手腳。
更不用說楊辰的上層關系根本就讓他不敢動手,據他所知,方壁海對楊辰也是懷柔為主,也不完全是看佷女的原因。
一想到這點,就讓他有股無力感,一個連副市長都不是的家伙,竟然讓他這個副書記束手無策,等這家伙上來以後,是不是自己就更拿他沒辦法了,看來以後還是要交好于他。
想來想去,到了第二天,屈伯通給楊辰打了個電話,說昨天晚上自己酒後失言,並不是要挖定山縣的牆腳,而是為了全市好。
對于這種不自量力的人,楊辰也沒有太過于計較,只是淡淡地回了句沒事。
天天忙的腳都不沾地,楊辰哪顧得上搭理他,一下子二十多家企業要投資,雖然說規模都不算大,可對于定山縣來說,就算是大企業了。
只是簡單地一考察,這二十二家企業就願意簽下投資協議,不論是市里的,還是縣里的人,都感覺特別驚訝,你們這也太不矜持了吧,就這麼看看環境,听听介紹,就願意投資了。
投資協議跟意向協議還是有區別的,投資協議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一般來說,沒有拿這個來造假的,何況定山縣這邊還要求資金迅速到位。
定山縣與他們簽訂的投資協議中,就有對投資資金約束的條款,必須規定的時間內,將資金打入在定山縣指定銀行的所開賬戶內。
楊辰曾經想把定山縣信用社發展起來,畢竟只有這個,能算是定山縣自己的,可是後來經過了解,發現定山縣信用社就是一團亂賬,不良貸款無數,在群體中的信譽極差,也就是靠著高息吸引了一部分年齡較大的客戶,維持著正常經營。
要知道,對銀行來說,高息就意味著自身利潤被分出去了,再加上對外放貸全看人情,不講究專業,所賺的利息差大多數都被提為貸款壞帳準備金,導致信用社根本沒有發展能力。
楊辰對這個不太專業,而定山縣信用社也沒有太專業的人員,都是只知道放人情貨的。
楊辰就干脆放棄了信用社,然後跟各銀行進行談判,誰願意給定山縣加大貸款投放力度的,楊辰就它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定山縣的對公賬戶,包括這次投資企業的賬戶全部放在這。
最後還是建設銀行魄力大,以增加十億的貸款投放余額攬到了這筆生意,雖然他們限定這十個億的資金只能投放到制造業企業上,而不是投城投或園區運營公司,楊辰也能接受。
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始終是楊辰的第一追求,因為帶動能力強,能夠促進就業,雖然短期收益不高,但卻是持續生意。
二十二家企業的集中簽約儀式上,經清沅市邀請,常務副史雨君按照約定,參加了這次簽約,四個多億的投資額,也被擴大宣傳為五個億,上了昌州新聞和昌州日報。
當陽市的一家建築公司拿下了部分項目的建設合同,與此同時,史小茂在四方建築中的份額提高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