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知道太子見過秦悅榕。
一听到這句話,太子立即就朝著另外那一桌看去。
雖然隔著屏風沒有看到香柔,但是太子卻很確定,這事就是香柔告訴環嬤嬤的。
在這一刻,太子的心都涼了。
母後難得給他送了那麼個丫鬟,竟然真的是給她充當眼線的作用。
虧他之前還真心以為,皇後是擔心他,是關心他,想要給他派一個信得過的人手。
“母後......”
“阿則,”皇後打斷了他,“我知道你可能是有意讓秦家小姐當太子妃,但是,她不合適。你可知道,母後剛入宮那兩年,也是有管著宮外的幾個鋪子的?”
她還做了一種胭脂,而且還是當時各家貴女夫人們搶瘋了的東西。
這事,太子是知道的。
但是,與秦悅榕有什麼關系?
“後來,是因為秦家非要與本宮爭,那鋪子才開不下去。秦夫人背地里是個手段挺小人的,你們還小不知道,當初她就仿著本宮做的東西,把鋪子開得紅紅火火的。”
這件事情當時也氣壞了皇後。
雖然秦夫人是主動來見她,還說要把鋪子分幾成給她,解釋說他們家做的那些胭脂是平價的,與皇後娘娘做的昂貴的那種不一樣,想跟她說清楚過個明路。
但皇後還是覺得心里過不去。
而且當時秦大人的名聲就是不為名不為利,醉心于各種造物。
可他夫人明明背地里就是一身銅臭嘛,還要說得那麼好听。
皇後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覺得秦家人是雙面人,很假,人不誠實不厚道。
她拒絕了秦夫人拋過來的鋪子分成,自己的那些索性都不做了。
听到太子見過秦悅榕,明顯是有意要娶她為太子妃,皇後就不舒服了。
而且,香柔還說,那秦悅榕還沒當上太子妃呢,跟太子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各種孔雀開屏,不怎麼嫻靜。
在宮外,秦悅榕也沒少和長寧她們斗,鬧得不可開交。
這樣的姑娘,真的能當太子妃嗎?
倒不如韓家那個姑娘,真的乖巧听話。
“母後,您沒有見過秦小姐,就這麼斷定她是什麼樣的人,不合適吧?至于秦夫人,這麼多年來,兒臣沒有查到她做了什麼壞事錯事。”
太子冷聲說,“您更應該相信兒臣的話,不是听信旁人,您說對吧?”
“阿則......”
“恕兒臣不能從命,這兩個姑娘,兒臣都不想娶。”太子說。
皇後神情有點憂傷。
“你要不然等你皇叔來了再問問他的意見?還有,咱們也正好跟他商議一下,讓你與他同一天大婚......”
“跟誰同一天大婚?”
門外傳來了周時閱的聲音。
“皇後,本王能進來嗎?”
“快請晉王進來。”皇後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兒緊張,還站了起來。
太子也站了起來。
周時閱進來了。
他一進來,另一桌的宮女嬤嬤們也都坐不住,齊齊站了起來。
“見過晉王殿下。”
她們好像有點兒高估自己的定力了,還以為真的能夠在這里坐著吃飯,沒想到晉王一起來,她們就坐不住。
幾個宮女都退出了飯桌,規規矩矩地垂手站在一旁。就算環嬤嬤再喊她們坐下,她們都不敢了。
反正坐下,她們估計也吃不下。
中間有座屏風都不行。
晉王的存在感太強了。
“皇叔......”太子低低地叫了一聲。
周時閱一頓。
他看向太子。
不過一個時辰沒見,太子就一副被淒風苦雨打過的樣子,渾身透著一種低落的喪氣。
這是干什麼了?
而且,太子叫他一聲,語氣里帶著淡淡的委屈。
“晉王,來了?快坐,本宮剛和阿則提起你。”皇後努力鎮定下來。
以前還是少年的晉王就來過佛殿,將她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
皇後至今還是有點陰影。
現在晉王高大挺拔,那壓迫感更強。
外人都說晉王是個紈褲,皇後卻知道,他罵起她這個皇嫂來,語氣是爹感的嚴厲,能把她罵得想哭。
哪個紈褲能這樣?
“坐。”
周時閱過來之後就先坐下了,又對太子示意了一下。
太子又坐下了。
周時閱也沒有回答皇後的話,他的目光從那兩幅畫像掃了過去。
其中一個是長寧,他認得。
但是韓素心,他是不認得的,要是說名字,他可能從韓姓中推測出是誰,但看臉,他真不認得韓素心。
但就算不認識,也不妨礙他一下子猜測到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而且,一個他都認不出來的姑娘,身份也不會很高。
周時閱又掃了太子一眼。
“晉王,你看看,這是本宮替阿則選的太子妃和側妃。而且,本宮想跟你商量一下,就讓阿則跟你同一天大婚,你覺得如何?”
她的話音剛落,周時閱就很冷靜地開口。
“一,不同意。二,不同意。”
皇後驀地睜大雙眼,愕然看著他。
太子緊繃著的身子卻在這一瞬間放松了下來。
皇叔這麼干脆利落的回答,讓他覺得很有安全感。
“晉王,你這是何意?”皇後真不敢相信,周時閱能這麼不顧情面地反駁了她。
“听不明白?這兩個人,不適合,阿則不娶。還有,本王大喜的日子,不想湊那麼大的熱鬧。阿則娶太子妃,也不該那麼倉促。”
太子眼楮有點泛紅。
母後一直說是為他好。
但真正為他好的,是挑了最適合他的太子妃人選,然後已經在暗中幫秦家提高地位,幫著秦家攢勢力了。
什麼才是為他好,他還是分得清的。
在這一刻,太子更確定了,自己最該尊敬的人是誰。
他是不該有那麼大的奢望的,他有皇叔就好。
“晉王,韓家有什麼不合適?長寧又有什麼不合適?”皇後有點生氣了,一副想讓周時閱解釋清楚的架勢。
周時閱往後一靠,有點痞壞。
“跟你解釋,你能听得明白嗎?皇嫂,不是本王說你,都已經吃齋念佛十幾年了,就算要出來,也得先學習,多看多听少說話,沒有一步邁出門就想管天管地的道理。”
周時閱半點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