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情況更可能是獯蠰攜夏桀眾妾及臣民奴隸逃避之北野荒地後這支氏族與塞外的部落慢慢互相融合,到淳維時,這支氏族的血液里開始流淌了塞外諸部落的血,而塞外諸部落也開始認同這支氏族並取其大義之名,再過千百余年,塞外諸部落便以此血脈淵源自稱夏後氏後裔。
“你若要易姓,當推崇大義之名,才能立威于錫豐國內諸部族,我所說的這些就是你要推崇的大義之名。”
“而易姓雖為名,實際在于利益,就如你部眾,雖然萬人,何以尊卑?是誰為長,孰又為末?部眾受利該如何分配?有何章法?”
“你人眾舊習奮者自利,惰者自害,助人者取利,受助者獻益,此雖有可論之處,卻是不成制度。”
因為制度沒有最優,只能是根據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來制定合適的制度。
“奮者自利,惰者自害,助人者取利,受助者獻益”當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調動部族內的組織度和積極性,但現在錫豐國連軍國主義國家都算不上,再怎麼追求極致的軍國主義不也還是部落制嗎?
很多時候理想或許是好的,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這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平凡者更多的,匈奴人這種極致追求利益的極端理想化的習俗只能在戰時驅動戰斗力,卻極不利于發展。
錫豐國若要發展,須卜阿黎耶就得想辦法讓更多的普通人平凡者也能活下去,讓分配關系變得合理,讓更多的普通人平凡者能有資源去發展戰爭劫掠以外的技藝和生產力。
“若成制度,該先順應你眾舊習而成新制,其首應在軍功制,使軍功解放勞動力,使眾者能夠通過軍功獲取資源而從事他事。”
軍功制的意義並不止在于提升軍隊的作戰積極性和戰斗力,軍功制的本質是規定分配關系。
如一個人作戰有功,得了軍功,該受什麼賞賜,該獲得什麼地位,這個人站在這個位置上拿著資源就可以通過國家政策保障、社會地位認同和資源運作再發展戰爭以外的事情,而不是寅吃卯糧只空有獲勝有功之名而無余蔭之實。
就比如秦二十級軍功制,哪個人到了哪個爵位就可以享受到這個爵位帶來的實際利益,不用再憂慮明天不打仗了沒有戰獲俘虜就得餓死了。
他是奮者還是惰者是另一件事,你作為上位者,你追求發展,你就得先讓民眾能有盈余資源空出時間和心思,再設法誘導他的時間和心思走上發展的道路。
張不疑又講了一通這樣的道理,須卜阿黎耶終于听明白了“那麼我該做什麼樣的軍功制度呢?”
“我秦的二十級軍功制並不適合你,既是你眾沒有我秦的深厚底蘊,不能明白二十級軍功制,也是錫豐國尚且虛弱,沒有那麼強的結構和組織能力消化二十級軍功制。”
“我皇帝陛下策,你可以先設六級軍功制,既六等軍爵,每等軍爵有如何賞賜,又如何建設,我再與你說明。”
喜歡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