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宏現在對藩屬國的統治還是以經濟扶持為主,是以大秦帝國的龐大經濟體實力驅使著諸藩屬國競爭的方式推進制度改革。
比如諸藩屬國的土地改革、國家體制改革、生產制度改革、貨幣改革等等都是如此,這些都不是嬴宏硬逼著諸藩屬國進行改革的,而是哪個藩屬國不這樣改革就競爭不過其他藩屬國。
哪個藩屬國若不進行土地改革,那麼基于土地之上的一切制度、生產、經濟、民生、軍事就都無法推行,不進行國家體制改革則無法平衡受經濟大浪潮和國內外環境影響的愈發激烈的權力矛盾和階級矛盾,不進行生產制度改革就會在由大秦帝國主導的經濟大浪潮中失去競爭力,不進行貨幣改革就要徹底被經濟大浪潮吞噬。
這些改革都不是嬴宏強加逼迫諸藩屬國進行的,但諸藩屬國不跟隨著嬴宏的指揮調度主動進行改革就是不行,哪個不改革哪個就會死得很慘。
至于藩屬國朝不朝貢,嬴宏就真的無所謂了,藩屬國朝貢也好不朝貢也罷,嬴宏真的很難缺少藩屬國朝貢的那點兒東西。
可西秦王國還沒有這樣的實力,西秦王國現在所具備的只有武力優勢,所以扶甦就要使用更多手段加強與藩屬國的聯系。
在扶甦開出的兩個條件里,藩國與屬國孰優孰劣其實明白透徹,匈奴人現在也很需要西秦王國的政治扶持完成自身從部落到國家的過渡,所以須卜阿黎耶甘願成為扶甦的藩臣。
接下來就要商討須卜阿黎耶的藩國名稱。
須卜阿黎耶咬定了匈奴人是夏後氏的後裔,所以就想自稱夏國。
扶甦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無理的請求,如果讓須卜阿黎耶稱了夏,正經的夏後氏後裔如姒鬢不得跟嬴宏、扶甦鬧呀?
須卜阿黎耶又想自稱撐犁國,扶甦也不同意。
由匈奴人建立的秦國的藩屬國怎麼能自稱天國呢?
須卜阿黎耶不敢再提議,便請扶甦賜名。
扶甦這才滿意。
畢竟如果扶甦不停止對匈奴人的追殺,現在匈奴人在哪埋著呢都還不知道呢,如今扶甦施以恩德允許匈奴人建國,匈奴人怎麼敢再求取命名權?
扶甦早有思考,便賜予須卜阿黎耶所建之國“錫豐”的名字。
“錫”字通“賜”,如《詩經•大雅》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豐”字通“封”,本義是種樹。
古代諸侯受命新封國成立後,即在所封疆土的邊界上培土種樹,故引申為邊疆、邊界,後來又引申指給予稱號或官爵。
扶甦用“錫豐”二字就是自己賜予須卜阿黎耶藩國的意思。
至于錫豐國的疆域範圍其實就是小問題了,扶甦令人打開地圖手指一劃,便確定了北抵多瑙河下游,南至達達尼爾海峽,東至博斯普魯斯海峽,西至羅多彼山脈的這近五萬平方公里區域為錫豐國的基本疆域。
若須卜阿黎耶再能向南擴張,甚至統一巴爾干半島,扶甦也不介意須卜阿黎耶在巴爾干半島稱王。
喜歡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