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嬴宏有涉及貝勒尼基三世為自己塑造巨像的事,也就是說如果貝勒尼基三世之後食言,嬴政再對托勒密國降罰也不是不教而誅了,嬴政也就不用再惦記著自己的巨像了。
有了嬴宏兜底,娜菲迪利也就不用再每天追進度了,只要等著大秦國企商隊帶來嬴宏繪制的嬴政的畫像、塑造圖冊和工技冊就行了。
其實塑造巨像並不難,若用熔鑄煆接之法,短則幾個月,長也不過兩年,托勒密國就能完成嬴政的二十米的巨像塑造。
但兩年後正是大災之年呀,嬴宏哪能讓嬴政的巨像剛立起來就被震塌,況且這也不利于大秦帝國的統治。
所以是嬴宏故意拖慢了托勒密國塑造巨像的進度,先叫大秦國企商隊帶去圖冊,這就拖到七月份以後了,娜菲迪利等人再研究明白嬴宏用秦文寫作的圖冊、工技冊有需要至少一個月,這就能拖到九月份了。
屆時托勒密國與羅馬國的貿易交流也將穩定,貝勒尼基三世就要順勢先在申丞城設立銀行,嬴宏按照約定也要分給托勒密國一部分印花稅,這就又取走了托勒密國一大部分金銀銅。
所以拖著拖著嬴政的巨像至少也要三年以後才能塑造完畢了。
嬴宏還怕嬴政誤會,又專門去信向嬴政解釋。
嬴政清楚其中利害,也就如常回信,沒有多說什麼。
在遷都事中,在政治上貝勒尼基三世和娜菲迪利是依靠著嬴政的威嚴才開始真正掌握權力,而在軍事上,貝勒尼基三世依然要依靠秦軍。
現在章平要在申丞城和亞歷山大城之間來回奔波,貝勒尼基三世也就不可避免的要開始多接觸馮敬。
馮敬為將悍勇,襲其父馮無擇治軍之法,善騎射,習突襲。
這就很不簡單。
因為在嬴宏之前秦軍沒有馬蹬,嬴政朝的騎兵也多是以偵查刺探為主,並不是以正軍作戰為主要。
在沒有馬蹬的情況下騎射也是一件極難的技術,可知馮敬也算是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
後嬴宏以突騎之戰法兩敗匈奴,秦騎兵便開始演習突襲戰法,馮敬便是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學會的統率突騎並熟用騎兵突襲。
只不過這次馮敬統率的軍隊里多是步兵,騎兵也不只有馬,還有駱駝。
將領統軍從來不止有作戰這一項科目,還要養軍、治軍,要使軍隊時刻保持戰斗力。
從統軍鎮守一方無失來看馮敬也確實是一位將才。
但馮敬也還有另一面,既為臣忠直。
若是在君之側,守社稷之域,為臣忠直當然是好的。
可現在馮敬是在托勒密國統軍,而托勒密國雖然名義上已經是大秦帝國藩王國,卻還有很高的政權獨立性,尤其統治托勒密國的還是外族。
在這種情況下馮敬的為臣忠直可就有點兒麻煩了,說簡單點兒就是對人做事沒有章平會拐彎,事事要先為秦爭利。
這就難免要和貝勒尼基三世發生些矛盾。
喜歡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