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貝勒尼基三世依靠秦人,至少遷都之事就出不了大的意外。
遷都一開始,貝勒尼基三世就請嬴政為這座新城賜名。
其實嬴政也不喜歡賜名,不過這新城總要有個名字,原本歷史上的“開羅”這個名字又意義不清不楚的,而且命名權象征著歸屬權。
所以嬴政賜名這新城作申丞。
“申”字的本義為電、閃電,又引義神明、鬼神之義。
“丞zheng)”字的本義為拯救,是“拯”字的本字。
所以嬴政給這座新城賜名的“申丞”之意是“神明拯救”或者“神明救贖”的城邑。
要求真“申、丞”這兩個字的本義都要追問甲骨文和金文,所以還要有人給貝勒尼基三世講解嬴政為什麼會取這兩個字。
貝勒尼基三世明白城名意思後自然歡喜,嬴政給這座新城取名申丞不也代表著嬴政承認並庇佑貝勒尼基三世嘛。
當然了,貝勒尼基三世請嬴政承認並庇佑自己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雖然嬴政不會過問,也不會有人過問貝勒尼基三世,但貝勒尼基三世和娜菲迪利要抓緊落實在申丞城為嬴政塑造巨像的項目,要不然惹的嬴政不高興了後果可就不好想象了。
可要單憑娜菲迪利搞定塑造巨像事的話,宗教祭司之眾既要先找來畫師為嬴政畫像,又要征集工匠技人研究塑造巨像的材質、繪制塑造巨像的比例圖樣等等。
且不說嬴政願不願意空擺造型讓娜菲迪利找來的畫師畫像,嬴政也沒那麼多閑工夫在申丞城中等著娜菲迪利落實塑造巨像事呀。
所以在請示了嬴政的行程安排後貝勒尼基三世既讓娜菲迪利按部準備又要再求嬴宏。
因為想來嬴宏那里肯定有嬴政的畫像或者照片,而且嬴宏技藝百通,什麼事都懂,貝勒尼基三世就想當然的以為嬴宏也懂怎樣塑造巨像。
不過說實話,嬴宏確實懂一些怎麼塑造巨像,咸陽宮左右的十二尊銅像就是嬴政令人築造的嘛。
只不過那通通三米多高的十二尊銅像既是需要用料足,也是因為體積較小,所以都是實心的。
現在要為嬴政塑造巨像當然不能只造三米多高了,怎麼著不得奔著二十米造?
既然是要奔著二十米造,那就不能造實心的了,要不然貝勒尼基三世即使不累死也該窮死了,想獅身人面像也不過才六米來高嘛。
所以嬴宏給貝勒尼基三世現畫了一套嬴政的畫像,並繪制了塑造巨像的具體圖冊,又寫了塑造巨像的工技冊,還去信和貝勒尼基三世商量,如果貝勒尼基三世為嬴政造二十米的純金巨像有困難,自己可以替貝勒尼基三世分擔一些黃金壓力。
這是實實在在向嬴政表忠心的事,貝勒尼基三世哪敢再請嬴宏幫自己分擔黃金的壓力。
而且這二十米的純金巨像是空心的,托勒密國還是能承擔的起貝勒尼基三世向嬴政表忠心的代價的。
喜歡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