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增加了一萬精銳部隊,但是海山僅以此鎮壓大都周邊的不穩定因素。想要恢復大元朝曾經的榮光,只靠軍隊已經解決不了問題。
內政,必須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大量的漢人官員被提拔,乃至大肆封官授爵。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一時之間出現了許多的一二品高官。一些王公貴族,甚至連駙馬都被封了“一字王”。
海山試圖以此凝聚人心,卻不知官爵封得越多,卻會讓越多的人感覺到不平衡。
有人感覺到了中興的希望,有人則認為這是在倒行逆施,將會讓大元國徹底脫離蒙古人的傳統而走向滅亡。
其中反對聲最大的是海山的同胞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
為了安撫自己這位摒棄了漢名“壽山”的親弟弟,海山不僅立其為太子稱“皇太弟”,還將中書省交由壽山兼領。
于是,大批蒙古老臣,包括離開怯薛軍的月赤察兒與原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全都投入壽山麾下。
中書省由此幾乎成為一個獨立的小朝廷。
無奈之下,海山又設尚書省。以崇尚儒學的哈剌哈孫為丞相,負責新鈔的發行。
作為皇帝,海山是個相當努力而且很有抱負的皇帝,但是努力的人並不一定就會成功。
如明末的崇禎。
一套組合拳下來,朝廷財政不僅沒有任何的好轉,反而愈加慘淡。
新鈔發行半年之後,再次宣告失敗。因為沒有一個商人,願意承擔新鈔貶值的風險而接受“至大銀鈔”。
蒙古官員與漢臣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大。忽必烈都未能解決的問題,對于海山而言,同樣是一道根本無法逾越的鴻溝。
以壽山為首的中書省與聚集了大批漢臣的尚書省之間的矛盾,甚至超過了當年的安童與桑哥。
朝廷,在海山的努力之下,從一盤散沙變成一堆永遠也聚不起來的沙末。
……
三年來,日月島部除了徹底消化高麗所剩不多的資源與人口,進一步圍困日本,大肆擴建南洋各島國的基地,最大的收獲則來自西北明軍。
在商隊的輔助與噶瑪噶舉喇嘛的配合之下,明軍西出玉門關,直抵與察合台汗國相接的北庭首府別矢八里。
每下一城,明軍便留下幾個喇嘛,或接管城中的薩迦教派,或興建寺廟。同時以商社的名義營建客棧、酒樓與倉庫。
商業先行,寺廟相伴,軍隊威懾,宗教施恩。
而且明軍在西域,或除暴或招收馬賊,雖然不可能秋毫無犯,但輕易不涉及當地的勢力之爭。不過只要誰惹到了商隊或是寺廟,必定千里追殺,不死不休。
由此西北明軍在西域聲名大振,三年時間已經發展成為一支擁有三萬騎的雄兵。而商社也已經在天山北麓,收購了一個佔地近萬頃的馬場,其中有天馬六萬匹。
至大二年秋,朝廷與江南的三年停戰協議到期。只是無論是愈加糜爛的朝廷,還是高歌前行的江南,都沒有哪方主動提出要延續這份協議。
江南名義上還是朝廷治下,朝廷實在無法放下臉面主動提出停戰要求。
而對于江南來說,戰或不戰,都已經不是個問題。
若戰,將朝廷勢力摧毀無非是投入兵力多少、能否承受得了巨大傷亡率的問題。
不戰,經濟上已經無法自給自足的朝廷,終究會被溫水煮熟而爛透。
但是,在壽山的主導下,中書省的聲音卻越發的強勢。
一方面要求河南行省的稅賦必須如數上繳朝廷,另一方而開始派兵屢屢越過黃河,襲擾南岸。
甘麻剌顯示出難得的強硬姿態,陳兵南岸,予以堅決的阻擊。甚至偶爾也有兵馬越過北岸反攻朝廷軍隊。
戰火,在黃河沿岸星星燃起。
而此時的皇帝海山,卻因為數年的徒勞無功,而開始沉迷于酒色,不能自拔。
江南求戰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以不同的姿勢,撲向窩居于杭州的甄鑫,讓他不勝其煩。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所有的古人,對于一統天下,似乎都有一個無法割舍的執念。尤其是在己方擁有絕對優勢的時候,這樣的執念便更加的難以熄滅。
甄鑫可以理解這種執念,也無意于壓制這樣的希望,卻無法接受一定要通過戰爭來解決統一問題的手段。
再大優勢,戰爭都會將無數人卷入進去,肆意絞殺。
何苦呢,都是同胞!
當你真正擁有了經濟、民生、人口、制度等各方面的優勢之時,根本就無需通過戰場上的廝殺,便能讓對方降服。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
但是,即便以甄鑫如今的威望,卻依然阻止不了噴薄欲發的求戰情緒。
他可以輕松地讓江南民眾為他去死,卻無法讓他們不為他而死。
十一月的杭州城。
自北往南,半條的御街之上,已經連續擺了十天的流水席。
花甲老丈日賜一席,青壯者限領辰光。無論士庶貴賤,都可憑象牙籌入座,享受近乎無窮盡的佳肴。
全部免費!
來自天南地北,無數的賀禮,都被折現成流水席上的一道道菜肴。
有西域的駝峰炙,有草原的烤全羊,有遼東的冰參羹,有嶺南的椰酷盞。一字擺開的銅爐火鍋旁,更是鋪滿了各色的肉食菜蔬。
每百步便搭彩樓一座,有北雜劇,有南戲文,有吳儂軟語輕唱,也有胡女飛旋如畫。
城外已經綻放了十個夜晚的煙花,更是將冬日的杭州,染成了金色的海洋。
不過,喧鬧被牢牢地控制在御街的北部。
以後宅市街甄宅為中心,方圓五里之內,一片寂然。
雖然談不上鴉雀無聲,但是路過的行人,總是不自禁地放慢腳步,怕吵到宅院之中,剛剛滿月的那位公子爺。
這是甄家的第四個孩子,而且,是個男孩!
不僅意味著江南有了未來,也意味著這個天下,除了中書省直轄區域的小塊地方之外,西至西域東及高麗,包括吐蕃青藏之地在內,都有了“太子爺”。
天下,可以去爭一爭了。哪怕甄公子為此而戰死沙場,所有人都不會無所適從。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