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元1399

第701章 兵圍臨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老大河 本章︰第701章 兵圍臨洮

    天下大亂,便是英雄輩出之時。

    當年的劉皇叔,僅憑四川之地便可三分天下。如今的四川絕不比當時條件更差,一旦不用往外輸送糧食,以物阜民豐的天府之國,未必不能養出一支傲視天下的雄兵!

    到時,北地、江南加上一個四川,豈不又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同樣是姓劉,已是一省丞相的劉任就不信自己會做得比賣草鞋的劉皇叔更差!

    只是讓劉任感覺很不舒服的是,重慶那批人,死活不願听從自己的調遣,卻更願意與日月島合作。甚至于希望讓成都徹底奉甄鑫為主,共擊北兵。

    重慶人的腦子,在四川人看來一向都很有問題……劉任暫且沒空管他。一段時間的厲兵秣馬之後,劉任以強大的經濟實力,迅速地從四川全境征集到六萬兵馬,並交給自己的佷兒劉召統率。

    加上各地原有的鎮戍軍,四川行省便擁有了十萬可戰之兵。

    以這些兵力,爭奪天下估計力有不逮,但守住四川想來綽綽有余。

    听聞北兵南下,一路攻漢中,一路取川北。劉任接受了日月島軍的情報援助,卻拒絕讓重慶有一兵一馬進入四川。

    一萬兵力迅速陳兵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

    又沿著金牛道,分別于朝天驛、天雄關兩處留下五千兵駐守。剩下的三萬人馬,則布陣于入川的首道屏障陽平關之前。

    自重慶前來成都的張箏與王清晏,曾建議劉任,可以利用金牛道險駿難行的特點,將北兵放入之後,重兵守住劍門關,以此拉長來敵的後勤供應線。同時,利用周邊兵力,實行游擊戰術,攻其後路,以此迫其退兵,再餃尾而擊。

    這計策算是穩當,可是劉任卻覺得自己有必要以此戰打出川軍的氣勢。

    因此,沿途的兵馬要有,劉召也做好了在陽平關之前,一戰退敵的準備。

    卻沒想到,川軍一觸便潰。

    緊跟在匆匆南撤的川軍之後,北兵輕松地接連攻下朝天驛、天雄關。甚至于劍門關也只阻擋了北兵一天時間,便即告破。

    哪怕在劍門關安排一萬頭豬,可能都守得比川軍更久一些。

    成都告急!

    這消息傳至漢中,對攻防雙方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滿營皆傷的官兵,本已頹勢漸顯,卻又突然迸發出強大的斗志。

    掌控金牛道,堵住川兵北上的可能,漢中便成為頂在北方的一座孤城。只要鐵穆耳再增加一些兵力,掃清周邊隱有反意的城池之後,便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與糧食運來漢中。

    此城,早晚可破!

    吃住全在城頭上的李登平,卻依然一副不正經模樣,對著守城的士兵或捶或罵,或拳腳相加,或恐嚇威脅。

    搞得城牆之上,日夜不得安寧。

    可是士兵們,卻不見叫苦,反而更得其樂。

    緊張的氣氛,在這位長官的嬉笑怒罵之中,迅速地煙消雲散。

    其實確實沒什麼好緊張的。

    漢中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時間,但是守城的將士至今為止傷亡率不到兩成。

    李登平下了死命令,但凡有輕傷者,必須得下火線接受救助。這樣就可以保證這些傷兵在最快的時間內,恢復戰力,重返戰場。

    有充足的藥材,有完善的後勤保障,有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只要不犯蠢、不自亂陣腳,哪怕守個三年五載,李登平都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當然,最大的功勞應屬二十尊威遠炮。

    城外敵兵幾乎個個帶傷,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都埋進數顆小鉛彈。雖然短時間之內,戰力似乎沒有太大影響,但只要等到滲入肌骨之內的鉛毒發作,城下兵馬便會是一堆任人宰割的刀頭活鬼。

    金牛道失守,危及成都,李登平只好絕了出城反攻的念頭。他必須珍惜每一兵每一馬,輕易不能損失,以準備應付西北官軍的大舉來襲。

    最終能否守得住漢中,最終還是得看初戰告敗的西北明軍,是否還有雄起的可能。

    臨洮城頭。

    看著城外的兵馬,鐵穆耳緊皺眉頭,眼中陰翳如墨。

    讓鐵穆耳惱火的並非是西北明軍的三萬兵馬,而是五千氣勢昂揚的吐蕃兵!

    在蒙古鐵騎橫掃天下的時候,吐蕃騎兵早已落幕。並非是因為他們不夠強悍,而是由于吐蕃內部數百年的紛爭,將本就數量不多的吐蕃騎兵幾乎消耗殆盡。

    高原之上,環境惡劣,普通牧民生活相當艱難。生兒育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道鬼門關。而且,家中好不容易長大的男孩,首先會選擇去寺廟出家修行,其次才可能加入軍隊。一旦戰爭來臨,許多沒來得及傳宗接代的男人,便會讓高原上本就少得可憐的人口,變得愈加地曠人稀。

    同等兵力之下,若是正面接敵,蒙古騎兵未必就會是這些吐蕃兵的對手。更何況,現在的蒙古騎兵,又怎能與當年的鐵騎相比?

    這倒也罷了。

    讓鐵穆耳覺著疑惑的是,為什麼吐蕃兵會與西北明軍一起,攻打自己?

    是誰把這些吐蕃人帶下了高原?

    難道烏思藏出現了自己不知道的動亂?

    長期以來,為了對吐蕃地區形成有效統治,朝廷一方面扶持薩迦成為吐藩實力最強的教派,另一方面卻也允許其他教派存在並同時在中原與草原發展他們的勢力,以此牽制薩迦。

    如此,在吐蕃忙于教派之爭的時候,忙于瘋狂擴張而需要大量僧侶的時候,便永遠不會形成一支強悍的部隊。

    有五千吐蕃兵,三萬明軍何止是如虎添翼。

    出城野戰,鐵穆耳已經沒了任何的勝算!

    可是困守于此,又如何能讓敵兵退去?

    更何況,自己只剩下了一萬兵馬,周邊再無可以調用的兵力,僅憑一座本就殘破的臨洮城,又能守住多久?

    連續數天,鐵穆耳只覺胸悶難耐,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這天夜里,有信使終于突破城外的敵兵,送入兩份情報。

    一份來自川北,這支部隊已經自金牛道順利攻下劍門關,成都指日可下。

    大喜之余,鐵穆耳又拆開另一份來自上都的情報。

    “上都被攻破,王子被活捉……”

    “噗!”

    一口郁積于胸的鮮血,終于狂噴而出。鐵穆耳直挺挺地栽倒下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滅元1399》,方便以後閱讀滅元1399第701章 兵圍臨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滅元1399第701章 兵圍臨洮並對滅元1399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