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546章 心之所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546章 心之所慮

    送別各路大軍後,白𠤖和身邊的官員士族談笑風生,端的是一副和藹可親的好模樣。

    尤其對著並州刺史雍修遠這位“現管”,話更是說得含蓄而微妙。

    “滎陽來人,送了好些佳釀,雍刺史可得好好品嘗一二!”

    他隨口提一句滎陽,旁人會順理成章的認為是出自他的岳家滎陽鄭氏,引發無限遐想。

    白𠤖釋放善意,雍修遠自然欣然接受,“能被白大公子看得上,自是世間難得的珍品。”

    白𠤖默笑不語,滎陽盛行土窟春,但他要送出去的卻是地瓜燒。

    杜喬難以融入的核心圈子,李弘業受限于年紀,旁人也不會當真尊重他的政治身份。

    如今祭天大典已過,戒備逐漸松懈,正是游覽並州名勝晉祠的好時機。

    杜喬邀請道︰“弘業,我們四處逛逛如何?”

    李弘業點頭如搗蒜,乖巧應允。

    細說起來,晉祠佔地面積並不大,杜喬過往曾在斷句殘篇中見過兩行關于它的介紹,可惜簡略至極,僅提及了悠久的歷史,對其中的山水樹泉一筆帶過。

    如今帶著李弘業一同觀賞,杜喬發現自己對晉祠的了解寥寥無幾,難以細說。

    許多景致便是如此,初見時或許平平無奇,但一旦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背景,便會驚嘆于那份厚重與磅礡的力量。

    杜喬正是撓頭之際,突然瞥見了救星,“少琰!”

    柳琬轉過頭來看,發現兩人,“長林,你也來欣賞景色?”邊說邊邁步走來。

    柳琬走到近前,發現杜喬身後還藏著一個人,“小郡公。”

    李弘業並不認識柳琬,只是微微抬頭望向杜喬。

    杜喬介紹道︰“這是河東柳氏十一郎。”

    李弘業禮貌地點頭回應,“柳郎君。”

    柳琬好不容易遇見正主,但看李弘業的身高、年紀,便不在他面前提那些少兒不宜的話題,專心和杜喬探討起風景人文。

    “游記我倒是看過兩本,但對山西的介紹卻是少之又少。”

    時人閱讀游記,更偏好江南風光,比如倩娘。

    杜喬︰“我亦只是從各類古籍中听聞過晉祠之名。”

    柳琬提議道︰“不如尋廟祝來講解一二。”

    南衙將官對此不感興趣,並州本地人早就看慣了,沒有新鮮感。真正感興趣的唯有他們這些“多情”的文人。

    廟祝為了香油錢,勢必會進行某些夸張,但這正合他們心意。

    不多時,柳家僕役請來一位老廟祝,引領著一行人仔細游覽,順便說些古老的故事,動不動就追溯到周朝。

    從晉祠的名號就知道,不算硬貼金。

    李弘業腦子里灌了一通神乎其神的故事,待廟祝離開之後,方才小聲道︰“廟祝說,難老泉是晉水的源頭。可我看《山海經》中所言,晉水是從縣雍山流出來的。”

    柳琬不經意打量李弘業一眼,年紀尚小身居高位,居然能忍住辯論取勝的沖動,待人離開後才開口詢問。是不在乎還是天性怯弱?

    杜喬︰“難老泉通過智伯渠匯入晉水,說它是源頭並無不妥。或許是之一也或許是唯一。”

    “《山海經》所述皆是神仙志異故事,方圓十里內,並無一座名為縣雍的高山。”

    杜喬善于引導,“你若是有興趣,可以沿晉水溯流而上,探探它的源頭究竟在何處。”

    李弘業輕輕地搖了搖頭,“沒興趣。”

    一行人出了晉祠大門,清早的喧囂早已散去,周邊只剩下稀疏的幾群人。

    李弘業在護衛陪同下,牽著他的小馬去吃草。

    杜喬終于逮到空當,問道︰“少琰今日為何心事重重?”

    柳琬沒想到杜喬竟能看出自己的異樣,笑道︰“這從何說起?”

    杜喬直言,“你往昔並不沉溺于風景。”

    柳琬輕嘆一聲,“我所憂慮之事,如今尚無定論。”

    杜喬原以為柳琬是擔心剛剛出征的南衙諸衛和並州大營,憂慮對突厥戰事的結果。但听語氣,顯然並非如此。

    柳琬︰“呼圖可汗集兵十余萬一路南下,若是萬一,南衙和大營沒攔住,山西之地盡皆空虛,朝廷會從何處調兵支援?”

    杜喬萬萬沒想到柳琬居然是心憂此事,率先分析眼下的局勢,“山西、河東、河南的郡兵都不能用了。”

    柳琬點頭表示附和,“地方郡兵不堪用,能動的就是兩都的兵馬。”

    兩人的目光不經意地交匯在一起,隨後又不約而同地避開。

    兩都的兵馬情況,他們豈會不清楚?

    北衙是天子親軍,向來是跟隨皇帝行動。

    南衙十六衛看似兵多將廣,但身負鎮壓長安和關中的重任,每年能活動的也就幾個衛,如今並州已經壓上四衛,余下能動彈的寥寥無幾。

    經過一番排除法,最佳答案已經出來了——洛陽兵。

    戰斗力暫且不提,洛陽兵若是支援山西,勢必要從河東過路,再經過三州故地……

    杜喬和柳琬從身到心都拒絕這一結果。

    杜喬懷疑,洛陽兵再過一次境,好不容易扶起來的太平縣百姓,恐怕連紅薯都不願再種了。

    柳琬輕輕吐出一口氣,轉頭望向遠處喂馬的李弘業。

    嘆道︰“當初李大將軍領兵時,洛陽兵的戰力和軍紀尚可,只是如今……”名聲爛完了。

    杜喬提議,“莫不如向範將軍打听一二,朝中可有合適的統帥。”

    柳琬並不否認這是一個退一步求其次的“好”主意,只是行軍過處,總有萬般不如意,尤其是軍隊不做人的情況下。

    往昔柳琬總以溫文爾雅的士族公子形象示眾,今日卻隱隱透露出些許鋒芒。

    “幽州大營不是更近嗎?”

    關鍵從幽州支援並州,不用經過河東。

    杜喬對于柳琬這打破政治潛規則的提議,驚得差點合不攏嘴。

    從地理上來看,幽州和並州大營更近,甚至他們有一部分防區都是相鄰的。

    但賬不是這麼算的。

    並州大營可以一定程度接受朝廷插手,因為這是默認的規則。

    但幽州大營的兵馬若是敢過境,那就叫撈過界了。

    幽州大營名聲一般,換盧照來,能罵上三天三夜。

    到時並州大營是打突厥,還是和幽州火拼都是未知數。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546章 心之所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546章 心之所慮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