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在花果山入口處緩緩下車,由于並未懸掛任何招牌,他們一時竟也有些茫然,不知具體在何處。
只隱約可見前方是一片田園風光的莊子,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眾人依次從車上走下,祝明月轉頭對師徒二人說道︰“先用飯,之後再上山。”
玄靈只能點點頭,這田莊看上去待遇還算不錯,至少午食有著落了。
程珍玉早已等候在門口,見眾人到來,連忙迎上前去,輕聲呼喚道︰“娘子。”
祝明月微微頷首,“我們邊吃邊說。”
程珍玉在前頭引路,帶著眾人向食堂的方向去。
玄靈跟在眾人身後,眼前出現的是一排長長的棚子,里面蹲坐著許多力工,他們正低頭啃食著手中的雜糧干餅。若是覺得口干舌燥,還可以去旁邊的湯桶里舀上一碗熱湯來解渴暖身。
在這些勞作的人群中,有一個現象引起了玄靈的注意,這些明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中,既有男子也有女子。這在其他地方可不多見。
玄靈等人因身份稍高,淨手後被恭敬地請到了棚中一處空位上用餐。
祝明月和程珍玉則去了最里面的房間,那里掛著竹簾,頗為私密。
玄靈環顧四周,發現坐在自己周圍的人,至少都是管事一級的人物。
趙大夫招呼道︰“道長可是祝娘子請來,要去五莊觀落腳的?”
山里新修的那座道觀,名曰五莊觀。
花果山里建五莊觀,算是祝明月一點點惡趣味。
玄靈不知道觀的名字,但出于常識,本地應該不會同時存在兩座道觀,只能點頭應是。
客氣問道︰ “貧道玄靈,這是小徒明玉。敢問老丈如何稱呼?”
玄靈師徒穿道袍,自然是好認的。趙大夫身上的藥味遮都遮不住,一看就是拐了十萬八千里的同行。
常言道醫道不分家,玄靈一眼就看出,誰才是能和他說得上話的人。
趙大夫禮尚往來,“鄙姓趙,鄉野大夫,旁邊的是老夫的孫子金業。”
趙金業看起來比明玉要大上兩歲。
趙大夫接著問道︰“道長可有忌口?”
道門派系千千萬,連忌口都各不相同,若真沖撞了,玄靈師徒倆只能啃干餅了。
玄靈客氣道︰“只有四不食。”
牛肉、烏魚、鴻雁、狗肉,各取其善、孝、貞、忠,故而不食。
嶺南煙瘴之地,連蟲子都吃,比之中原同行少了許多忌諱。
趙金業懂得意思,去打飯處取了四份飯食,放在一張托盤上帶回來。
說是四份,其實也就是四碗。粟米飯做底,上面鋪了一層碎肉炖豆腐。
于普通百姓家是不錯的好飯食,更何況這荒野之地。
趙大夫連連勸道︰“多吃點,待會還要上山,五莊觀萬事初啟,正是需要你們師徒二人下力的時候。”
說到五莊觀,玄靈連飯食都顧不上,急忙問道︰“道觀現今如何?”
趙大夫只听人提起過,“開工半個多月,大體該是完成了。”
玄靈臉上不禁露出幾分失望的神色,“半個多月。”
地基打完了嗎?師徒二人豈不是要幕天席地。
趙大夫瞧出玄靈的擔憂,安慰道︰“百來號人上去做工,從天亮干到天黑,進度不會慢。”
說到興頭,“待會我也去看看。”
趙大夫的工作範圍頗為寬松,主要就是來花果山看看,哪些邊邊角角能種點好看又無毒的藥材。
微毒的也行,只要客人不特意作死,一口氣吃下好幾斤,想來不會見閻王。
用過飯後,眾人先乘車後步行上山。行李等物由早安排好的挑工背上山。一路蜿蜒曲折,看起來頗為壯觀。
趙大夫解釋道︰“花果山剛剛動工,道路尚未完全修通,只能步行上山。”
玄靈笑道︰“這般已是極好了,”比嶺南強多了。“山路便是要這般蜿蜒才有趣味。”
趙大夫也不好言說,花果山往後是要開門迎客的,總不能真叫客人累著。
計劃書里連專為想挑戰自我冒險的客人的滑竿都備好了。
眾人先沿著大路前行,走到盡頭時,十來個工人在此處拉著牛車和石碾修路。
眾人並未繼續向前,而是拐到旁邊一條小路上。
玄靈低頭看地面上的痕跡,印記深刻而清晰,近段時間以來有不少人經過這里。
祝明月等人走在最前頭,玄靈也不去湊那個熱鬧和東家套近乎,而是和趙大夫的一群藥工混在了一起。
除了趙大夫外,其他人都背著竹簍,里頭放著各色工具,顯然是上山來采藥的。
每當遇見可心的藥材時,趙大夫便會使個眼色給趙金業,後者立刻就指揮起藥工們動手采摘起來。
若是遇到一些格外有價值的藥材時,趙大夫還會另外交代一句︰“全株挖出來,移栽到藥田里去。”
玄靈奇道︰“趙兄種藥?”
趙大夫謙虛道︰“嘗試而已,試種兩年,活者不過半數。”
玄靈笑道︰“已是不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大夫忽而想到一事,問道︰“老夫乃天命之年,道長仙壽幾何?”
玄靈說起官方數據,“貧道八十有余。”
趙大夫卻是有些不信,玄靈爬山面不紅氣不喘,瞧著比前頭的祝明月還強健幾分,再者他是大夫,玄靈再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骨齡也不可能超過八十。
面對趙大夫探究的神色,玄靈低聲說起實話,“貧道入門時,師父說人生于世間,便算立住了。”強行給他加了三十歲。
趙大夫提點道︰“年輕些好,祝娘子喜歡年輕能干活的。”
玄靈若真是八十好幾,在祝明月手下干不了幾年,就要給他準備後事,多不劃算!
玄靈會意,“多謝趙兄提醒。”
日後再不會在祝明月面前提他是八十有余的老仙人。
眾人在山間跋涉一個多時辰,終于到達目的地。
玄靈師徒二人不禁抬頭仰望那座據說只建了半個多月的道觀,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映入眼簾的,是一道兩人高的青磚圍牆,牆頭布滿了用于防盜的尖銳陶片,顯得異常堅固。
明玉不由自主道︰“這樣誰還敢跑到道觀里偷東西。”顯然師徒倆以前的日子也不好過。
趙大夫自以為窺得真意,“深山老林,是得多防備一些。”
李匠人、劉匠人和周木匠站在道觀門口,迎接東家檢查工作。
祝明月入目第一眼,就對高大的圍牆很是滿意,對程珍玉道︰“待會去對面山上瞧一瞧。”在高處是否能看清道觀內的虛實。
程珍玉輕聲應道︰“是。”
祝明月居中介紹道︰“玄靈道長,這幾位是負責五莊觀建造的匠人師傅,若有什麼地方不合規矩,還望您不吝賜教。”
李匠人客氣道︰“我們也是第一次建道觀。”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