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暗自揣測,姚壯憲的藥,究竟是真有奇效,還是他早就習慣,所以這會狀態才這麼好。
現在唯有死馬當活馬醫。
雙手接過,輕聲言道︰“多謝。”
段曉棠端著一個竹碗過來,“來,喝點姜湯。”
林婉婉接過,一碗辣辣的姜湯混合口中的苦味,恨不得立刻投胎去。
師徒倆身體不適,吃不下任何東西,段曉棠見狀也無法,只能讓她們先回車上休息,餓了就啃干糧。
沒有固定的營帳,師徒倆再不樂意,也只能回到那個充滿不愉快記憶的地方。
次日出發前,吃了姚壯憲的藥,吐倒是不吐了,但那味道實在太苦,如同重錘擊打味蕾,將七情六欲全壓下去。
生無可戀。
林婉婉終于和另外兩個太醫打了照面,都是一副淒淒慘慘戚戚的模樣。
林婉婉心想,還不如給我一碗迷藥,一路睡到並州,省得遭這些罪。
許是適應了兩日,幾人還能圍著篝火,用林婉婉帶來的小鐵鍋,煮上半鍋白粥暖胃。
林婉婉喝下半碗粥後,空蕩了一天的胃,終于有了一絲滿足感,也有了說話的力氣。
半開玩笑道︰“姚太醫,你的藥後勁太大了!”
姚壯憲理直氣壯道︰“那是我特制的舟車丸,專為長途跋涉之人所備。”
林婉婉半靠在姚南星身上,回憶姚壯憲推薦時的言語,質問道︰“只苦了一點?”
她們苦了一天。
在座都是行家,且不似林婉婉瘸了一條腿。
齊和昶同樣吃了姚壯憲的藥,分辨藥材道︰“這藥是小柴胡和左金丸合方,另加了當歸、白芍……本該微甜微苦。”
質問道︰“姚太醫還加了哪兩味藥?”
巫德庸在一旁隨手撥弄著柴火,淡淡地說道,“齊太醫既已言明缺了兩味,其中一味必定是黃連。”
指著姚壯憲道︰“你們這些瘍醫啊……”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擅長配藥,就不要配了。
圍觀高手過招,林婉婉師徒倆一臉懵逼。
她倆頂多猜里頭有黃連,並非來自醫學知識,而是常識。
姚壯憲聞言,也不生氣,只是笑道︰“就說你們現在清不清醒吧!”
一句話將眾人堵得啞口無言。
齊和昶︰“到白芍就差不多,再往後畫蛇添足。帶來的那點效果,不足以抵消它的苦處。”
能用舟車丸的多是出行的貴人,誰願意吃這些苦藥。
姚壯憲點頭道︰“往後改了方子便是。”
再問道︰“明天還要麼?”
現在在路上,萬事不便,能用的只有原版配方。
眾人齊齊搖頭,一來望苦卻步,二來自覺適應了旅途的艱辛。
齊和昶︰“若還覺不適,可按合谷穴、羶中穴緩解癥狀。”
林婉婉應道︰“多謝齊太醫指點。”
都說同行相輕,一眾人等都吃技術飯,在朝在野論官職只會顯得淺薄。
但齊和昶說話的時候,另外兩人都格外尊重。
顯然公認他的醫術最高。
兩位太醫對林婉婉出現在隊伍中,同樣有些詫異。
一介女子隨軍同行,非是歌舞樂姬,而是和他們一樣的醫者身份。
齊和昶、巫德庸是皇帝指派的,林婉婉卻是吳越找來的。
應當是非常信任她的醫術。
哪個大夫手上沒有幾個妙手回春的病例,無論林婉婉是瘍醫還是帶下醫,就沖姚壯憲把佷孫女介紹到她門下學習,就是一種認可。
評價一個人,有各種維度。
大夫無疑是其中最“勢利”,最通人情世故的。
巫德庸眉頭緊鎖低聲問道︰“並州那邊到底什麼……”
話音未落,齊和昶當即打斷道︰“禁言。”
做大夫的,管住嘴比醫術更重要,尤其他們的病患各個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一言一行都需謹慎,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吳嶺的身體情況,連皇帝都不甚清楚。
所有人都以為他堅不可摧。
現實卻往往充滿變數。
現在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吳嶺或許能撐到他們趕到並州。
至于能不能救回來,還是未知數。
林婉婉只能從每天早晚和段曉棠的短暫踫面中,識別出有沒有壞消息。
經過兩三天的適應,師徒二人終于習慣了顛簸的旅途。
這時候他們已經出關了。
每日天亮便啟程趕路,直到日暮時分才扎營休息。
真正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在車里看書沒條件,抽背沒人性。
師徒倆悶坐在車里,只能聊點八卦。
話題從杜若昭家被嚇到不下蛋只能下鍋的雞,聊到了沿途的風景與見聞。
臨到黃河岸邊,隊伍暫時結束悶頭趕路的狀態。
沒辦法,天塹當前,只能排隊乘船渡河。
若再晚一個月,黃河徹底封凍,踏冰而行更簡單。
吳越當初領兵平亂,幾萬人渡河花了三天。
如今三千人過河,少說耽擱半日,多少能讓人緩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柳琬率領奴僕,在渡口支起大鍋熬粥烤餅,為每一個過河的軍士準備了一份熱乎乎的餐食。
當吳越的旗幟出現在渡船船頭時,柳婉不急不緩迎上去,拱手道︰“見過世子、段將軍。”
吳越瞧見渡口旁熱火朝天的場面,說道︰“此番多謝少琰。”
趕路途中,能有一頓熱食飽腹,已是難得。
吳越也沒想到,此生會再到河東。
柳琬連忙擺手,並不居功,“範將軍打前站時,已有所提點,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從河東到並州一路,要麼是吳越征戰過的地方,要麼是吳嶺實際控制的區域。
讓所經之處大族、官府供應一頓餐食,並不是多苛刻的要求。
在關中無法如此行事,全因他們要盡力低調,弱化右武衛和吳越北上的消息。
陳彥方細心地盛起熱粥,搭配烤餅,恭敬地遞到吳越面前,輕聲道,“世子,請用。”
和軍士所用,並無不同。
不曾將河東特意準備的珍饈飯食取來。
連段曉棠亦是同樣的做派。
柳琬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揣測,兩人不是要與軍士同甘共苦,而是謹慎到極點。
思及此處,並州的情況更不容樂觀。
悄聲同吳越透露,“並州傳來消息,王爺偶感風寒。”
點到即止。
說完匆匆離去,繼續監督粥食分發。
吳越端粥的手微微顫抖,吳嶺的病情壓不住,才會拋出患風寒的消息。
段曉棠按住吳越另一只胳膊,沉聲道︰“冷靜。”
吳越回望黃河兩岸來往不斷的渡船,“我們輕車簡從趕去並州如何?”
段曉棠不得不說一句听起來十分冷酷無情的話,“你難道不明白,大將軍為何安排兩千前鋒開路,三千精銳隨行?”
甚至還有呂元正統帥的萬余人馬殿後。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