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上,太史慈率先開口道。
“昨夜一戰,雙方戰損如何?”
此番大軍遠征,連帶騎兵將士們一共才四萬人。
渾河之戰,楚軍將士們折損不多。
可昨夜一戰破城極快,高句麗士卒逃走大半。
如果他們二路會師,至少還有好幾萬大軍在外虎視眈眈!
身為主將,太史慈不光要想著如何打贏,還要想好如何撤退!
甘寧抱拳道︰“昨夜一戰,一共殺敵三千六百余人。”
“俘虜敵軍,七千余人。”
“還有幾萬敵軍,趁著夜色掩護從東西兩面城牆逃出去了!”
“我軍將士們,一共戰死六百余人。”
“包括步卒五百余,再加上騎兵近百人!”
略一停頓之後,甘寧繼續道。
“敵軍主將金嚴武,身死于亂軍之中。”
“敵軍副將邊守一,在南門死戰被將軍親自斬殺!”
“還有個副將金烈,帶著其余士卒成功突圍!”
楚軍步卒戰損,主要是入城之後金嚴武拼死反擊所致。
騎兵損失,是因為天色太黑行動不便。
至于俘虜,本來依著太史慈的想法,不一個不留的!
但是為了盡快迫降城內守軍,不讓他們繼續打巷戰。
這才迫不得已讓士卒喝令,投降不殺!
太史慈微微點頭道︰“敵軍在城外兵馬,目前有何動作?”
趙雲抱拳道︰“敵軍在城外兵馬,目前還在距城二十里之外遙遙相望。”
“破城之後,王宮之內沒發現高句麗國王高延武。”
“估計城外兵馬,是他在親自指揮!”
太史慈沉聲道︰“子龍辛苦一些,讓騎兵將士們繼續警戒。”
“萬一敵軍想要反撲,務必全力阻截!”
楚軍總兵力,現如今只剩下三萬六千人左右。
可敵軍二路會師之後,至少還有六萬人以上!
按理說,歷經兩次大敗,連丸都城都丟了。
高延武那邊,應該不敢前來反攻。
可萬一他輸紅眼了想要魚死網破,還真不好說!
趙雲點頭道︰“將軍放心,必然不負所托!”
太史慈開口道︰“城中府庫,包括其余富戶征調的糧食一共有多少?”
丸都城是高句麗國都所在,雖然比起遼東郡城都有些寒酸。
可高句麗國內權臣富戶,卻大都居住于此。
既然城池已破,太史慈當然不會放過那些高門大戶!
甘寧抱拳道︰“城中府庫,一共有存糧三十多萬石。”
“加上其余高門大戶敬獻,一共有五十五萬石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藥材、布匹和牲口等雜物。”
楚軍此來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搶糧。
可城都破了,劫掠其他物資當然也是順手的事兒!
听到甘寧此言,太史慈終于長舒一口氣!
“如此看來,咱們終于達成主公的要求了?”
甘寧咧嘴笑道︰“應該說,是超出主公之預期了!”
呂布的任務,就是五十萬石糧食!
可破城之後,光是糧食就搜刮五十多萬石!
如果再加上那些牛羊牲口,至少超過六十萬石!
甘寧現在擔心的是,如何在高句麗人眼皮底下。
以三萬多兵力,安然將這些物資給送往遼東!
太史慈笑道︰“傳我軍令,今晚加餐犒賞全軍!”
“另外,以本將的名義火速派人去往襄平城。”
“讓王公那邊,調動剩下一萬軍向前接應!”
遼東之地留守的一萬軍,主要還是為了防備扶余人趁機發難。
不過現如今戰事已經結束,主力大軍即將回返。
這個時候,借他們一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再來。
所以大軍接應,自然沒問題了。
趙雲頗為憂心道︰“將軍,我軍雖然兩戰皆勝。”
“可敵軍總兵力,卻仍有數萬!”
“萬一高延武還想要再生反復,極有可能會趁著我軍押送糧食物資之時,伺機而動再來偷襲啊!”
大軍前來之時,沒有這麼多物資拖累,隨時都能投入戰斗。
可此時滿載而歸,肯定要抽調人手押送物資。
如此一來,大軍返回的速度必然變慢。
真正能夠投入戰斗的人手,也會越來越少。
趙雲有些擔心,高句麗人會趁著大軍回師的時候再來報仇!
太史慈開口道︰“興霸以為,敵軍會不會前來追擊?”
甘寧笑道︰“區區高句麗掌中之國,畏威而不畏德。”
“我軍東進之前,或許那高延武還敢仗著兵多抵抗一番。”
“可現如今兩戰皆敗,連國都都丟了。”
“我倒是覺得,他們已經被殺破膽了,不可能再前來反擊!”
高句麗人偏居一方,不可能反抗中原朝廷。
之前也是仗著有利地形,再加上楚軍主力被纏在冀州脫不開身。
所以他們妄自尊大,這才意圖反抗。
可現在局面,高延武真敢前來?
太史慈沉思片刻道︰“這樣吧,讓城中將士們將俘虜看好了。”
“所有糧食物資,盡快打包完成。”
“然後征調車馬,準備回師襄平。”
“如果敵軍不追,咱們就正常撤離即可!”
“若是真要拼死復仇,那也要隨時做好大戰準備!”
幾十萬石糧食送回襄平城,各種準備太麻煩了~!
兩三天之內能好,就已經速度極快了!
正好趁著這幾天,先看一看敵軍如何反應!
听到太史慈吩咐,趙雲和甘寧立即抱拳應命!
與此同時,丸都城以東,二十里之外。
高延武出城之後,直接藏身于幾萬大軍之中。
昨夜突襲之戰,軍中斥候也確實迅速稟報了。
可高延武所在之地,畢竟距離城池還有不少距離!
再加上楚軍破城速度,實在太快。
所以還沒來得及有所反應,丸都城就已經被破了!
在得知金嚴武戰死,丸都城破,城中士卒四處逃散的消息之後。
高延武直接氣的拔劍亂砍,把面前桌案給劈的稀巴爛!
該死的金嚴武,他若是不死,自己還能拿他泄憤背鍋!
可現在他主動戰死,一下就變成為國殉命了!
如此一來,這回戰略失誤的責任,豈不是要自己扛了?
行軍大帳之中,兩波人馬正吵的不可開交!
營中武將,都覺得楚軍欺人太甚,哪怕拼死一戰也要全力反擊!
但是以國相乙支信等人為首的文官,卻認為不能再戰了,趕緊趁勢投降讓楚軍盡早撤離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