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的滅門事件江澄並不想要深究下手之人,可意外發現其中竟然還有陰鐵存在的痕跡,這可就不得不多停留一段時間了。
當天夜里,這常氏舊居就迎來了江澄想要等的人——薛洋。
當然,失去了記憶的他不認識薛洋,但他身上還殘留著似有若無的陰鐵存在過的痕跡,這就足夠他出手幫後面兩位仙門同道攔下薛洋了。
薛洋只是露了一面就直接被江澄的長鞭困住,後面追著薛洋過來的曉星塵和宋子琛趕緊過來通報姓名來歷︰“在下曉星塵,這位是白雪觀宋子琛。”
江澄也疊手頷首見禮,“在下雲夢江氏江澄江晚吟,這位是我江氏門下弟子魏嬰魏無羨,另外一位則是姑甦藍氏藍湛藍忘機。”
曉星塵跟宋子琛對五大世家的子弟都挺熟悉,趕忙進一步見禮,隨後就說起了薛洋的事情︰“我和子琛親眼看到這薛洋對常氏一門很下毒手,只是我們二人發現的時候,薛洋已經作下了這樁案子,正要逃離。”
宋子琛也說道︰“這薛洋詭計多端十分狡猾,我們二人初出茅廬被他多次戲耍,好在有幾分修為能看,總算沒跟丟。”
魏嬰則笑道︰“看來這常氏對薛洋來說還挺重要,他逃命期間還不忘回來再看看。”
江澄立刻注意到薛洋之前一臉嘲諷加不屑的表情頓時僵硬了一瞬,可見魏嬰試探準了,說不定薛洋手里就是有陰鐵,還將陰鐵藏在常氏大宅某個地方!
而薛洋則直接無視了魏嬰的話,嘲諷道︰“你們這些世家子弟都冠冕堂皇得很,跟常氏上下不過是一丘之貉,沒什麼不同。”
江澄對薛洋這小把戲無感,魏嬰也因為陰鐵之事對薛洋的遭遇並不關心,但架不住眼前不管是藍湛,還是曉星塵跟宋子琛,都奉行人性本善的道理,听了薛洋這樣負氣的嘲諷,只覺得他滅了常氏滿門之事,或許別有內情。
江澄暗自跟魏嬰交換一個眼神,魏嬰立馬湊過去關切︰“听你這麼說,好像你在常氏門下吃過不少虧啊。這兩日我們三個也听了城中百姓不少抱怨,你且說說你是受了委屈?”
魏嬰天生一雙多情的桃花眼,他若有一分真誠,看在旁人眼里怎麼也該有個五分,所以即便是薛洋這樣自小在底層環境中摸爬滾打,此時此刻見他一個世家子弟竟然誠心關切,心里多少也軟了兩分,尤其魏嬰也說了,他們已經問過了城中百姓對常氏的評價了。
薛洋飛快地掩飾自己心中那微末的動容,冷哼一聲,轉過臉去不看魏嬰,這才說起自己幼年時候的遭遇︰
“我是櫟陽城里一個乞丐出身,那年我才將將五歲,常氏宗主常慈安見我在街上到處求著幫人做事,便從一輛十分華麗的馬車里探出頭來招呼我,他將一封信交給我,說讓我給常氏送去,報酬不過是兩顆糖而已。”
“那是我還小,如何擋得住糖的誘惑呢?自然十分樂意幫著跑腿了。”
“可我沒想到會因此招來一頓毒打不說,連我好好兒的小拇指,都因此被常慈安生生碾碎,徹底沒了!”
別說藍湛跟曉星塵、宋子琛三人無法接受了,就連江澄跟魏嬰都管中窺豹,對常氏這尊櫟陽的大佛深感不滿了。
大家沉默片刻,江澄開口說道︰“在這件事情當中,你確實全然無辜,想要報復常氏也是理所應當,即便當日我在場,也不會阻攔于你,遇上你,或許就是常氏的報應。”
“但你不該使用陰鐵行虐殺之舉,讓此地怨氣沖天、戾氣不散,假以時日必定牽連整座城的人!”
“這樣的你,跟櫟陽常氏那些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薛洋無話可說,只罵了江澄一句“道貌岸然”。
曉星塵卻是從他師父抱山散人口中知道陰鐵的厲害的,所以急忙詢問薛洋將陰鐵藏在了何處,就引得薛洋嘲諷得越發厲害︰“還以為你曉星塵道長當真風光霽月呢,今日一見,也是個偽君子嘛。”
江澄才懶得跟薛洋饒舌,直接問曉星塵和宋子琛道︰“兩位道長可還記得當日薛洋是從哪里逃跑的嗎?”
“這薛洋不往遠離作案之地的地方跑,跑了一圈又回來了,正如阿羨先前所言,或許是將陰鐵這等緊要之物,藏在了常氏大宅某處。”
宋子琛跟藍湛主動留下看守薛洋,曉星塵趕緊帶著江澄和魏嬰去搜尋當日薛洋逃離的地方,果真在脊獸之中找到了一枚陰鐵碎片。
拿到了東西,薛洋就一點不要緊了,宋子琛表示自己要帶薛洋回去白雪觀處置,江澄這邊沒什麼意見,只是知道薛洋狡猾,便當著曉星塵和宋子琛的面兒,封印了薛洋那微末的修為,“薛洋少了修為,總能安分些了,一路上也能少給兩位道長添些麻煩。”
這邊已經有三塊陰鐵碎片到手的藍湛戀戀不舍地提出要回雲深不知處了,江澄卻有別的看法,“如今你手里有三枚陰鐵碎片,雲深不知處就危險了,畢竟溫若寒所有的手段都要沖著雲深不知處去使,縱然你們都不懼溫若寒,卻不能隨意犧牲其他弟子的性命。”
魏嬰也附和道︰“是啊藍湛,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靈氣充裕又隱秘的地方,匯聚我們兩家的所有高手之力,將這三枚陰鐵碎片重新封印,這樣或許能避免雲深不知處陷入危機。”
道理藍湛都懂,就如之前對曉星塵和宋子琛,哪怕他們都認可二人的品性,卻也不會輕易說出關于溫情的半個字。他們一言一行都表露出是無意間來到櫟陽,恰好撞上了常氏被滅門一事,又在幫忙超度收殮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陰鐵被啟用過的痕跡。
雖然戲演得或許火候不足,但只要曉星塵和宋子琛信了就行,至于薛洋會不會懷疑,那就一點不重要了,橫豎他即便僥幸不死,余生也只會待在白雪觀。
藍湛這邊緊急給雲深不知處傳信,江澄也趕緊給蓮花塢傳信,三人不敢往其他地方走,便約定往南走,去南越之地踫踫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