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第208章 山水太極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風疏竹 本章︰第208章 山水太極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來到鎮遠古城,在飯店里吃晚飯,吃上了一種叫“黃糕粑”的糕點,這種糕點的樣子,以及听小二說到它的制作,讓我想起未穿越回明朝前,有一年春節到了廣東中山,吃到的中山年糕。

    未穿越前在大學里學歷史,有一次听說到廣東中山傳承著“隆都傳統飲食習俗”,十分傳統和獨特,我就萌生了前去了解的想法。

    終于,在一年的春節,我來到了廣東中山石岐鎮。

    原來,隆都傳統飲食習俗,是指流行于廣東省中山市的沙溪鎮、大涌鎮的民俗,還被評為中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在南宋時,香山縣下屬有一個地方叫隆都,現在的沙溪、大涌兩個鎮都是屬于隆都的一部分。

    據《香山縣志》記載,中山隆都地區最早的居民,是在南宋時,福建漁民因躲避戰亂和尋求生計,經南雄珠璣巷遷入,至今當地語言仍有閩語特征,被稱作隆都話。

    隆都人世代傳承著他們的本土菜系,後世人稱之為“隆都菜”。

    “隆都菜”並非只有隆都人傳承,在中山,“隆都菜”廣為流傳。

    其中,有一種逢年過節必制作的“炊年糕”,成品跟我們在明朝鎮遠古城吃到的“黃糕粑”在外形上,十分相似。

    據《香山縣志》記載除夕,易桃符,燒爆竹,炊籠糕,大者至米數斗,其以糖炊者曰甜糕。

    這記載里說的,就是隆都人在過年前的除夕,除了易桃符和燒爆竹外,一定要蒸一籠叫“甜糕”的過年糕點。

    中山人一般稱這過年的糕點叫“年糕”。

    沙溪年糕,米好水好,豬油香滑,便宜年糕。

    這是中山沙溪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

    中山的年糕,先煮好的紅糖漿,放涼後,加入糯米粉搓揉半小時以上,在粉團中加入豬油,使其更加香滑。

    在竹籠底墊上蕉葉或竹葉,蕉葉一定要用大蕉的蕉葉,竹葉要用闊葉的箬竹。

    將搓好的粉團放入蕉葉或竹葉墊底的竹籠中,鋪平;要加料的,先放一層漿、一層肉,再一層漿、一層咸蛋黃,或者不放。

    一般是三至五個竹籠層疊壘起,大竹籠在下、小竹籠在上,每層竹籠之間有開孔隔板,以便蒸汽熱力流通。

    年糕要放入蒸籠里,隔水蒸十多個小時,就可出籠了。

    因為蒸年糕的工作量很大,隆都以外的人,就笑它為“笨實糕”,但是這種經過揉搓、捶打的軟糯香甜,被人們爭相學習。

    年糕要等到正月初二開年,將年糕拜過當天、門官後,才開始切開食用。

    中山人食用年糕的方法,可以蒸食,還可以與雞蛋一起放入煎鍋中煎熟,外焦里嫩,十分好食。

    最令人意外的是中山年糕還可以用來浸酒!

    人們將年糕切成小塊浸于米酒中,待十多日後,米酒變得香甜醇厚。

    糯米的粘軟、蕉葉的清香、豬油的肥厚、紅糖的甘甜,年糕成了中山人最記掛的年味。

    年糕既用于供奉神位,又用于招呼串門的親戚朋友,早餐或中午茶,也會用油煎幾塊解饞。

    隆都人在農歷七月十四盂蘭盆會,會包蘆兜粽,用以祭祀。

    蘆兜粽的特獨清香,也是中山人記憶里的鄉愁。

    隆都菜系,白切雞,皮脆肉嫩;沙溪扣肉,清香不膩;中山乳鴿,肉質鮮嫩;霸王鴨、沙溪肝卷、牛肉牛尾煲等,眾多地道美食,讓人流連忘返。

    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沙溪涼茶。

    沙溪涼茶是一包柴頭樹枝一樣的涼茶,卻是廣東人四時感冒的解藥,在廣東藥店都有賣,許多老人家患上四時感冒,會用它煲一劑涼茶飲用。

    沙溪涼茶的特別之外,是如果身體衰弱之人,可將此藥加米少許放于熱鍋中炒勻,見米稍現微黃色,即加入清水,按正常煲藥辦法慢火煎至米開花就可以了。

    沙溪涼茶一點也不苦,我反而覺很好喝。

    我吃著鎮遠古城的“黃糕粑”,覺得它真跟廣東中山的年糕太相似了!

    雖然飯店小二對我們說,黃糕粑是用粘米、黃豆、糯米、紅糖制作的,我認為黃糕粑里一定加了豬油,才會有這種透亮感。

    言歸正傳。

    我們吃完晚飯後,凌軒就通知我們,明天要在鎮遠古城休整一天,我們的隊伍要補充一下糧草日用。

    我們听到都開心歡呼。

    今天太累了,我們就回到客棧,快快洗漱完就睡下休息了。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今天不用出發,我們一覺睡到自然醒。

    推窗看見舞陽河就在客棧旁邊,舞陽河兩岸,依山都是民居建築。

    鎮遠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苗鄉古城,早在秦昭王三十年,即公元前277年,就開始建城設縣。

    船夫在吃晚飯時告訴我們,舞陽河在鎮遠古城中間呈s狀流過,河的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從石屏山上遠觀,山水地勢頗似太極圖。

    太極圖?

    我想起了四川廣元市的昭化古城就是出名的山水太極圖。

    昭化古城,古稱葭萌,位于牛頭山下,位于白龍江、嘉陵江和清江交匯處,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三國古城,三國遺址遺跡眾多,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

    作為三國時的軍屯之地,昭化古城的城建很有古代的“道路交錯相通,城門不相對”軍事防御特色。

    昭化古城的古城牆的城洞,非常深廣。

    昭化古城現存的四條大街、五條小巷均用當地青砂石板,按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風格,隨坡就勢而成,街巷之間“丁”字相連。

    昭化古城的大街小巷的空間格局,經過認真細心的設計和考量。

    昭化古城的古街兩側,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築多為穿斗木結構、小青瓦、古樸的川北風格民居。

    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在藍天下,淺藍色的水道,繞山成太極圖形狀。

    在牛頭山山腳,往山下望,可見一個小太極圖,到了半山腰,可以看見一個比較開闊的太極圖;當登上牛頭山頂時,太極圖全景,一覽無遺,十分壯觀!

    話說回來,今天哥哥們都跟叔輩們去了入貨,我們一群小的準備跟著船夫去游鎮遠古城。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喜歡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方便以後閱讀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208章 山水太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208章 山水太極並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