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第197章 斗轉天動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風疏竹 本章︰第197章 斗轉天動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听了蕭遙劍說起他的父親蕭老爺,說蕭老爺曾很詳細地解說了李白與王昌齡之間的友誼。

    蕭遙劍想念自己的父親,一個上午都在獨自神傷,我沒打擾他,我也在努力想明白一些事情。

    我在想︰蕭老爺用李白和王昌齡的人生事例,想向兒子說明什麼人生道理?

    說起來,李白的一生經歷,可以用不羈自由和顛沛流離作概括。

    李白少年成名,沒參加科舉考試,但一直沒停止進入仕途的夢想。

    李白入仕即巔峰,他的仕途最輝煌、也是唯一一次的入仕,就是在唐玄宗身邊做翰林;皇帝想有一個文章了得的才子,隨時為皇帝歌功頌德。

    這份奴才的活兒,李白不屑做。

    李白年輕的時候,寫了《大鵬賦》,希望自己能像大鵬一樣“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李白一生自詡為“大鵬”,天性熱愛江河湖海和山川大地,自由的靈魂隨著翅膀的高飛,而越發張揚。

    他放浪形骸久矣,根本不可能亦不適合困在籠子里。

    有一天,皇帝召見,李白竟然前一晚飲得太醉,第二天起不來應召!

    李白的文章才華,讓許多人嫉妒,而他受到皇帝的重視,亦讓許多人忌恨,因此他的行為不端被有心人在皇帝面前無限放大。

    唐玄宗听得多這些負面的言語,從開始時的不相信,到後來潛移默化,心里也認同了,就賜金,讓李白離開。

    不足一年,李白的仕途之路就中止了,但他沒有因此消沉,在《上李邕》詩中,激昂地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李白此刻還以為憑自己的才華,有朝一日一定會遇上識貨之人,到時不但可以養家糊口,更重要的是實現報效國家的理想。

    李白終究還是天真了!

    當永王“三顧茅廬”,請李白入幕的時候,李白已經57歲了!

    李白以為自己大器晚成,終于有人賞識,于是欣然前往永王的軍營,為永王歌功頌德。

    誰知,永王招兵買馬,本就是暗藏逆反之心,永王擅自帶軍東巡,皇室立即揮軍征剿,永王兵敗,李白受此牽連,在潯陽入獄。

    宋若思和崔渙全力營救李白,李白成為了宋若思的幕僚,他為宋若思寫文表,文采深受宋若思贊嘆,宋若思因此向朝廷舉薦李白,不想埋沒了人才。

    但是,曾為“叛王”效力,這是政治立場問題,這樣的污點,怎可能因為才華而一筆抹過?宋若思差一點因為舉薦李白受責罰。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李白終究還是被判長流夜!

    要不是在往夜的半路上、走至白帝城時,恰好遇上唐肅宗大郝天下,估計59歲的李白即使有命能走到夜,也會在服勞役的艱難歲月中很快喪命。

    李白這一次重獲自由後,沒敢奢望仕途了,之後的日子到處訪友交流,依傍著友人生活。

    李白61歲時,生病了沒錢醫治,只得投奔在當涂當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在62歲時病死,李白的身後事,還是由李陽冰幫忙打理。

    李白的一生,是滿帶遺憾的,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寫了《臨終歌》,頭兩句是這樣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意思是說︰大鵬奮飛啊,威震過八方;但是到了中天,翅膀被摧折,無力再飛了。

    李白從年少時渴望象大鵬一樣“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到臨終時,感傷自己象大鵬飛至中天猛然被外力折翅,人生的高低起伏,真令人為之感嘆不已。

    一如賀知章言,李白是“謫仙人”,天生奇才、性格純真,他只應在九天之中,與彩虹共舞,不適合復雜黑暗的人間。

    李白雖有滿腹才華,但在殘酷的政治角斗場上,既無家世後台撐腰,自身又無可供披戴的鎧甲,怎會不被打得傷痕累累?

    李白人到中年,才正式入仕,前半生他根本沒有接受過半點官場潛規則的教育;他的知己好友雖遍天下,但遠水始終救不了近火。

    人生關鍵的幾步,沒有人從中提攜點撥,是李白一生仕途悲劇收場的原因。

    蕭老爺是用李白作例子,告訴兒子︰在亂世,平安地度過一生,遠比求而不得、顛沛流離要幸福。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方便以後閱讀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197章 斗轉天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197章 斗轉天動並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