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剛回到客棧,時間尚早,還未到吃午飯的時候;我們各自回房間,長輩知道我們回來,著人來到房間讓我和蕭遙劍去老太爺住的客房。
雖然我和蕭遙劍不知何事,但心里知道叫我們這樣在房間見面,一定是有比較隱秘的事情。
老太爺的房間在客棧的二樓,自帶一個僻靜的小客廳,左右房間均是凌家人居住。
果然!
當我和蕭遙劍入得小客廳,看見廳內坐著的都是凌家男性長輩。
一個道士模樣的人坐在茶桌一方,正與老太爺說話,看見我倆進來,兩人同時看著我們。
這時,我听到蕭遙劍語帶尊重地說︰賈道長,別來無恙嘛?
我扭頭一看,看見蕭遙劍正在恭敬地行禮!我連忙跟著行禮。
我小小的人兒學著學禮的樣子,逗笑了堂中的各人。
那道長微笑著,用手指一指我,看向凌老太爺,老太爺沒有說話,輕輕地點了點頭,道長微笑地也點了點頭。
這時,有人搬來兩張凳子,讓我們坐在旁邊。
我這時並不知道長的身份,不過看見一屋子凌家長輩,還有蕭遙劍都對他十分尊重,心里就知道此人一定不是普通人!
這時,道長繼續他們正說的話題,我听到道長小聲說︰十三年正月時,胡對帝上稱府第中的井突生石筍,涌出醴泉,邀請帝上前往臨幸觀賞。帝上乘車出西華門時,一個叫雲奇的宮中太監沖出道路,攔住了馬車,隨後拉住馬車不讓前行,車夫斥問他想干什麼?雲奇急得語無倫次,帝上的隨從就把他打頭破血流、手腳俱損,卷伏在地,這時,帝上的隨從俯身從雲奇口中听聞說胡府暗藏殺手,欲對帝上行不軌之事!
此時廳里所有人都鴉雀無聲,道長右手輕輕端起茶杯,與凌老太爺互相致禮,將茶水輕啜一口,然後繼續小聲說道︰隨從立即報告帝上,帝上大驚,即返宮中,即派兵包圍胡府,一搜,在府中果然捕獲精壯披甲武士!
正當每一個人都大氣不敢出的時候,听到蕭遙劍輕聲問︰道長,雲奇後來怎樣了?
道長听後,輕輕一笑說︰此事既定,帝上回頭欲召見雲奇,雲奇已經傷重死亡了!帝上賜予厚葬,下令春秋祭祀,雲奇的墓,就在南京太平門外的鐘山之西。
這時蕭遙劍又說︰丞相府中有守衛也講得過去吧?總不能單憑抓到幾個武士就定謀犯吧?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道長剛才提到的“胡”,指的是胡惟庸!他們是在說洪武十三年時發生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我讀明史時當然知道,但道長所說的雲奇攔車告發的典故,我真的未曾听過。
凌家出發入滇的年份是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震驚朝野的胡惟庸案發生在九年前了。
胡惟庸案,作為發生在明朝初葉的一件大事,後世史書均有記載;
明太祖因為此案,永廢丞相一職,胡惟庸之後,中國再無丞相!明太祖將丞相職能分權于六部、五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直到清朝,仍沿用此明制。
明太祖以“謀不軌”的罪名,罪滅胡惟庸九族。
胡惟庸案株連人數達數萬人,籍此,元朝歸降的官員通通被清除干淨。
道長此時說︰胡案發生時,李善長嚇得夠嗆了!當初胡惟庸就是他推薦的!不過,他一听到消息,立即到帝上面前認錯,說看錯人了!才沒有被株連上。不過,我曾經為此起了一卦,胡案到今雖過十年,樹欲靜而風不息!只怕胡案後勁仍在!
听見道長說及李善長,我記起來了!
李善長既是開國功臣,又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姻親關系。
朱元璋的女兒們一直都是用來鞏固君臣關系的棋子,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長子李祺。
在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也就是明年,李善長只是因為修緝房子,向湯和借兵三百干活,湯和不借也罷,為求自保,還向上告發!
當時還有另外的人為撇清關系,舉報李善長。
明太祖立即以此為把柄,即使“胡惟庸案”已事過十年,李善長仍以胡黨案獲罪!理由是身為元勛國戚,竟“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
這時,道長又說︰你們以後到了雲南做生意,記住不要收納亡命之徒;不要與倭寇有任何交往。
凌家長輩們听了,連連點頭。
道長所講的“倭寇”就是當時在中國沿海搶劫來往船只的日本浪人。
這時,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凌老太爺請道人一起去吃飯,道長推辭且起身告別。
凌家一眾長輩要送道長離開,道長擺手制止。
道長經過我和蕭遙劍身旁,蹲下身,微笑著與我握手,說︰幸會!幸會!
然後用手拍了拍蕭遙劍肩膀,說︰和其光,同其塵!後會有期!
道長大踏步走出去,並隨手關了門。
凌老太爺感嘆地說︰道長想得周到啊!凡事低調,可保平安!
我和蕭遙劍走回自己的房間時,蕭遙劍一邊走,口中一邊念叨︰和其光,同其塵!
我听了就說︰這是《道德經》中的語句,整句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長是要你以後隱藏鋒芒,要與世俗和諧共處,不要總想著突出自己。以免招來不必要的煩惱。
蕭遙劍听了,默默地點了點頭!
我心里想︰真是神了!這位道長究竟是何許人也!剛才他的話,令凌家長輩紛紛點頭認同,現在僅用短短一句話,就讓蕭遙劍沉思了!
我就問蕭遙劍說︰你好像與這位道長很熟悉?
蕭遙劍說︰對!賈道長雲游到黃山時,曾在我家住了一段時間。
原來是舊相識!
我們回到房間,看見凌軒已經從外面回來了。
我們向凌軒說了賈道長一事,凌軒對我說︰早上回來時,我遇到道長了,道長跟長輩們說事,我們就出去采購了。
凌軒周圍看了一下,壓低聲音對我說︰這位就是賈仁道長。
我一听,恍然大悟!
賈仁既是凌老太爺的好友,又是朱升的學生!
朱升是誰?朱升就是在朱元璋打天下之時,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戰略的人!
作為高功的開國謀士,朱升居廟堂之高而自危,在洪武二年,即向太祖皇帝提出告老還鄉的申請,而僅僅回鄉一年後就與世長辭;賈仁在辦完老師所有後事之後,就出發雲游四方了。
賈仁在出發前,曾為凌老太爺算了一卦,對凌老太爺說“凌家祖上積德,八代丁財兩旺,福祿連綿。第九世有弄瓦之喜。此女命格奇特,不但為家族帶來財富,還可保凌家綿綿後世。得時須萬分珍惜,謹記勿為外人道。”
這就是為什麼剛才道長看見我,會這麼欣喜,並專門與我握手的原因。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