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里,歷朝皇帝的表情都是相當微妙。
【漢高祖劉邦︰這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嗎?】
【秦始皇嬴政︰鏡頭還不夠多,暫時沒辦法做出判斷。】
【明太祖朱元璋︰用教義來發動起事,朕沒見過有最終能勝利的。】
華夏歷史上,有很多次宗教發動的大起義。
最著名的,無疑就是東漢末年的五斗米教“黃巾軍”大起義,以及元朝末年明教掀起的“紅巾軍”大起義。
黃巾軍和紅巾軍雖然都非常聲勢浩大,但最終一統天下的是西晉的司馬懿,以及假借明教名義,但實際上卻將明教趕盡殺絕的大明朱元璋。
太平天國的這條路,朱元璋是非常不看好的。
【唐太宗李世民︰先看看戰爭時候的表現,再做定論吧。】
改朝換代這種事情,終究還是要靠戰爭來實現的。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必須要說的是,太平軍起義的時間點選擇得非常好,而且上天也的確眷顧了太平軍。】
林則徐出現在了鏡頭中。
鴉片戰爭中,林則徐一度被罷官,流放伊犁。
但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西洋各國紛至沓來逼迫大清簽訂不平等條約,道光皇帝逐漸意識到了林則徐才是那個真正的有為能臣。
鴉片戰爭結束三年後,林則徐再度被啟用為陝西巡撫,平定了當地的刀客起義,隨後晉升為陝甘總督。
成為陝甘總督的林則徐一邊申請朝廷減免稅賦,一邊興修水利,賑濟災民,很快就初步穩定了陝甘地區的局勢,讓這處原本起義頻發的地區變得和平下來。
緊接著,林則徐又被調往西南出任雲貴總督。在雲南,林則徐有效地調和了少數民族和漢人之間的矛盾,招撫了大量起義軍,又一次穩住了搖搖欲墜的雲南,重現陝甘地區的穩定。
後來因疝氣發作,林則徐不得已告老回到福建老家進行調養。
但事實證明,大清真的離不開林則徐。
陝甘、雲貴才平定不久,廣西又成為了大清起義最多的地區。
剛剛上任的咸豐皇帝在杜受田的力薦下,要求林則徐火速出山,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廣西搞定那些亂匪。
林則徐的家人、友人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加之廣西的起義軍比其他省份還要更多更雜,都極力勸阻林則徐前往廣西。
對此,林則徐只是笑著引用了自己詩中的一句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說完,這位六十六歲的大清忠臣就上路了。
由于疝氣一直沒有痊愈,時不時還在發作,林則徐不得不坐在特制的臥轎之中,從福建、廣東一路前往廣西。
但即便如此,長途旅行對于老邁多病的林則徐而言依舊還是巨大的負擔。
到潮州時,林則徐已經支撐不住。
勉強抵達普寧行館時,他陷入重病,連稍微動彈都無法做到。
他自知時日無多,握住了隨行兒子林聰彝的手,懇切地叮囑道︰
“我死後,爾等務必要效忠大清,絕對、絕對不能再讓鴉片戰爭的恥辱重現!”
隨後,他手指顫抖指著天際,連呼三聲。
“星斗南。”
“星斗南?”
“星斗南!”
說完這三句話之後,林則徐右手無力垂下,閉上了眼楮。
【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辰時,林則徐在赴任廣西的路上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這位華夏的民族英雄,一輩子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地為了大清而操勞。】
【他才能極其出色,無論是廣東禁煙,還是陝甘、雲貴剿匪,都圓滿地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務。】
【毫不夸張地說,林則徐就是道光朝的第一能臣。】
【只可惜,道光皇帝是一個只知道“守成”,目光短淺,意志不堅的平庸之君。】
【林則徐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馬,在道光皇帝的治下卻終究無法發揮出真正的本事。】
【否則,鴉片戰爭的結局,斷然不會那般恥辱,甚至可能以大清獲勝而告終。】
【林則徐的死,對剛剛起事的太平天國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好消息。】
【否則,以林則徐的能力,一旦他真正開始主持廣西剿匪事宜,太平天國必然會在最初期就被直接扼殺,再無任何的發展可能。】
【此外,太平天國還得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
廣西潯州。
同樣也是在病榻之上,一名老將軍心有不甘,閉上了眼楮。
他的名字叫做張必祿。
張必祿,時任廣西提督。
他驍勇善戰,當時已經平定了廣西境內最大的幾支起義軍。
這些起義軍的首領陳亞貴、鐘亞春等人都被張必祿一一擊敗擒拿。
洪秀全等人起事的桂平縣金田村,正是潯州下轄之地。
若張必祿不死,已經率領麾下精銳清軍抵達潯州的他也能迅速擊敗剛剛起事,還缺乏戰斗經驗的太平軍。
然而就是這麼巧,張必祿剛剛抵達潯州,也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欽差林則徐、提督張必祿,兩人只要活下來哪怕一個,都能輕而易舉地用一根手指頭碾死新生的太平軍。
但這兩人卻偏偏在一個月內先後死去。
這導致清廷必須要繼續尋找兩人的接任者。
而消息從潮州、潯州傳到北京,北京方面考慮後做出決定,再委任新的官員,新的官員再赴任。
這個過程,必然是以月為計數單位的。
就是這個空檔時間,給了太平軍彌足珍貴的發育機會!
桂平縣,金田村中。
成千上萬的太平軍,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訓練。
“殺!”
“沖!”
一隊隊太平軍,井然有序,在校場上排出不同的陣勢。
他們的練兵有模有樣,配合雖然還有些生疏,但能看出來是非常有章法的。
而且太平軍並不是傳統的冷兵器軍隊。
他們配備了鳥槍、火銃等裝備,甚至還有地雷!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歷朝皇帝看著看著,都開始驚訝起來。
【漢高祖劉邦︰咦,這太平軍好像還真不是那種烏合之眾啊。】
【光武帝劉秀︰進退之間很有章法,坦白說,都不像是朕印象中一觸即潰的農民軍。】
【唐太宗李世民︰太平軍之中有能人啊,這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吧,居然能將軍隊訓練到這種程度?】
【明太祖朱元璋︰這要是再給他們多一些時間,得到多一點戰爭經驗,恐怕要掀起驚濤駭浪了!】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