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
朱棣坐在一張充滿異域風情的龍椅上,注視著面前黑壓壓跪著的一片投降臣子。
“他們的皇帝呢?”
“死了,殿下。”張玉答道。
“哦,自殺?也算是忠勇可嘉。”朱棣了然點頭。
張玉道︰
“不是自殺,是咱們大明的軍隊還沒打來的時候,就已經被內訌殺掉了。”
“殺掉這皇帝的那家伙原本想要當新皇帝,結果听到大明大軍殺過來的消息之後就跑了。”
朱棣無語片刻,道︰
“搞了半天,咱們就打了一座沒有皇帝的京師下來?”
張玉聳了聳肩膀,道︰
“大概是這個樣子的,殿下。”
朱棣大感掃興。
“在這里停留兩天就行了,咱們趕緊掃平此地。”
“這次西征可別拖太久,免得什麼時候父皇不高興了就召本宮回國。”
張玉忙道︰
“殿下您忘了?這國家就剩下這這座城池了。”
朱棣︰“……”
過了好一會,朱棣有氣無力地開口道︰
“對了,趕緊開始勘探附近有無石油資源。若是有,立刻讓西域那邊派人過來建設煉油廠!”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汽油絕對不行!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甦武回國的同時,一樁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正在漢朝內部發生。】
頭戴皇冠的劉弗陵明顯有些不安,對著身旁的鄂邑長公主道︰
“阿姊,近來霍光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上官桀,名義上是副輔臣,實際上完全和霍光沆瀣一氣。”
“朕有點擔心這樣下去,將來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劉弗陵一直都牢牢地記得父皇劉徹在臨死前的那番話,對霍光報以十成的警惕。
鄂邑長公主聞言也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大司馬的權柄是有些過重了。”
“咱們得想想辦法,打壓一下大司馬才行。”
“近來不是有流言說,桑弘羊和儒生之間的辯論馬上開始嗎?”
“情況已經非常危急,必須要做準備了,陛下。”
大宋世界中,太子趙德芳看到這里不由皺眉。
“父皇,這劉弗陵是不是有點太針對霍光了?”
趙匡胤剛剛和劉邦吵了一架。
還沒吵贏。
畢竟劉家那邊的皇帝太多了,數量壓制!
趙匡胤心情正不好呢,听到趙德芳這番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太針對?”
“朕告訴你,分明就是針對的還不夠!”
趙德芳一臉愕然。
“還不夠?可……霍光他不是做事都很守規矩嗎?”
趙匡胤冷笑一聲。
“守規矩?”
“這可是甦武已經回來的時候了,劉徹和金日 都死了好幾年了!”
“來,讓朕給你分析分析,讓你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本按照劉徹死前的安排,朝政權力是分散的。
霍光作為首席輔政大臣,權力自然是最大的。
但,霍光同樣也面臨著其他三人的制約。
比如說,霍光以皇帝的名義並副署大司馬頒發出去的旨意,是必須要通過尚書台的審核才能頒布的。
而金日 在劉徹死前,“恰好”被封為掌管尚書台的“錄尚書事”。
換句話說,沒有金日 的同意,霍光的詔令單單在尚書台這邊就會被打回,連皇宮都出不了。
金日 對霍光的限制還不止于此。
這就要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
劉徹為什麼不讓霍光當丞相?
是,沒錯,劉徹自從掌權後,丞相一直都是擺設不假。
但,丞相制度在華夏實行了上千年,早就已經深入人心。
劉徹完全可以讓霍光以丞相的身份來當這個周公,那樣更加名正言順。
答案很簡單︰劉徹就是不想讓霍光名正言順!
大司馬從設立開始就授予衛青,然後霍去病一度和衛青共為大司馬。
可以看出,“大司馬”這個官職的定位就是軍方的最高領導者。
那霍光想要指揮其他非軍方部門,就有難度。
比如大鴻臚負責外交,霍光有事要吩咐大鴻臚,人家就有話說了。
你大司馬管軍隊的啊,只是輔政而已。你有事你讓陛下直接下旨,你又不是丞相,沒資格指揮我啊。
這就是劉徹刻意制造給霍光的“名不正言不順”,讓霍光這個大司馬沒辦法如臂使指地指揮這些非軍事部門。
別以為劉徹給霍光下的絆子就這些。
大司馬是軍隊最高領導者,那照理說軍隊總該是霍光的自留地了吧?
不好意思,想都別想。
首先,大漢在劉徹死後,最講究的是啥?
和平啊!
以前對匈奴打仗的時候,軍隊當然啥啥都優先,地位在整個大漢是最高的。
可現在和平了,刀槍歸庫馬放南山,軍隊對國家的影響力自然大幅度下降。
下降了就完了?
不好意思,咱們劉徹堂堂千古大帝,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軍隊影響力再下降,也不能掌控在你霍光一個人手里啊!
于是,錄尚書事金日 還有另外一個頭餃——車騎將軍。
顧名思義,車騎將軍就是負責馬車和騎兵的。
大漢對外戰爭最重要的兵種是啥?
巧了不是,剛好就是金日 負責的騎兵啊。
霍光想要指揮騎兵?那金日 就有話說了。
老霍啊,先帝遺詔明說了,騎兵這塊歸我老金管啊。
啥,你說你是代理當今陛下輔政的大司馬,有權指揮我麾下的騎兵?
哎呀這不巧了嗎,我老金也是二號輔政大臣呢,要不咱倆去陛下面前嘮嘮?
但,這還沒完呢!
霍光管不了騎兵不說,就算是騎兵之外的其他兵種,比如朝廷直屬步兵、地方兵等等,也還有一個人能插手。
第三位輔政大臣,右將軍上官桀!
上官桀怎麼限制霍光對其他兵種的指揮,直接參考金日 就懂了。
然而,這依舊還沒完。
第四位輔政大臣桑弘羊出場了。
一直以來,桑弘羊都是劉徹的錢袋子,當的是大司農。
為啥劉徹死前,要特地把桑弘羊提上來當這個御史大夫呢?
這里面也是有講究的。
御史大夫簡單來說,就是漢朝整個法律、監獄系統的最高負責人。
注意了,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同為三公,也就是互不統屬。
即便是在當年大漢丞相還很有權力的時候,御史大夫也是可以直接向皇帝匯報,不需要理會丞相這邊的。
更何況是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大司馬?
你霍光可別拿什麼首席輔政大臣來壓我桑弘羊啊,我特麼也是輔政大臣,不服咱倆去陛下面前嘮嘮,再找金日 和上官桀一起嘮嘮。
如果以為到這里就結束了,那依然還是錯的。
還有鄂邑公主呢!
鄂邑公主,那可是奉先帝劉徹的意見,照顧小皇帝劉弗陵日常生活起居的。
你霍光想要通過欺騙、洗腦劉弗陵,來搞掉金日 等其他三名輔政大臣?
不好意思,鄂邑公主又不是傻瓜。
劉弗陵有了劉徹死前的叮囑,在霍光和親姐姐鄂邑公主面前,那肯定選自家親姐姐啊。
到這里,依舊還沒完!
最後一招,是丞相田千秋。
對,就是那個看似毫無權力,兩年內從祭廟官員升到丞相,在朝中也沒有任何根基,甚至連輔政大臣都不算的老丞相田千秋。
田千秋有什麼用?
答︰田千秋——名正言順!
假設一下,如果霍光想獨攬大權。
用軍隊搞政變?
不好意思,最能打的大漢騎兵歸金日 管,另外的步兵、地方兵還能由上官桀來插手。
通過法律虛構案件,排除異己?
不好意思,御史大夫桑弘羊在這呢。
洗腦小皇帝劉弗陵,讓劉弗陵搞掉其他三人?
鄂邑長公主有話說了。
好,就算你霍光能把三個輔臣都搞定,最最危急時刻,田千秋也能站出來,以大漢丞相的名義號召天下人一同討伐你霍光這個不臣之賊。
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
但凡霍光真的信了劉徹這個什麼“周公”的名號,放心大膽的去掌權。
你霍光就去吧,包你霍家分分鐘死無全尸哈。
那問題來了,霍光是怎麼破解的呢?
答案是——破解不了。
對,就是破不了!
劉徹可是千古大帝,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都牢牢掌控掌控著整個大漢。
這樣一個縱觀華夏五千年都堪稱最優秀帝王的人,殫精竭慮地為霍光設下來的環環相扣陷阱,霍光拿什麼去破?
當然,霍光也並非沒有努力。
忠不忠誠,先放在一邊。
就拿正常人的心理去想吧。
劉徹都說了讓霍光當周公,但實際上卻完全不給霍光周公的權力,反而各種下套想要困死霍光。
就算霍光不想篡位也好,最起碼他肯定也想當一個真正的周公,拿回歷史上那位周公該有的權力吧?
退一步說,即便霍光安分守己,就當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輔政大臣好了。
誰能保證將來金日 這些人不會覬覦霍光這個首席大臣的位置,聯手搞掉霍光?
都是當官的,誰不想進步?
那霍光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呢。
其他三輔臣中,上官桀是霍光的親家,這個可以留著當盟友,肯定是不能動的。
金日 能力太強資歷太深權力又大,對霍光又知根知底。
一上來就搞金日 ,那就正中劉徹的算計。
霍光真要出手,哪怕是聯合上官桀出手吧。
金日 馬上就會去找桑弘羊、鄂邑公主再加一個田千秋,足夠反殺被重重限制的霍光了。
于是霍光推動了桑弘羊的辯論。
道理也很簡單。
就是要利用已經遍及大漢的儒家,打掉御史大夫桑弘羊!
御史大夫這個官職,那可是內斗神器啊。
掌管法律的,隨隨便便一樁小案就能搞成通天大案,拿下政敵不要太簡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啥是儒家去搞桑弘羊呢?
答案也很簡單,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麼多年,儒家早就已經成為天底下最大的思想流派了。
桑弘羊過往那些年在全天下瘋狂斂財,受害最重的,當然就是弟子數量最多的儒家啊!
儒家不搞你桑弘羊搞誰?
早在劉徹還活著的時候,儒家就是彈劾桑弘羊的主力軍。
霍光跟在劉徹身邊這麼多年,對這種情況爛熟于心。
霍光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去找那些大儒,只需要在某些時候稍微表個態,比如說——推動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辯論。
桑弘羊的大劫難不就來了嘛。
那問題又來了。
為什麼金日 不直接支持桑弘羊,而是選擇不見,讓桑弘羊去辯論呢?
答案是︰救不了。
霍光推動桑弘羊的辯論,名義是啥?
是廢除劉徹在世時的諸多苛刻政策啊!
這是天下人翹首以盼的事情,甚至是劉徹在臨死前幾年再三強調的事情。
這是大義。
有大義的名分,霍光奉先帝之遺詔讓桑弘羊辯論一下而已,又不是撤桑弘羊的官。
金日 怎麼反對?
但問題是,如果這辯論里桑弘羊輸了呢?
那儒家就會群起而攻之,發動天下輿論去彈劾桑弘羊。
桑弘羊這個御史大夫就一定會下台。
霍光就可以讓自己的人上位,就算搶不到御史大夫,哪怕是能拿到御史中丞之類的職務,加之新上來的御史大夫也不可能再獲得輔政大臣的稱號,那霍光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所以金日 沒辦法見桑弘羊。
見了之後怎麼說?
老桑啊,我知道你輸了就完蛋了,可我沒辦法保你啊,霍光名正言順,你就盡量贏,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這話要說出來,那桑弘羊不和金日 當場翻臉才怪。
不說,好歹桑弘羊心里還會想著“關鍵時刻金日 肯定救我”,那還能拼一波。
說了,桑弘羊說不好轉頭就投了霍光。
于是桑弘羊就轉頭去找了老丞相田千秋。
田千秋雖然說話含含糊糊,但意思桑弘羊听得懂。
老丞相不斷提及先帝,意思就是說,老桑啊,先帝的布局,我田千秋懂!
有這句話,桑弘羊就放心了。
既然田千秋懂,那關鍵時刻田千秋多半也會站出來。
對付幾個儒家學者,桑弘羊還是不虛的。
桑弘羊怕的是霍光突然搞什麼ど蛾子。
有田千秋的保證,再加上對金日 的希望寄托,桑弘羊就能去拼這一波。
沒成想,桑弘羊正打算去拼呢,金日 死了!
作為劉徹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金日 居然這麼快就死了。
這下,劉徹的布局立刻崩掉了一大塊。
不,幾乎可以說是全崩了。
金日 一死,霍光立刻放棄了辯論,開始全力爭奪金日 空出來的這一大塊權力。
結果就是原本由金日 掌控的尚書台落入霍光手中,霍光終于擁有了實際上的行政權,即便還不是那麼名正言順。
右將軍上官桀還是霍光的親家,軍權也落入了霍光的手中。
行政權和軍權到手,霍光立刻大力提拔霍家一派的官員。
為了拉攏上官桀,霍光甚至允許上官桀在霍光每個月休沐的時候暫代執政。
于是霍家勢力佔大頭,上官家的勢力佔小頭。
其他的勢力嘛,自然就是靠邊站了。
只能說,劉徹對霍光的算計固然非常精妙,但唯獨有一件事情是劉徹這種千古大帝也無法掌控的。
人的壽命。
劉徹又怎麼能想到,僅僅比霍光年長了三歲的金日 ,竟然在劉徹死後沒兩年也死掉了呢?
正常的情況下,金日 至少能限制霍光一直到劉弗陵成年為止。
那接下來就是劉弗陵的事了。
金日 的死太關鍵了。
哪怕金日 晚死幾年,情況都不至于是這樣。
霍光剛剛站穩了大司馬的位置,就笑納了金日 死後空出來的權力大禮包。
行政權也有了,軍權也有了。
小皇帝劉弗陵看似高高在上,霍光每件事情都要請示。
實則,劉弗陵壓根就沒有任何權力啊。
劉弗陵甚至沒辦法公開反對霍光。
這可是先帝劉徹給劉弗陵指定的周公啊。
周公霍光事事向劉弗陵請示,劉弗陵不但不領情,還要反對霍光?
那劉弗陵麻煩就大了。
周武王當年讓周公輔政周成王的時候可是說過一句話的,“若此子不當為王,弟可代之。”
霍光不姓劉,當不了皇帝,可按照這句話,廢掉劉弗陵不成問題。
趙匡胤說到這里,冷笑道︰
“對了,這時候劉弗陵已經知道桑弘羊要辯論的消息了。”
“被擱置了好幾年的辯論此刻突然重啟,意味著霍光準備對桑弘羊下手了。”
“呵呵,桑弘羊沒了金日 的幫助,一旦垮台,朝政就盡在霍光與其親家上官桀手中。”
“到時候還剩誰?一個垂垂老朽又不是輔政大臣的丞相田千秋,加上一個女流之輩的鄂邑長公主,這兩個人能幫劉弗陵翻盤?傻子都不信啊。”
趙德芳一點點地瞪大眼楮,良久才道︰
“霍光原來如此狠毒嗎?”
趙匡胤唔了一聲,淡淡道︰
“這其實跟狠毒不狠毒沒什麼關系。”
“官場就是如此,只要坐到那個位置上,縱然什麼都沒做,也會有無數人前赴後繼想要打倒霍光並取而代之。”
“霍光之前的做法是獲得皇帝的信任,但如今嘛肯定是不行了。”
“他要麼就是打倒所有可能的政敵,自己獨攬大權。要麼就是遲早有一天被某個人打倒,成為別人踏上大司馬之位的墊腳石。”
趙德芳突然福至心靈,問道︰
“這也是劉徹對霍光的算計嗎?”
趙匡胤驚訝地看了一眼趙德芳,露出了贊許的表情。
“對。這應該是劉徹對最惡劣情況的算計。”
“總有後來者啊……”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