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甦武再度看到長安城的時候,他的心情無以言表。
十九年前,甦武帶著常惠等人離開長安時,他是真的沒想過,自己竟然會在這麼久之後才能重歸長安。
走的時候上百號人,而回歸之時,只剩十人。
看著越來越近的長安城,甦武突然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家中的兄弟都已經死了,也不知道那些姑嫂佷兒,他們是如何支撐到現在的?
他們如果見到了甦武,會不會責怪他這麼多年來始終毫無音訊?
近鄉情怯。
常惠等人,大抵也和甦武一般想法,越是靠近長安,反而變得越發局促起來。
“那里,是來迎接甦大人的人!”
甦武抬頭看去,果然看到在城門外的驛站處,一群大漢的官員正在等候。
這些人當然都是在等待甦武歸來的。
出使匈奴時,甦武就已經是“比兩千石”的大漢中郎將了。
用現代的說法就是“副部級官職,享受正部級待遇”。
那可是十九年前的事情!
兩千石,是大漢公認的“高官重臣”門檻。
這也是為何歷代單于都舍不得殺甦武,極力拉攏他投降的原因。
像這樣的大臣歸來,有人迎接理所當然。
甦武剛剛下馬,一個熟悉的溫和聲音就傳入耳中。
“子卿兄,好久不見。”
甦武身體一震,抬頭迎上了霍光的視線。
“子孟,呃,大司馬!”
甦武趕忙下馬,對霍光拱手為禮。
霍光上前兩步,握住了甦武的手,攔住了甦武打算彎下來的腰。
“子卿兄,你我二十年不見,還需要這些繁文縟節嗎?”
“走,隨我入宮,陛下已經等不及要見你了。”
看著比二十年前成熟許多的霍光,甦武心中也不由感慨萬千。
甦武和霍去病是同齡人,比霍光要大一些。
當年大家都是侍中,但甦武的排名是比霍光要更靠前的。
不曾想,一別二十載歸來,當年那個沉靜溫和的小兄弟,如今已經是大漢首席執政大臣了。
霍光微笑道︰
“子卿兄,你的家人如今都很好。”
頓了頓,霍光略微有些歉疚地開口︰
“長君和孺卿兩位的事情,光雖也在場,但委實做不得什麼,還請子卿兄見諒。”
甦武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霍光的意思。
“我亦隨侍先帝多年,自然知道大司馬的難處。”
在那位大帝面前,誰都只是一顆棋子罷了。
突然,外面一陣喧鬧。
“甦大人!”
“歡迎甦大人歸來!”
甦武愣了一下,打開了馬車的車窗。
大街的兩旁,擠滿了無數百姓。
人們熱情歡呼,對著甦武招手示意。
甦武的眼楮,一下子就紅了。
霍光溫和地笑著,注視著這一切。
鏡頭一轉,甦武跪在了小皇帝劉弗陵的面前。
“罪臣甦武無能,困于匈奴十九年,今得歸來,向陛下請罪!”
說話時,甦武忍不住哽咽,難以成言。
在甦武身後,常惠等九人亦同時跪地。
少年皇帝劉弗陵看著甦武,臉上也是止不住的贊賞。
“甦卿言重了!汝等陷于匈奴十九年,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實乃大漢一等一的忠臣,何罪之有?”
“來人啊,給甦卿等賜座!”
甦武坐下後,將這些年的經歷一一道來。
大漢君臣听完,又是震撼,又是感慨。
桑弘羊嘆息道︰
“甦大人能在北海獨自一人牧羊十九年,老夫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場群臣,同樣贊譽聲一片。
劉弗陵同樣動容,贊嘆不已。
“甦卿堅貞不屈,真大漢之楷模也!”
四十年的漢匈戰爭,許多匈奴人投降大漢,也有很多大漢人投降了匈奴。
唯有甦武,能在死亡的威脅下絕不屈服,在艱難的環境下堅持了漫長的時光。
這是何等讓人感動的精神!
劉弗陵看向一旁的霍光,道︰
“大司馬,你覺得,朕該如何獎賞甦卿的忠義?”
霍光起身,彎腰恭敬作答︰
“陛下,臣以為,可晉甦卿為二千石,賜下田地、宅邸等物。”
“常惠等八人,同樣有功于國,也當各有封賞。”
劉弗陵點了點頭,道︰
“好,那就由大司馬擬旨吧。”
【劉弗陵封甦武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
【隨甦武歸漢的常惠、徐聖、趙終根都官拜中郎,賜絲綢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鄉,各賜錢十萬,終身免徭役。】
鏡頭一轉,甦武來到了一座剛剛建成不久的祭廟中。
他顫抖著身體,一步步走入廟宇大堂。
正中央,掛著一幅畫像,正是大漢上一任皇帝劉徹。
甦武俯身拜倒,嚎啕大哭。
“陛下,臣……回來了!”
【甦武持節不屈,不畏強權,堅守信念,忠于祖國,他是華夏文明愛國精神的最好體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有張騫,再有甦武。這兩位偉大的漢朝外交官,都在華夏文明的外交史上寫下了獨屬于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看到這里,歷朝歷代的皇帝不由感慨。
【秦始皇嬴政︰漢武大帝,果然了不得啊。】
【漢高祖劉邦︰你說啥呢,這明明要歸功于朕建立了大漢!】
【漢武帝劉徹︰呃……高祖皇帝說得對。】
【宋太祖趙匡胤︰拉倒吧你劉邦,就你那個時代培養出什麼好的臣子來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不知道啊,領導不行小】
【宋太祖趙匡胤︰兵當然也不行!就你那個水平,能有個韓信蕭何都燒高香了,還擱這說什麼張騫甦武!】
劉邦看到這條彈幕,頓時勃然大怒。
【漢高祖劉邦︰你還有臉說朕?朕的大漢後代把匈奴給打贏了,你的後代呢?給金國皇帝下跪去了!】
一場異常激烈的罵戰頓時爆發。
朱元璋有些無語地揉了揉太陽穴。
“這個劉邦是真能吵啊,和誰都能吵起來。”
朱高熾沉吟片刻,道︰
“按照史書記載,漢高祖好像確實是一個非常喜歡熱鬧的人。”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這家伙就和你那個爹一樣,天天大著嗓門嘰嘰哇哇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長了一張嘴。”
“對了,你爹現在死哪去了?”
朱高熾呃了一下,開口道︰
“最近傳回來的情報來看,應該是馬上就要到撒爾馬罕了。”
君士坦丁堡。
朱棣站在一輛敞篷汽車中,注視著面前的君士坦丁堡,呵了一聲。
“唉,堂堂的羅馬帝國,就這?”
在撒爾馬罕城外,密密麻麻倒著無數東羅馬帝國騎兵的尸體。
高大的城牆上有多處倒塌,殘垣斷壁,極為淒慘。
城中,無數濃煙滾滾而起,將半個天空都給遮蔽了。
上千輛大明汽車剛剛駛離渡海的船只,朝著君士坦丁堡而去。
張玉站在朱棣的身邊,聞言笑道︰
“東羅馬帝國還活在上個時代,對咱們大明來說,他們已經不構成什麼威脅了。”
朱棣唉了一聲,有些無奈。
“其實有些時候你說這機械化加上熱兵器也挺不好的,走哪就橫掃到哪里,基本沒有苦戰獲勝的快感。”
“張玉啊,下次本宮拿把狙擊槍上前線耍耍?”
張玉大驚失色,趕忙阻止道︰
“殿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狙擊槍雖然射程挺遠的,但還是有可能會被對方的強弩給命中。
更何況,東羅馬帝國也是有大炮的。
蒙古帝國橫掃世界,除了強悍的騎兵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蒙古帝國的攻城炮是當世最高水平。
除了南宋那基本是古代防御力巔峰的城牆之外,無論是金國、西夏、大理還是中亞、西亞乃至東歐的諸多國家,他們的城牆在蒙古人的大炮面前都是渣渣。
隨著蒙古人的征伐,大炮也傳入了歐洲各國。
大炮的射程可比明軍的狙擊槍遠多了!
誠然,敵人發現朱棣身份並遠程發炮命中的可能性相當低。
但朱棣的身份擺在這里,張玉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朱棣去冒險的。
朱棣大怒,對著張玉喝道︰
“你這混賬東西,敢對大明太子吆五喝六?”
張玉看了朱棣數秒,無可奈何地從懷中拿出了一份聖旨。
“殿下,這是陛下的旨意。”
“上面明說了,若是在戰斗結束之前,殿下進入戰線一千步以內的地方,就會把我張玉一家全部斬首。”
朱棣怒道︰
“張玉,你每次都拿這旨意出來,有意思嗎?”
張玉呃了一聲,道︰
“其實臣也覺得挺沒意思的,但這可是臣一家老小的性命啊。”
“……無趣。”朱棣怏怏地放棄了和張玉繼續爭執的念頭。
不過等看到東羅馬帝國的皇宮後,朱棣的心情又一次地興奮了起來。
“走走,我們看看這個所謂的東羅馬帝國,究竟能給大明貢獻哪些戰利品?”
張玉也來了精神,湊近朱棣輕聲道︰
“殿下,據說這邊的女子和西域那邊類似,都是長得高鼻深目異域風情,您看……”
朱棣嫌棄地擺了擺手,道︰
“這些女子體味太重,燻都要燻死咱了!”
張玉沉默片刻,道︰
“臣還以為殿下憋了好幾個月,已經需要釋放了呢。”
朱棣沉吟數秒,開口道︰
“等會咱挑幾個,讓城里的女僕把她們洗干淨些,再弄個香水給她們灑上,再送過來給咱吧。”
“嗯,幾個估計也不太夠,先來一百個吧。”
張玉震驚地看著朱棣︰
“一百個?殿下,注意節制啊。”
朱棣一巴掌拍在張玉的後腦勺上,沒好氣地開口道︰
“你在想什麼東西?咱是要讓兄弟們一起爽爽!”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