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劉徹生前指定的輔政大臣,而且還曾經有希望成為“周公”的人物,金日 的死自然在漢朝內部引發了巨大的影響。
小皇帝劉弗陵親自前往祭祀,霍光文武百官也都趕往祭祀。
站在靈堂之中,霍光舉起一柱香,在心中默默祈禱。
“沒想到,你如此之早就過世了。”
“好好去吧,你的家人,我會幫你照料的。”
上香完畢,霍光轉過身來,看著面前的金日 靈柩,心中也不由黯然神傷。
論四輔臣之間的私交,霍光和金日 之間是最為密切的。
兩人在差不多的時間進入宮中,但霍光起步就是侍中,而金日 則是以休屠王太子的身份當了幾年的馬奴,隨後才因為養馬得力獲得劉徹賞識,一步步提拔起來。
三十多年的中朝共事,兩人也並非任何時刻都是和諧親密,在許多事情上也經常會發生沖突。
為防止劉徹的猜忌,兩人多年來表面上非常疏遠,實際上卻總會在關鍵時刻相互支持。
公孫賀父子和衛氏落難,巫蠱之禍,霍光都是朝中的眾矢之的。
是金日 一次次在劉徹面前的進言,
莽何羅莽通兄弟叛亂的時候,霍光是第一個趕到現場控制局勢的侍中。
也正是霍光用霍去病曾經傳授過的戰場急救法對重傷的金日 進行急救,才讓金日 撐到了御醫能抵達的時候。
這是一種混雜了同事、朋友乃至是戰友的復雜情感。
霍光嘆息一聲,對著面前一臉悲戚的金建道︰
“節哀順變。”
鏡頭一轉,霍光看向面前的桑弘羊。
“桑大人,朝堂中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我覺得之前討論過的辯論之事,可以暫時不必實施了。”
桑弘羊吃了一驚,不敢置信地看著面前的霍光。
“大司馬,此言當真?”
霍光笑了笑,點頭道︰
“是的。我想大家都需要一些時間,應該不會去反對這件事情的。”
回到皇宮中的劉弗陵有些不安地看著面前的鄂邑長公主。
“阿姊,金日 死了,朕該怎麼辦?”
畫面中旋即浮現出了劉弗陵的回憶。
【劉徹去世當天。】
在眾人的見證下,劉弗陵下跪于劉徹面前,正式成為了大漢的下一任皇帝。
隨後,霍光等人非常識趣地離開了,將這里留給了劉徹父子。
他們都知道,臨終前的劉徹一定還會對自己這個小兒子叮囑些什麼。
似乎是因為回光返照的關系,劉徹的臉色突然變得紅潤,說話也不再像之前那麼吃力。
“弗陵,朕今天和你說的話,你要牢牢記在心底,而且永遠不得對第三個人提起。”
八歲的劉弗陵明顯有些害怕,但還是勉強點頭。
“父皇,兒臣知道的。”
劉徹笑了笑,道︰
“你應該說,父皇,朕知道了。”
劉弗陵愣了好幾秒,這才開口道︰
“是,父皇。我……朕,知道了。”
劉徹定定地看著劉弗陵,片刻後露出微笑。
“真像啊,也不知道他……像不像呢?”
劉弗陵一臉茫然。
“父皇,您在說誰?”
劉徹搖了搖頭,白發和胡須輕輕晃蕩。
“你不需要知道,孩子。接下來,認真听朕告訴你的每一句話。”
劉徹拉住劉弗陵的小手,一字一頓地開口道︰
“朕死後,你立刻召鄂邑入宮,讓她來負責你的所有衣食起居。”
“至于四名輔政大臣……”
劉徹說到這里,表情突然有些古怪。
“四人之中,最值得信任的是金日 ,其次是桑弘羊,然後是上官桀,最後是霍光。”
“啊?”劉弗陵愣住了,忍不住道︰
“可是,父皇您剛剛不是才將霍光任命為首席輔政大臣嗎?”
劉徹笑了笑,伸手摸了一下劉弗陵的腦袋。
“孩子,你以後會明白的。現在,你只需要記住朕的話就好。”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
“若輔政大臣只剩下兩人,那這兩人之中任何一個人的性命面臨威脅時,你都一定要動用皇帝的身份將其保下。此時他們的性命就是你的命,明白嗎?”
劉弗陵還是沒搞懂,但非常努力地記憶著,點頭道︰
“父皇,我明白。”
劉徹呼出一口氣,輕輕地將劉弗陵摟入懷中。
“待你成年親政,若還有輔政大臣在世,你需用三年時間先穩固自己的地位。”
“然後,殺了他們。”
回憶的畫面猶如煙霧般消散,劉弗陵和鄂邑公主重新出現。
劉弗陵並沒有將臨終之前的這番談話告知過任何人,鄂邑公主當然也不例外。
但金日 的死,依舊讓小皇帝感到了極大的不安。
那可是劉徹遺言中,最為忠誠的一位!
鄂邑長公主並不明白劉弗陵的真正心思,但她的臉上同樣也帶著幾分不安的情緒。
金日 的死,實在是太快了。
沉吟片刻,鄂邑長公主伸手拂去擋在額頭面前的發絲,鄭重地開口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論能力和資歷,金日 是唯一一個可以和霍光對抗之人。”
“陛下,您接下來只能多信重上官桀和桑弘羊了。”
劉弗陵點了點頭,沉重地開口道︰
“朕明白了。”
看到這里,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一聲輕笑。
“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房玄齡搖了搖頭,感慨道︰
“若是金日 能擁有和霍光一樣的壽命,應該也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長孫無忌點頭表示贊同︰
“金日 是真正的忠臣,而霍光……呵呵。”
李治看了一眼長孫無忌,心中有些不爽。
舅舅啊,你還說霍光呢?
父皇之前可是跟那個清朝的康熙皇帝購買了全套的歷朝歷代史書,你自己在歷史上不也是一個權臣的角色嗎?
簡直了。
李世民笑著開口道︰
“生老病死,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法預測的事情了。”
“漢武帝輸在天意上,也只能說是不冤。”
李治心中突然有些好奇,開口道︰
“父皇,兒臣看那個金日 之前和霍光的關系還挺不錯的,他真的會因為劉徹的遺命而堅決反對霍光嗎?”
李世民嗯了一聲,淡淡道︰
“那是必然的。金日 的立身根基就是劉徹的信任,劉徹的遺命對他來說甚至高于自己的性命。”
“那些對桑弘羊群起而攻之的大儒背後,應該就是金日 在暗中支持。”
“啊?”李治吃了一驚,道︰
“那些大儒想要的不是毀掉漢武帝所有的改革制度嗎?”
金日 作為漢武帝的頭號忠臣,怎麼會去支持這種人?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來,道︰
“制度這種東西,既然能取消,那有朝一日劉弗陵親政後,當然也可以重建。”
“金日 最重要的任務並不是保住漢武帝建立的政治制度,而是幫助劉弗陵成長起來,讓劉弗陵在親政後最快獲得皇帝應有的權力。”
“在這種情況下,用取消漢武帝先前改革制度來引誘大儒們對桑弘羊發難,進而導致桑弘羊和霍光反目,就是金日 的最佳做法。”
李治听完,良久無言。
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家父皇很早之前就說過的一句話。
“政壇之上,只有盟友,從來沒有朋友。”
李治忍不住閉了一下眼楮。
這,就是官場嗎?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金日 的死,是上天給霍光的絕佳機會。】
【金日 能力和霍光相近,資歷和霍光相當,對霍光又極為了解,是漢武帝放置在霍光頭頂的一道緊箍咒。】
【隨著這道緊箍咒的解除,新遞補上來的二號輔臣上官桀又是霍光的親家,霍光從此真正擁有了堪比周公當年攝政時的權力。】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霍光開始逐步廢除劉徹當年對待百姓的諸多苛刻政策,並借助這個機會撤換了許多官員,用自己的家人、黨羽們取而代之。】
【霍光徹底穩住了局面,從一位面臨諸多限制的孤臣“周公”,成為了大漢真正大權在握的攝政大臣。】
畫面中,一場朝會正在召開。
皇帝劉弗陵坐在最上首,田千秋、霍光兩人分坐左右最靠近劉弗陵的位置,然後是上官桀、桑弘羊和其他文武百官。
“陛下,匈奴新單于壺衍 派使者前來,希望能夠跟大漢議和,重新開放互市。”
听著大鴻臚的匯報,劉弗陵裝模作樣地哦了一聲,看向霍光。
“大司馬,你和諸卿議一議吧。”
霍光表情沉穩地點頭,開口道︰
“臣想先听听其他諸位公卿的意見。”
右將軍上官桀開口道︰
“這些年來,陛下治下的大漢以休養生息為主。”
“匈奴人能主動求和,正好能讓大漢邊疆少受侵擾,是好事。”
眾人紛紛附和。
“是啊,打了這麼多年仗,才剛剛消停幾年,也沒必要繼續打下去了。”
“大漢如今外無戰事,內養百姓,應當繼續維持下去。”
朝堂上,很快就取得了統一的意見。
一方面,誰都知道上官桀是霍光的傳聲筒,上官桀的意思其實就是霍光的意思。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的確是被劉徹窮兵黷武的五十年搞怕了,真的不想再回到那樣的戰爭時光里去了。
霍光安靜听完眾人的意見,卻並未作出決定,而是朝對面的丞相田千秋開口道︰
“不知丞相大人意見如何?”
田千秋已經是滿頭白發,垂垂老朽,坐在那里身體不斷左搖右擺,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樣。
過了一會沒听到回復,眾人都看向田千秋,發現田千秋依舊昏昏欲睡。
一旁的桑弘羊輕咳一聲,伸手推了推田千秋。
“丞相,丞相?”
田千秋猛然一個激靈,醒轉過來,含含糊糊地開口道︰
“好,大司馬所言極是,老夫沒有意見!”
眾人︰“……”
雖然都知道丞相這個位置是個擺設,但老爺子您是否也太過于擺設了一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霍光並未生氣,而是中正平和地開口道︰
“方才諸公卿都認為應該跟匈奴議和,維護大漢這幾年來之不易的和平。”
“不知丞相是何看法?”
田千秋伸出袖子,擦了擦口水,笑道︰
“大司馬的意思就是老夫的意思。”
“議和好啊,打仗沒什麼意思,老夫這一把老骨頭的,也見不得年輕人成批成批的去送命了。”
霍光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劉弗陵,恭敬道︰
“群臣之意,陛下想來應當明了,還請陛下聖裁。”
劉弗陵哦了一聲,道︰
“那大司馬就按照這個意思去辦吧。”
霍光起身,彎腰及地行禮︰
“臣領旨。”
重新落座後,霍光道︰
“大鴻臚可負責接待匈奴使者,並與之商談。”
“若確定匈奴人和談出自真心,大漢應當派出使團回訪。”
“對了,十八年前甦武率使團往匈奴,後被扣押。若那支使團尚有人幸存于世,當將其帶回大漢。”
眾人紛紛稱是。
又商議了一番其他幾件事情,霍光轉身對著劉弗陵恭敬道︰
“陛下,臣等今日無事可議了。”
劉弗陵嗯了一聲,道︰
“那今日就到此結束,散朝吧。”
群臣紛紛起身對劉弗陵行禮,隨後各自散去。
宮殿門口,田千秋邁步過門檻時被絆了一下,一個趔趄差點摔跤,還好被人從身後扶住。
“丞相,小心些。”
田千秋回頭一看,呵呵笑道︰
“多謝大司馬相助。”
霍光收回手,微笑道︰
“丞相客氣了。”
兩人並肩而行。
田千秋不斷轉頭注視霍光,口中還喃喃自語。
霍光不由好奇道︰
“丞相在說什麼?”
田千秋袖子一甩,笑道︰
“就是想起一件宮中流傳的軼事。”
霍光非常配合地開口道︰
“還請丞相告知。”
田千秋道︰
“等會,馬上了。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對了!”
霍光用眼神表達出疑惑。
田千秋笑呵呵地開口道︰
“老夫听說,大司馬每一次從殿門口抵達台階的步數都是八十步,從台階下方抵達水橋的步數是一百二十一步,從水橋抵達大門的步數是五百零三步,每日如此從未變換。”
“今日正好和大司馬同行,無聊之下便數了一數,果然傳言不虛。”
霍光哭笑不得,道︰
“丞相還真是幽默。”
田千秋笑著和霍光一起下了台階,坐上了一旁早就等候已久的小車。
霍光對著田千秋拱手為禮,目送田千秋離開後,不緊不慢地走向了宮門。
鏡頭拉近,讓觀眾們不由自主地將視線聚焦到了霍光的腳步上。
他的每一步都極為沉穩和恆定,走路時沒有任何搖晃,任何兩步之間的距離都幾乎相同,就如一個機器人般精準。
霍光回到了大司馬的辦公房。
隨著霍光的走動和落座,鏡頭順勢繞著霍光,將辦公房中的全景展現出來。
桌子上,所有的奏折、文書擺放得整整齊齊。
書架上,各種資料分門別類,整整齊齊。
就連筆墨紙硯等物,也是擦拭得干干淨淨,一絲不苟。
霍光坐下,輕輕研墨。
研墨完畢後,從最上面取下奏折,展開閱讀。
隨後開始提筆批閱。
批閱完畢,他將筆放下,認真將奏折疊回原本的整齊模樣,放在了右手邊的另外一張桌子上。
鏡頭開始快進。
霍光不斷地重復著這套流程,動作幾乎完全一致。
若不是右邊桌子上被批閱完畢的奏折迅速增加,以及時不時就有人進來匯報事務的話,給人的感覺幾乎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放。
看到這里,秦始皇頭頂皇冠碈r橐徽蠡味 ぐ 閫貳 br />
“這個霍光,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啊。”
扶甦好奇開口。
“就因為他走路像機械嗎?”
秦始皇哈哈笑了起來。
“不,是因為他執掌大權,卻毫不失禮。”
“對年幼的皇帝,他恭敬有加。”
“對毫無實權的皇帝,他同樣發自內心地尊敬。”
“這種人,做事完全依照禮節,從明面上你完全挑不出他的任何毛病。”
“你說,他是不是很了不得?”
扶甦一想,頓時有點起雞皮疙瘩。
“如此說來,這霍光不是大忠大能之臣,就是大奸大惡之徒啊。”
蒙恬感慨道︰
“若是和這樣的人當同僚,壓力肯定是非常巨大。”
王離贊同地點頭。
“每天看著如此之人,簡直就好像在照鏡子一樣,能從霍光身上看到自己的所有不足。”
“太可怕了。”
一個在工作上近乎完美的同事,想想都讓人壓力山大!
一時間,大秦在場的群臣都有些慶幸。
還好還好,霍光是漢朝的,和咱們大秦沒關系。
只有項羽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喵了一眼身旁的劉邦。
對,身旁。
也不知為何,從幾天前開始,兩人的位置就被安排坐在了一起。
項羽想了想,對劉邦道︰
“你會怎麼處理霍光?”
劉邦驚訝地看著項羽︰
“你,你在和我說話?”
項羽面無表情︰
“不然呢?”
劉邦呃了一聲,沉吟數秒後反問了一句。
“如果是你會怎麼處理?”
項羽顯然早有答案,淡淡道︰
“不理他。”
劉邦點了點頭,道︰
“是你的風格。”
“我的話,會考慮和他結交一番,看看能不能磕頭當個拜把兄弟。”
“我能當大哥最好,若是不行,我給他當個鞍前馬後的小弟,等他提攜我也不錯。”
項羽︰“……”
劉邦認真地解釋道︰
“你想,這樣的人無論怎麼看將來都會飛黃騰達,結交他完全沒有任何壞處啊。”
項羽嘆了一口氣。
“我有時候真的不明白,我怎麼會被你這樣趨炎附勢的人給打敗呢?”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