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第484章 得到練習簡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偉棟 本章︰第484章 得到練習簡

    “恭喜兄長。”秦長青作揖表示祝賀。

    閬看了看四周,突然壓低了聲音︰“秦兄弟,我看到你之前回答官員問題,表現得十分優秀,想必你的學問一定不錯。能否與我商量一件事?”

    “何事?”秦長青立即警覺起來。

    他知道閬過于熱情,肯定有所圖謀。

    閬低聲說︰

    “可否將你的練習書寫簡和我的調換一下?我那練習簡上還有剩余三四片,如果和你交換的話,我可以再給你半枚秦半兩錢。”

    閬這是真心想要得到練習簡。

    听到這里,秦長青愣住了。

    就這些?

    他原以為閬要說出什麼事情。

    結果竟是如此。

    見到秦長青沒有回應,閬顯得有些著急。

    “一枚!”

    “頂多給你一枚錢!”

    “再多了我真的拿不出來。”

    “兄弟你也是讀書人,應當明白學習的艱辛。”

    “我根本不想學字,只需要記得自己的名字就好了,但父親非要讓我學習寫字。從小習武的我哪會這些,已經浪費了許多習字簡,到現在還沒有練好。”

    “你知道習字簡有多貴吧?”

    “學室一個月只給我們提供十幾份,那根本不夠用。可是識字必須通過不斷練習,否則根本學不會。”

    “請你幫忙一下吧。”

    秦長青忍不住笑了笑,他明白了閬為何說這些話。他在前面提到了他祖父在‘上計’考核中獲勝的事,顯然是希望借助這層關系讓秦長青願意與他交易。然而,閬終究是個年輕人,無法穩住情緒。

    當見到秦長青久久不答,他誤以為心思已被看出,于是全盤托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閬可能想不到秦長青長期生活在山林中,並未想到這方面的復雜因素。此刻,他終于理解了  。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

    “我久未入世,忘了世界本就是復雜莫測的。熙熙攘攘的人們大多為了利益而奮斗。”

    “我其實才是個特殊案例。”

    他默默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同時說道︰

    “這筆交易我願意做。”

    “但我們要訂立契約。”

    別契券是用來保證交易的憑證!

    在秦朝時期,進行任何交易都需要立契券。

    所謂的“契券”,是一塊寫有合同內容的竹簡。上面有不同的齒痕標記,以區別不同的信息。買賣成交後,在簡牘上寫下合同內容,雙方各執一半。日後若有糾紛或錯誤出現,可以用此作為證據,解決爭議。

    這契券是具備法律效力的!

    法律規定,在一定時間內不可遺失此憑證。若契約遺失,則稱為“亡券害身”,當事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看到秦長青同意,閬大喜過望,立刻大聲呼喊︰“各位,請見證,我與秦長青即將簽訂一份契約。”

    說完,他拉過來一名名叫奮的瘦猴子似的青年。他對秦長青說︰“他是奮,他的父親負責管理城中市集。讓他為我們立約,你應該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同意,我們放學後可以在他的面前簽字。”

    “不必麻煩,這樣就可以了。”秦長青表示。

    他能感覺到閬的真誠,但他沒想到閬會如此認真,不但讓其他學友見證,還讓經驗豐富的奮起草契券,這讓他刮目相看。盡管瑯確實有些小心思,卻沒有惡意。

    實際上,他也不需要太多的書寫簡。

    待契約撰寫完畢並大聲讀了三遍確認無誤後,奮將契約分為兩邊遞給兩人。

    直到此時。

    秦長青才真切感受到了秦國律法的嚴密細致。

    天下蒼生,生活日常中的所有細節無不在這法律的籠罩之下。

    法律嚴密細致到每一個方面!

    契券到手後,閬松了一口氣。

    回到了座位,他將自己的練習簡交給秦長青後說道,“秦史子,這次交易確實讓你吃虧了。書寫簡以往市價僅三錢,近日城里價格上漲,目前售價五錢。我不是有意讓你吃虧。”

    “實在是……家中實在

    “我的父親今年才升爵成為大夫,過去一直都是按‘不更’爵領取俸祿。家中本來就沒有什麼積蓄,全家搬遷到咸陽時又花了不少錢。我實在是沒辦法,才會想到這個辦法。”

    “還請秦長青不要責怪我。”

    秦長青淡淡地說道︰

    “我已經看穿了你的心思。”

    “我也曾接受過私塾教育,很清楚在這期間會有很多花銷。因此,我能夠理解你的所作所為。但正如令史所說,日後我們要當官為吏,你現在可以展現精明,但在官場中,官吏不能有任何偏差。當官的時候,我真懷疑你是否能堅持下去。”

    “我確實想過直接拒絕你。”

    閬皺眉問道︰“那為什麼最後還是答應了呢?”

    秦長青笑道︰

    “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謀求私利,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學問更精深。我們在學校就是要掌握治國安邦的道理。”

    “然而,什麼是官吏的本質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百姓的生存之依托啊!”

    “同樣身為官員的學生,如果我們連自己問題都不能解決,怎能去解決普天下人民的困境呢?”

    閬臉一紅,漲紅的臉頰時紅時白,最後向秦長青鞠了一躬道︰

    “兄弟,我服你。”

    “在學校里,口若懸河的人不止你一個,但你讓我感到羞愧無比,這是目前唯一的例外。我不再讓你佔什麼便宜了。如果以後有什麼人給你找麻煩,我會站出來幫你,我在這方面沒其他能力,但在打架這方面絕對很有一套。”

    听後。

    秦長青臉上肌肉抽搐。

    哎!

    算是白說那麼多感慨了吧。

    閬雖然在學校待了一段時間,但仍保留了許多鄉間的風氣,依然帶著一絲土氣。

    然而,這才是秦國人民的真實面目。

    正是因為契書這件事情。

    秦長青和閬之間也因此結下了一份友誼。

    不久,

    外面響起了鑼聲。

    上課時間到了。

    令史再次回到了課堂中。

    眼前的依然是那塊大木板,但原先上面寫的“�”“罰”“法”三個大字,在休息時已經被臨時記錄員擦掉。

    此時的木板上一個字都沒有。

    令史冷漠地說︰

    “這次課我們會教授《語書》上的文字。”

    “我知道你們中大多數人並不喜歡當文職官,而是心向戰場,在戰斗中獲得榮耀,並希望通過戰斗提升自己的職位與榮譽,你們可能有些人認為寫字只是為了簽名罷了,並不值得學!”

    “真是這樣的嗎?”

    “並不是!”

    “即便是武職人員也要具備書寫能力。”

    “你們可能以為識會寫幾個字就已經夠用了,但是你們究竟能識別並書寫多少字?”

    “你們大概也只能認識幾百字。”

    “那麼天底下有多少字你們知曉麼?而現今全國統一,當你們帶軍之時必然會遇到五湖四海的士兵們。”

    “有來自秦地的,也有來自于趙國、衛國等地的;你們識字受過訓練,但許多士卒沒有。他們告訴你的他們的名字,你能確保每次都正確記起來嗎?”

    “統一前,六國之間的字與讀音各異,但據勘定局統計,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常用字增長到了1350字,至一統時已有約余種。統一天下後的數年里,勘定局整合諸國文字並加以融合,共增加了余種新的字。”

    “總的漢字已累計到多種。”

    “秦字結構繁冗而其他國家文字簡單易懂,統合文字必然帶來復雜與簡單的不平衡。因此一統天下後,始皇命勘定局對秦字做出簡化改革。”

    “這就是小篆誕生的原因。”

    “即便如此努力地進行文字簡並化的工作,秦文仍有近兩萬個字。”

    “你們不去學習書寫這些文字?怎麼能應對名字千奇百怪的軍人們,又如何處理文書案宗呢?如果沒有經過學習識字訓練,就算給你一本孫子兵法你們中有誰真正通篇讀懂了?有誰又能領會書中奧秘?”

    “秦之吏不懂文字識讀與書寫?”

    “難道不怕為天下人所譏諷笑話!”

    令史冷冷地看著每一個人,在他注視下,沒有人敢直視他眼楮。

    秦長青端坐在那里,同樣感覺到壓力。

    令史的話並非毫無根據,秦朝的詞匯量實在龐大,無論文官還是武將,日常工作都圍繞人口登記展開。

    例如,

    文官涉及登記戶籍與征稅收支;

    武官包括召集士兵、問罪審訊等任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近90秦國官員的職業都以人口管理

    “我會先念,你們跟在我後面念,待到能流暢念完,再將這些字謄寫在習字簡上,等到所有人都記住後,我會再逐一解釋這些字的意義。”

    話音剛落,令史枯便開始大聲領讀。

    秦長青亦緊隨其後。

    不過,他不僅跟讀,還不時翻開習字簡,把這些字一一記下,同時標注上讀音。由于此時的秦國尚未使用後世那樣的拼音系統,只能通過標注讀音的方法學習漢字。

    這種方法,實際上奠定了後來人們所謂的‘認半字認偏旁’的基礎。

    課堂中頓時響起了讀書聲。

    待史子們紛紛將新學的詞組記錄在習字簡後,令史枯開始了每日必修課程——說文解字。對已略通文墨的秦長青來說,這樣的課顯得輕松許多,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484章 得到練習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484章 得到練習簡並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